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单元引言分析本单元引言从整体上概括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历程。它表达了三层含义:第一,在1939~1945年的大约6年时间里,在世界广阔舞台上,代表正义的反法西斯力量与代表邪恶的法西斯力量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初,反法西斯力量没有联合起来,法西斯力量占据优势;1941年下半年起,社会制度不同的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法西斯力量的侵略。经过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力量的反复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最终胜利而告终。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一面镜子,它把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和最丑恶的一面──理智与疯狂、善良与冷酷、睿智与愚蠢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法西斯力量为什么一开始能够占据上风?反法西斯力量为什么一开始没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法西斯,不使世界大战蔓延?……这里不仅有实力方面的较量,还有智力等方面的较量。这里值得人们反思之处甚多。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其影响至今不衰。例如,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世界上不少国家举行了纪念活动。人们反思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和展望未来,认识在新的世界形势下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单元学习要点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20世纪30年代的局部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经验及教训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探究的主要问题: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怎样爆发的?2、德、日两国为什么会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重要概念:1、法西斯专政2、纳粹党3、日本军部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经济危机的原因⑴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⑵具体原因:市场供需的矛盾一方面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⑶直接原因: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2、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3、危机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激增;农产品下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4、过程:美国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领取救济的失业人群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失业工人达3000多万,几百万的小农破产,物业人口颠沛流离。一个失业的英国工人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外贸缩减70%69.1%50%48%50%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上表反映了经济危机的哪些方面?探究一:为什么美国经济危机会迅速地波及到其它资本主义国家?①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5、经济危机的特点:范围特别广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部门:金融业工业农业地区:危机中日本东京平民窟一景来势特别猛烈影响特别深远6、危机影响:探究二:“世界各地所有的都在认真的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社会制度”的命运?国内:激化社会矛盾(1)失业人数增加,普遍出现群众运动(2)法西斯兴风作浪,引发社会危机国际: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1)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2)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战(3)引起世界格局开始变化和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两大战争策源地开始形成;(2)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逐渐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6、危机影响: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经济危机改革自由放任(失败)加深危机罗斯福新政转嫁无法解决矛盾社会动荡加剧法西斯道路英法紧随美国之后德日紧随意大利之后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⒈建立原因(1)历史原因:①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②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复仇情绪。(2)现实原因:经济危机打击沉重,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最关键)(3)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招牌进行欺骗性宣传,获得人民、军队、资产阶级的广泛支持。2.建立:①1932,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②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法西斯专政建立。探究三:德国法西斯上台有何特点?①以纳粹党为核心②通过选举途径,合法取得政权③利用民族复仇情绪,进行欺骗和煽动手段④先掌权再发动战争希特勒(1889—1945年)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受过初中教育,没有固定职业,曾经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录取(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术天才,他上台以后更是如此)。1913年,移居德国的慕尼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军队,曾获一枚他一生都引以为自豪的铁十字奖章。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希特勒逐渐控制了该党。1920年,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1923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在狱中撰写了《我的奋斗》。1932年取得德国国籍。次年,取得德国国家政权,1939年,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3.内外政策:(1)对内:法西斯独裁统治①政治上:恐怖独裁②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③文化领域:思想文化专制④民族政策:极端民族主义⑵对外:疯狂扩军备战①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②1936年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4.影响: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迫害犹太人1933年“国会纵火案”德国法西斯对内恐怖独裁种族主义暴徒的实验室为躲避迫害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曾一度住过两万名犹太人,60多年前被誉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处决犹太人讽刺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冲破凡尔赛体系束缚扩军备战三、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⒈建立原因(1)历史原因:①缺乏民主传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②对华盛顿体系的压制强烈不满(2)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亟需建立强权政治。