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观视域下的商鞅变法评价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这一场变法可谓惊天动地,中国历史上只此一回”。①然而,对商鞅及其变法的评价却是言人人殊。“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外辱,强国御敌成为时代唯一主题,商鞅治国理政之道被国人重新拾起”。②“很长时间以来,对此都是全盘肯定,赞誉有加,在‘文革’时期达到高峰。”③现行高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也将商鞅变法定性为一次全面、彻底、成功的改革,广大中学师生也受到深刻影响。不过,笔者以为,教科书只是以一种特定的价值观衡量商鞅,以一种历史解释来言说商鞅变法,这在特定的时空并无不可,似乎也符合所谓“成功”的标准。然而,商鞅变法虽然使秦兵强了、国强了,但是秦国百姓生活过得怎么样?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历史解释是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④正是基于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和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培养,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商鞅其人,辨析其事,以期对当下的改革有更多的启迪。兹就商鞅变法的教学作一浅析,以就教于同仁。(一)教学分析从课标看,要求知道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了解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究其历史作用。那么,其特点究竟有哪些?是重视农业、厉行法治?或是全面改革、促进社会性质变化、改革的影响深远,等等。变法的作用有哪些?是建立了第一个专制集权制度,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抑或是其他?课标并未明示,这就为师生解读留下探讨的空间。从教材看,人民版用两个小专题、六个子目叙述了变法背景、内容和评价,但变法内容繁杂,措施之间的逻辑关系很难厘清,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比如,是以发展农业为中心的变法还是以重农重战为中心的变法?重农是否就是重视农业,还是另有含义?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是否就达到了国家富强,百姓富足,安居乐业?还是仅仅是君主一言九鼎,军队虎狼之师?变法建立起封建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使百代都行秦政事,?榍赝骋恢泄?奠定基础,因而统一就是绝对的好事,应该大加赞扬?商鞅这些措施与富国强兵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逻辑联系?等等。笔者查阅了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大多是梳理教材知识,很少就商鞅的行为与变法动机进行联系思考。显然,这种以记诵知识为主的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无多大帮助。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对变法内容的分析及变法评价。教学难点为:如何对教师预设的问题和课堂生成问题进行符合逻辑的历史解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涵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二)教学立意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立意?笔者思考有三。其一,基于史实的考量。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是论从史出;一切历史解释应以史料为依据,运用可信的史料并进行理性客观的评判。其二,对现实关怀的考量。何兆武先生曾指出:“史实本身没有固定的意义,意义是由历史学家的理解或思想所赋予的。所以在理解或思想改变时,正如它们必定会不断在改变那样,人们所赋给它的意义也就随之而变。”①其三,改革价值观的考量。核心素养要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正如有学人认为,“评价帝王级别的人物,甚至可以扩充到一般政治人物,应以人民的生存状况为依据”,其“首要的责任在于治理国家,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才是大功德,论功过,这是最根本的一条”。②换言之,今天我们应当以民本价值观来衡量执政者或改革者的政绩。民本作为一种价值观的主要表现是重民、贵民、爱民、恤民。因此,笔者对教学立意思考如下:我们应该承认商鞅的确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以宏大的政治抱负,坚韧的改革意志,极端独裁专断的形式,不择手段地进行社会全方位的激进变革,以践行其超级功利化的目的。变法虽迅速实现了集权强兵,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所创制度也开后世先河,但这种背离民生发展,无助百姓福祉的改革,以富国穷民,强君弱民的愚民政策作为治国理政之道,注定要被历史淘汰。商鞅被车裂、貌似强大的秦帝国短期而亡就是最好的例证。秦以来历代独夫民贼的暴政对华夏黎民百姓的身心摧残,是近代中华民族孱弱衰败的重要根源,历代残暴的统治者难辞其咎,但商鞅毕竟是始作俑者,因此,对商鞅变法不应该拔高,更不能美化。导入:阅读材料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它不但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制度根基,而且对之后两千多年中国的政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国刚:《资治通鉴与国家兴衰》商鞅的变法,当他把秦国成功地改造为一部战争机器时,……这样的制度优势,有利于战胜敌国,却并不利于维持统一,不能因为自秦以来中国有两千年的“秦政”,就觉得秦朝的统一有多么的了不起。两千多年来,人们总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不总是也要大讲秦亡的教训吗?―――程念祺:《美化商鞅变法有违史实》问:这两段材料表达的观点为什么有如此的差异?简述其原因。设计意图:用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入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际上两种评判的差异实质上是价值观的差异,是历史解释的分歧,也正是人们对商鞅变法判若云泥的最重要原因。我们以这种方式导入,就为本专题教学作了必要的铺垫。(一)背景篇:时势造英雄阅读材料秦孝公求贤令:“国家内忧,末遑外事,三晋夺占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问题1:据材料指出秦孝公求贤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归纳战国时代的时代特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技能和素养,让学生了解战国的时代特征,“理解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也是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特征、教师点拨,不必展开。在此,特别要注意的是,材料显示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强兵雪耻,并未提及民生问题。