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对幼儿的影响分析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西方教育的典范也开始被国内教育界人士所关注。这里所说的“典范”主要是指西方教育戏剧理念的引入,而这种教育方式也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在诸多实践操作后,更加坚定了戏剧理念对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信念。通过国内外实践经验所总结的文献报告发现,在孩子性格以及观念形成的初期,即2-6岁左右的幼儿时期,开展戏剧教育对他们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一、文章绪论(一)研究意义和对象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除了具有审美的功能以外,它还肩负着特殊的功能——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将这种具有审美功能,并能冲击人类大脑视觉和听觉的戏剧元素融入到了幼儿教育中,而随着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凸显出更多新颖、灵动的教育效果,进而催生出“戏剧教育”。戏剧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的戏剧教育主要是指具有通用性和非专业性特点的教育模式,它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留痕迹地融入到了教学模式中,它隶属于学校艺术教育的范畴,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提高综合素质,达到综合性发展以及质的飞跃。相对于广义的概念来说,狭义的戏剧教育则专门指专业的戏剧教育,一般是以专业艺术院校为主体,以培养戏剧专业人士为目的。孩子天生就具有艺术家的灵动气息,他们在戏剧方面有着惊人天赋。就像孩子们为什么容易被“活”的场景所吸引,而如果能将孩子们的这个天性好好把握,将戏剧教育融入其中,这对孩子们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本研究将运用教育戏剧理念和方法,以戏剧为载体,将戏剧教育应用其中,重视孩子们的参与,并关注孩子们在接受戏剧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反应,借鉴西方教育的指导意见,最终形成一个新颖而实用的戏剧教育课程体系,为孩子们的心身心成长做出努力。本文研究的对象为2-6周岁儿童,这一阶段是教育孩子们的关键时期。通过戏剧教育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形体、开发智力等等,让孩子们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本文研究基于戏剧教育的理论知识,采用戏剧教育常用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我们前往当地幼儿园,对小小班3-4岁幼儿进行重点跟班。整个研究以3-4岁的幼儿为主,以2-6周岁的幼儿为辅。课程主要分为两期: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为第一期,2015年2至3月为第二期。每期时间两个月,每周一个固定主题,共4次课程。课程的大致方向是:第一节实践实验课,第二节内容调整课,第三节理论回顾课,第四节冥想巩固课。每节课也有相对固定时间,即每课45分钟,分为讲解10分钟,回顾15分钟,间歇整理反思5分钟,再互动15分钟。研究方法当以“实践”为基础,秉承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不断摸索积累出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整合课程的研究策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反复思考问题,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心理,通过对幼儿教育过程的强化、回顾、反思、互动,让戏剧教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对孩子们的教育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适时开拓思维,让原本禁锢的思想在创新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三)国内外教育戏剧现状分析1.国外戏剧教育戏剧教育是从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中萌芽而来的,由伟大的教育家卢梭首先提出。他在研究理论和实践操作过程中,提出了实践和学习之间相辅相成的理念,这种理念很快在海外流传,并先后发展和流传到了美国、英国等地。在美国教育戏剧的发展前期,知名学者杜威的影响极大,在他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教学摸索,用自己的经验改造儿童学习,杜威会在每一次试验中设定一个场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参与互动戏剧性很强的活动。在推广戏剧教育中,温妮弗瑞德也做了大量工作,她被称之为儿童戏剧教育的先驱。她把自己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成书出版,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英国,戏剧教育的发展最早记载源于一位乡村女教师哈丽特,她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在她的概念中,教学主题应该是多元化的,所以她会根据主题设定不同的场景,让自己的教学不断戏剧化,以多种方式与孩子们进行互动。到1911年哈丽特写了一本名为《教学中的戏剧方法》的书,这本书成为戏剧教..