(客观上)(3)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主观上)探究四: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战后成为债权国。经济形势比德国要好得多。但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却也深陷困境,这是什么原因呢?①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②日本发展经济的先天缺陷: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因而严重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场和商品市场,进出口贸易是其生命线。2、过程:(1)九一八事变(2)标志: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组阁(1936年)探究五:日本法西斯上台有何特点?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侵略手段;先发动战争后上台3、统治政策:(1)政治: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自由(2)军事:加紧扩军备战(3)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在对外侵略的主要方向上,军部确定了“南进”的目标;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4、影响: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军部: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所在裕仁天皇探究六: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A、相同点⑴历史原因相同:①都缺乏民主传统,受到本国军事、封建主义历史传统的影响②都受到凡-华体系的压制,极度不满,极力想打破⑵建立时机相同:都是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⑶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都得到本国统治阶级的支持,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B、不同点⑴建立的过程不同:①德国是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再发动战争;②而日本是先发动侵略战争,后逐步建立起法西斯专政。⑵核心力量不同:①德国以纳粹党为核心,以希特勒为领袖;②日本以军部为核心,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决策者和推动者。⑶建立的方式不同:①德国法西斯专政是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经过宣传、竞选,以合法方式在国会选举中获取胜利后建立起来的;②日本没有一个法西斯运动核心的法西斯政党,它是通过军部这一特殊机构在天皇的支持下以暴力方式建立法西斯专政。探究七: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德国为摆脱危机,分别作出了怎样的选择?试分析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和影响?⑴选择道路:①美英:进行国内改革,实施新政;②日德:建立法西斯专政。⑵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①历史传统影响: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宪法)德日——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美国——最大受益者(维护)德日——德国任人宰割,日本受限制、打击(破坏)③经济状况影响: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回旋余地较大德日——经济基础薄弱。德国依赖外国资本,日本市场狭小,依赖外贸④领袖素质影响: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⑤日德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⑶影响:①美国:遏制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先河②德日:形成世界战争欧、亚策源地,导致大爆发.探究八:从以上的分析中,请你思考,导致各国在危机下选择不同以及大战爆发的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学习延伸作者从哪些方面为日本侵略中国进行辩护?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为侵略行径辩护的荒谬之处。答案提示:(1)作者认为,由于美国、苏联等国都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侵占中国东北等地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有许多具体原因,因此,不能认为这一事件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2)按照作者的逻辑,似乎日本侵略中国十分有理。这是一种强盗逻辑,也是一种十分荒谬的逻辑。日本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建立在牺牲别国利益的基础上,不能通过侵略扩张达到自己的目的。日本过去这样做是错误的,今后如果还这样做仍然是错误的。坚持这一强盗逻辑的人,在今天的日本还有市场,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剧。这也是造成在历史观问题上,日本某些人与亚洲其他国家、国际社会共认的观点截然不同的原因之一。课堂小结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与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一、亚非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㈠中国的抗日战争(1931—1945,世界最早)1、中国抗日战争发展的特点:①从局部到全民族抗战②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国共合作为基础③两党独立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国民政府领导正面战场:四大会战中共领导敌后战场:游击战;百团大战④世界上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反法西斯战争2、国联的态度(P54):偏袒日本,纵容日本侵略中国3、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主力,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学习延伸依据以上材料,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论。想一想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还有哪些?答案提示:作者从经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要求侵略中国、为了克服大危机带来的影响)、政治(认为中国不堪一击)、对外政策(利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三方面分析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虽然不太全面,但作者的政治观点是正确的。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还可以包括:阻碍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使中国永远处于劣势、弱势地位;要把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变成日本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先征服中国,再征服亚洲其他地区和全世界;等等。㈡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935—1941,非洲最早)1、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①战略地位重要②经济危机的影响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①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埃人民顽强抵抗,粉碎意速胜企图②1936年,意吞并埃,埃人民坚持游击战争③1941年,在盟军帮助下,埃获得解放3、英法态度(P54):名不副实“经济制裁”与听任意使用苏伊士运河4、埃抗意斗争失败原因:⑴内因:①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埃军装备陈旧②领导方面的失误(战术指导思想失误,寄希望于国联)⑵外因:①意军的强大及残忍(使用毒气)②英法美大国的绥靖政策,缺乏国际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