阅读材料和各国相比,秦国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国内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相对较弱;而且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容易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而且,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问题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商鞅变法得以成功的因素”。此问是人民版教科书中的“自我测评”的问题,师生通常是从时代的必然性、君主坚决支持、变法主持者坚毅果断等方面归纳有利因素,而没有考虑国情的特殊性,容易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郭沫若的观点是:“商鞅的事业确是成功了,吴起未能收之于楚的,他却已收之于秦……这儿有偶然的因素存在。”①因此,以此作为变法背景的补充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商鞅激进的变法进程、残酷无情的手段、不近人情的行事风格在秦国就能成功的特殊原因。(二)内容篇:极端功利的奇计问题3:阅读教材后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变法内容有利于把握教学重点,厘清变法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这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归纳的方法通常有:一是时序法。如教材中专题小结,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不能揭示这些措施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重点法。如新课标建议,“将这些变法内容中最核心的措施及其作用列为重点”,如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推广县制等,其余略。此法重点虽突出,但欠缺完整性,没有反映出重农抑商,控制思想等愚民弱民等重要政策;三是特征法。以破旧立新对比,找出商鞅的创新点。但是,学生从教材找出一些看似创新的措施,实际上并不是商鞅的创造。吴晓波说:“商鞅变法中所推行的众多制度,如郡县制、军爵制、‘农战立国’战略,乃至土地改革、统一度量衡和户籍制等,都不是商鞅发明的,不过却光大于他。”②四是模式法。按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思想等分类,这是较为普遍的归类法。问题4:商鞅实现富国强兵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采取了这些措施就能现富国强兵?这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生成的问题,是教学的难点,但是对理解变法措施与结果以及评价变法有着重要的启示。笔者以为,商鞅变法是以严刑峻法为准绳,以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为核心,以发展农战力量为主要手段,以达到强兵雪耻的目的。因此,如果只是把商鞅变法看成是“以发展农业和厉行‘法治’为中心的变法活动”,或许不能抓住变法的本质特征,也难以揭示变法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易中天先生说:“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③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专制、集权和独裁来设计和进行的,因此不能让人民有任何自由,包括言论自由。”④这个观点才是变法的实质所在,而且已被史实所验证。笔者以为,除了让学生知晓教材对变法措施及作用的表述外,还可以对变法措施与目的的关联作类似的分析。秦国废分封、设郡县,使土地、人口(即劳动力和战斗力)和权力都集中于国君,国君大权在握,即能令行禁止。废井田,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农民通过军功既能杀敌,又可获得爵位、土地、改变自己身份;如果想经商赚钱则被“抑商”;读书学文化被“燔诗书”、禁思想;要迁徙避难有户籍制并且实行什伍连坐;父子兄弟要分居便于征税;不许私斗,只能外战。因此,唯一获得“成功”的途径就是上战场杀敌。秦人以杀人为最重要、最荣耀的职业。“父遗其子,兄遗其递,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不砍敌人的脑袋,就别回来)”①因此,秦国集权强兵以雪耻辱,灭六国以图霸业是变法的唯一旨归。日本籍华裔历史学家陈舜臣认为:“极权主义就是只要人们不声不响地顺从。人们受束缚,不自由,但国家集中,易于统治,政绩迅速显现出来。”②可以说,这是变法措施与目的之间核心的逻辑关系,也是商鞅能建功于秦孝公的秘诀所在。如若存疑,我们不妨看看商鞅在其变法秘籍《商君书》的内心道白吧。阅读材料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朴(质朴)则弱,弱则轨(守法)。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商君书?弱民》)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商君书?农战》)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而不殆(没有危险)。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让百姓不能随便搬迁,那么就会愚昧迟钝)。(《商君书?垦令》国有十者,(礼、乐、《诗》、《书》、善、修即贤良、孝、弟即尊敬兄长、廉、辩即智慧)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国君就是不让民众去打仗,国家也一定会削弱以致灭亡)国无十者,上有使战,必兴至王。(一定会兴旺以至于称王天下)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用良民来统治奸民的国家,一定会动乱和削弱,用奸民统治良民,则家就会强大)(《商君书?去强》)问题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上述材料的原文和注释均引自《商君书》,商鞅究竟想如何变法?指导思想是什么?从上述材料已经可见端倪。因为“商鞅变法的思想主要记载于《商君书》中”,③这样,商鞅变法的动机与效果就能够得到相互印证,这样设计意在培养学生尝试阅读原始史料的能力,并与教科书的叙述形成比较,进行材料的实证,有利于多视角审视变法。显然,《商君书》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初衷与变法过程都没有表现出重民、贵民和爱民,而恰好是相反。笔者查阅了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很少涉及《商君书》的内容,这是为什么“《商君书》有一些内容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取的,如愚民政策、重农抑商的观点等等”。④换言之,商鞅的一些观点在今天看来非常的阴暗可憎,教师是否应该向学生展示?学生会有怎样的理解?这的确考验教师的智慧。然而,要客观全面地理解商鞅变法,完全抛开《商君书》,其论有据吗?其据充分吗?答案是否定的!(三)评价篇:民本观视域下的变法考量问题6:依据教材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虽然有“结合所学”的要求,此问题仍然属知识立意的封闭性的问题,学生在教科书上都能找到答案,但这也是一种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商鞅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从商鞅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战争使秦国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问题7:上述两段材料分别表述了怎样的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