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本节课是以学生初中学习的纯净物、混合物、溶液和浊液等知识为基础,提倡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出发,在介绍了纯净物的混合物的基础上引入胶体的概念。通过本节的探究学习,既巩固了初中所学的内容,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具有重要的功能,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世界上的物质有很多,能对大量繁杂的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方便的工作方法,同时通过对生活中的现象讲解胶体的性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散质粒子的直径(2)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明确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区别(3)理解胶体的性质与用途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学习胶体的性质与用途(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自由讨论,形成探究、合作的科学学习方式(3)体会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活动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的兴趣。(2)重视化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体验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作用,胶体的定义与性质将成为本节的教学重点,而如何使学生理解胶体的性质与该性质的用途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二、学情、学法分析由于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且探究能力薄弱,实验动手能力薄弱,分析问题肤浅等,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在思维上由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形成较浓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教法分析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因此本节课首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胶体,让学生具有熟悉感,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利用实验探究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四、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通过图片引入打破沉闷的气氛使学生进入多彩的生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创设情境]投影展示出我们平时常见的馒头、豆浆,墨水、牙膏、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名贵的珍珠、玛瑙的图片。[教师讲述]我们吃的馒头、喝的稀粥、豆浆,用的墨水、牙膏;早晨的雾,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名贵的珍珠、玛瑙、烟水晶等都属于胶体。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胶体世界。[设问]那什么是胶体,为什么可以说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胶体世界呢?就让我们从本节课开始来慢慢解开其真正的面目吧。提出分散系认识胶体通过回顾初中所学的纯净物和混合物,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下面分散系的提出做好铺垫。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可以用滤纸过滤除去泥沙?启发学生从粒子直径大小的微观角度认识分散系。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牛奶、食盐水、泥水,让学生从任意的角度对比这三者的不同和相同之处。为学生营造民主、活泼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锻炼学生多角度的对物质进行分类、对比。[教师讲述]我们通过分析知道这三者的共性都是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混合体系,这个体系我们称为分散系。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食盐水和泥水混合液中的泥沙除去,由此从微观的角度上我们知道溶液与浊液粒子直径不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m、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则小于10-9m,而胶体则位于二者之间。探究胶体的制备与胶体的性质根据刚上高中学生的特点,结合本书提出的方案,通过科学探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验的现象,通过讨论,师生交流得出结论。[实验探究一]取3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并用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实验探究二]将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深入分析,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实验探究三]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实验现象。重温上述的实验,进一步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课程拓展胶体的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胶体。比如:牛奶、豆浆、墨水、雾、烟、白云、有色玻璃等都属于胶体。由于纳米粒子的尺寸正和胶体粒子大致相当。因此研究胶体有助于纳米科技的发展。课后围绕纳米科技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反馈练习1、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B、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2、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1)鸡蛋清溶液(2)水(3)淀粉溶液(4)硫酸钠溶液(5)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A、(2)(4)B、(3)(4)C、(2)(4)(5)D、(4)3.能证明胶粒比溶液中的粒子大的实验是()A.电泳B.布朗运动C.丁达尔现象D.渗析课堂小结认知心理学认为,反思是对知识的在建构。所以学完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应逐步启导学生对刚学内容的反思,同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板书设计一、分散系分散质溶液分散系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胶体分散剂浊液二、探究胶体1、胶体的制备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区分胶体和溶液的物理方法)表:分散系性质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外观特征能否透过滤纸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实例三、拓展胶体五、结束语在本节课的整个设计中,我意营造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坚持“创设情境,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互动,调动学生的探知热情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给学生创造参与课堂的机会来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知识与技巧的内化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