第五单元第20课六国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第20课助读新课启航整合技法指导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应用体验之旅“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常常结合其他内容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等。评价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要具体客观,要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尽抓住只言片语就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思想感情是沟通文章各个部分的精气血脉。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第一,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线索和结构层次,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第二,因声求气:古人在创作和欣赏作品时,常常讲究文气。作品的文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须通过音节字句来寻求文气。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获。快读可以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第20课六_国论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一、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通,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3.当.与秦相较通,二、古今异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父亲的父亲餍毋倘满足不要如果那实际情况祖辈、父辈3.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今义:翻倒智慧与力量先例灭亡6.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7.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今义:不可以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这样,以后没有出发可以凭借三、一词多义1.非①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②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⑤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滕王阁序》)动词,不是形容词,错误的动词,无,没有动词,非难,责怪副词,不2.或①或.未易量(《六国论》)②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③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相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②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副词,或许副词,或许副词,有时副词,互相偏指动作一方,相当于“他”③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史记·滑稽列传》)4.与(均选自《六国论》)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③与.战胜而得者④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动词,亲自观看动词,亲附,亲近连词,和,同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介词,和5.暴(均选自《六国论》)①暴.霜露②暴.秦之欲无厌6.终(均选自《六国论》)①终.继五国迁灭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读pù,冒着形容词,读bào,凶暴副词,终于动词,坚持到底7.始(均选自《六国论》)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②始.速祸焉8.向(均选自《六国论》)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②并力西向.副词,起初副词,才连词,假如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9.故①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③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④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形容词,旧的,过去的连词,所以名词,老交情形容词,衰老的名词,缘故副词,故意,特意10.为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②以荆卿为.计(《六国论》)③邯郸为.郡(《六国论》)④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⑤如今人方为.刀俎(《鸿门宴》)动词,治理动词,作为动词,成为介词,替,给动词,表判断,是11.兵①非兵.不利(《六国论》)②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③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④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蔺相如列传》)12.速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不速.之客③兵贵神速.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战争,武力名词,士兵动词,招致动词,邀请形容词,迅速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义.不赂秦义:②以地事.秦事: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坚持正义侍奉以礼相待(2)名词作状语①日.削月.割日:月:②理.固宜然理:③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后:④并力西.向西: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按道理,从道理上讲在……之后向西2.动词的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却:(2)动词作名词秦以攻.取之外攻: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使……退却攻战的方法小的方面大的方面(2)形容词作动词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弱.天下之民弱: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也”表判断)使……削弱坚持到底完整的存在2.状语后置①后秦击赵者再[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后秦(再)击赵”]②赵尝五战于秦[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赵尝(于秦)五战”]3.定语后置苟以天下之大[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苟以(大之)天下”]4.被动句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②洎牧以谗诛(“诛”有“被杀”的意思)5.省略句①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举”后省略宾语“之”)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省略主语,补出即:(诸侯)奉之弥繁,(秦)侵之愈急]③至丹以荆卿为计[补出省略的成分为“至(太子)丹以荆卿(刺秦王)为计”]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的?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2.作者在第一段中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来证明这个分论点的?明确:通过对比进行论证。先以秦“攻取”获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作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六国先祖创业的艰辛与子孙的无能作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同时也反映了诸侯中“以地事秦”的情况;接着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这段论述,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3.从文中的分析看,“赂秦而力亏”表现在哪些方面?“暴秦之欲无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明确:(1)概括地说,赂秦使诸侯的土地急剧地减少,国力迅速地衰弱,秦的土地急剧地增加,国力迅速增强。(2)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中可以看出秦的无厌。4.文章前四段已将问题论述得十分清楚,是否应该删掉第五段?明确:(1)六国灭亡,不只因为赂秦,作者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论断,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点上。联系宋朝赂敌的写作背景,如果删去第五段,就看不出这一点了,且违背作者的写作意图。(2)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从第三段开始,文章便对六国的做法进行了辩证分析,并为六国设想了对策。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作铺垫的,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若删去第五段,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5.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明确:论证方法举例作用及好处举例论证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列举具体史实,论述“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论证方法举例作用及好处引用论证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的比喻反映了“事秦”的严重后果,使自己的见解更有说服力对比论证“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即以秦受贿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1.语言生动形象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2.饱含感情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3.修辞方式的运用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文言句式(一)——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一、判断句现代汉语中,主要依靠主谓之间的判断动词“是”来构成判断句。这种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中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一般都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者,……也)(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石钟山记》)2.主语后面没有“者”,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也)生,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3.谓语后面连用“者”“也”表示判断(……者也)(1)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2)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4.用“为”“乃”“则”“即”“诚”“非”“素”来表示判断(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2)此乃天也。(《赤壁之战》)(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4)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6)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7)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5.直接用名词充当谓语表示判断(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二、被动句文言一部分被动句与现代汉语被动句有相同之处,都用介词“被”来表被动,另一部分则与现代汉语被动句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于……”来表被动(1)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拘于时也。(《秋水》)2.用“……见……”来表被动(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战国策》)(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3.用“……受……于……”或“……见……于……”来表被动(1)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