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用于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1、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表示确数时用顿号。表示不大确定的数,只是估计,大致猜测的数,如大约五六百人,一两个月以前……一般出现了“大约”“大概”“差不多”等词就肯定属于这一种概数表示明确的数字,如第五、六单元,一、三、五、七……一般出现了“第”字就肯定属于这一种确数判断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属于概数,哪些是属于确数,再把需要加顿号的数字之间加上顿号。①他离开这里已经有五六天了。②这篇文章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③这篇文章的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④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例①: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例②: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西瓜、伊犁苹果、库尔勒香梨……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处,不能再用顿号。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例: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这里已经用了“和”字,就不能再加上标点顿号了4、并列连用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一般不用顿号,但当它们之间出现了一个“和”“或”“与”等连词时前面就应该用上顿号。例①:近期我观看了许多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雷锋》等。近期我观看了许多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和《雷锋》等。例②: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光宗耀祖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或“为光宗耀祖而读书”……判断下列句子标点是否用得正确。1、如《虞美人》、《水调歌头》、《汉宫春》几首,完全是原文如此……()2、我们班订了《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和《少年科学》等报刊。()5.如果把并列短语通过成分的前置或后置加以强调,这些并列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①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②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这些修饰地道的词语,本来应该放在地道的前面①标示引文的省略例:我们齐声朗读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②标示列举省略或重复词语的省略例: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③标示语意未尽例:你这样干,未免太……!④标示说话断断续续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⑤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例:“还没结婚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⑥标示成分虚缺例:只要……就……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也可用括号,示例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示例2: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标示插入语,也可用逗号,示例: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示例1:坚强,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示例2:画家开始娓娓道来---数年前的一个寒冬,……标示话题的转换。示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标示声音的延长。示例:“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示例1:“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示例2:“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示例3:有几个“慈样”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示例3: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示例1: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示例2: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示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示例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示例3: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示例4: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