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李贺了解作者•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李贺生活的年代正好是朝廷讨伐叛军最激烈的年代。一个柔弱之躯,虽没有上过战场,却能写出撼人心魄的诗篇,全凭丰富的想象。解题标题中的“行”是标明诗的体裁,乐府的一种。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钱塘湖春行中》的“行”与《雁门太守行》的“行”不一样,前者是行走。朗读一:要求: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读准字音和节奏。注意:划出生字词,标注拼音,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back雁门太守行李贺cuīlín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jiǎoyānzhī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juǎnzhòng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xié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朗读二:要求: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大意。不懂的可以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back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池,好像要把城墙摧垮。日光照在守军的铠甲上,如鱼鳞一般闪耀着金光。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秋色中,遍地弥漫着厮杀的号角声。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的映衬下凝成了胭脂色。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深夜里,部队半卷着红旗向易水河进发。浓重的寒霜湿透了鼓皮,低沉的鼓声在四周回荡。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了报答君王招纳贤才的厚爱,我宁愿手提宝剑战死在沙场。作者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描绘了三个军旅生活画面:一个在白天,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写战场的厮杀,血流成河的悲壮画面;一个在夜晚,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朗读三:悟诗情•一、二句“紧张,壮烈”。•中间四句“凝重,悲壮”。•最后两句“坚定,豪迈”读出韵味,感情自然。品味语言:•首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简要赏析“压”字的妙处。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来形容什么?点拨:•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压”字,一字传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的,守军将士处境的艰难。•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来形容局势的危急。诗句赏析一二句:写景又叙事,写敌我两军的态势。前句用象征手法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用外貌描写和环境烘托,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压、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我方城池摇摇欲坠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令人眩晕。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金光来显示守军的威严和高昂士气。铁锅遭遇铜刷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未及开战,便觉杀气腾腾,奇妙无比。•三四句:叙事写景,从听觉和视觉写惨烈的战斗场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满”,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点明交战时间之长。特别有表现力的是“凝”字。胭脂是为了突出脸蛋、嘴唇自然红晕的效果的红色化妆品,这里的泥土颜色酷似胭脂,而作者又是在侧面烘托,以泥土写血,仿佛让人闻到了战斗的血腥气息。作者告诉我们,血流遍野,染红了泥土,从早到晚,鲜红的血慢慢凝固,凝成了紫色。这个“凝”字的特写,妙在既表现了死伤惨重,又显示了动态变化过程,还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五六句:叙事写景。偷袭敌人。•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二字含义极为含蓄丰富。战斗从早到晚那样惨烈,可并没有黑夜到来而停止。我军势弱,不能坐以待毙,而选择主动出击。“半卷”,为的是隐蔽突袭,攻其不备,这也体现了我军的智慧。“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引用典故,显示出将要有一场悲壮的生死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永别勇士荆轲的场景历历如在目前,催人泪下。“声不起”三字,表面上写天气极寒,以至于鼓皮僵硬失去弹性;作者更是巧妙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战场的壮烈,以至于鼓声呜咽,泣不成声。这样理解更能表现我军将士的牺牲精神感天动地,撼人心魄。•七八句:抒情明旨。抒发爱国激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君”,不能一概解释成皇帝或朝廷,准确的应当是国家。对于李贺来说,“君”或许是“昏君”。李贺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被拒之于仕途之外,而置个人私怨于不顾,仍乃以国家安危为重,这需要何等的气量,实在难能可贵。•一个体弱多病的李贺,不像岑参陆游等人一样有过沙场亲身经历,却能完全凭想象描绘出高于写生的战斗场景,叹为观止。(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五龙为君死”的含义是什么?黄金台是战国时期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的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课文分析(1).诗中“角声满无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哪两方面写战地气氛?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地”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小结:•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一方面讴歌了将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自己誓死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怀。反馈拓展•1、诗人以()隐喻敌人势力的强大与猖狂,以()隐喻将士的英勇不屈。•2、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悲壮和残酷的句子是:•4、全诗的主旨句是哪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诗人誓死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课外作业,拓展延伸•1、背诵、默写全诗•2、积累关于描写战争的诗词名句。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sài)》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