育的精髓,至今还推动影响着全球戏剧教育的发展。继哈丽特之后,另外一位英语教师、教育家亨利开始“接棒”,对戏剧教育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她的理念更为细致化。在她出版的《游戏方法》一书中,从更多方面阐述了戏剧教育的意义以及方式。《游戏方法》中所提倡和强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得到了外界关注,并且很快在英国公立小学流传。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不断被后人所汲取,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由此,英国的戏剧教育范围也从小学拓展到了高中,甚至覆盖了整个教育领域。2.国内戏剧教育相较于国外戏剧教育的经验,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戏剧则逊色很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起步比较晚。一直以来,教育界都没有过多重视戏剧化方式的教育问题,而是采取类似戏剧活动的形式,比如节假日的节目表演,班里组织的节目比赛等。通过音乐和表演形式与幼儿互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寓教于乐”。我国现代教育界所公认的有关戏剧教育被重视的时间确立为1955年,那年全球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教育戏剧联盟会议”,当时李婴宁作为大陆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次会议让他感触颇深,如果中国的教育还是中规中矩,没有突破,势必会落后他国,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李婴宁在国外认真了解和学习了一番后,把这个理念带回国,并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情况,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戏剧教育研究工作。2002年,在李婴宁的号召下,上海浦东华林小学首次开展了戏剧教育尝试,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重视。随后几年又在杭州等地进行了阶段性实验,效果颇丰。2005年,南京师范大学张金梅博士出版的《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研究》引起了专家学者关注,开启了中国学前领域教育戏剧的研究旅程,也将中国戏剧教育的发展真正摆上了台面。如今随着中国教育的改革,戏剧教育的比重愈来愈大,教育界人士试图将儿童的情感与戏剧教育相互融合,通过场景设定、课程设计掌握孩子们的心理,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开发智力,开拓出互动性强、灵活性大、乐趣横生的新型教育模式。二、教育戏剧在幼儿阶段的应用方式..(一)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讨论关于戏剧活动融入教育的问题,希望能在真实教育情境中融入创造性戏剧课程,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与老师们共同计划并实施活动,因此,采用行动研究法最佳。行动研究法课程为期4个月,分为两期(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为第一期,2015年2至3月为第二期)。课程内容主要是以戏剧情境而建立,以游戏的方式开始,在活动过程中努力与孩子们互动、交心,让孩子们跟着老师设定的情境走,借助戏剧引导和开发幼儿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领导幼儿组成各个不同的小组,设定场景或者自建故事。孩子们不仅仅是参与者,也是实验的中心,让他们慢慢树立主人翁意识,让学习在游戏和体验中完成。(二)符合幼儿阶段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我们要确定一个戏剧主题,主要是通过“选题目的——编写故事——建构情境——教育实验——应用课程”的流程来进行。1、选题目的开展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每一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加以分析,通过戏剧教育给孩子们带来认知、行为上的改变,帮助他们在幼小时期形成良好的习惯。根据家长的反馈以及老师的观察,叛逆、不良习惯、胆小、逻辑不清等都是现阶段幼儿的缺点,选题可以在这些范围内进行选择,如果有对幼儿比较敏感的问题,老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帮助幼儿们度过敏感时期。2、编写故事在选题确定后,老师们就需要围绕确定的主题编写剧本,剧本的素材可以源自文学作品、童话故事、小说神话、动画片等。也可以根据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场景设计,在设计时,除了要充分考虑主题内容以外,还要凸显出问题所在的根源。比如,某班的丁丁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性格非常开朗。可是却有点“小霸气”,每次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从来不会自己动手,而是等着爸爸妈妈来喂他,如果稍有怠慢就发脾气,甚至以饿肚子威胁。现在丁丁在幼儿班上课了,也是等着老师来喂,即使看着旁边的小朋友大口吃饭也无动于衷。忽然丁丁看到老师手..上袋子中的零食(看得出他很想得到零食),于是将计就计,“丁丁能乖乖吃饭,老师就把小零嘴给你”,果不其然,丁丁一口答应。我们在编写这个故事的时候,首先要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然后设定一个“激励政策”,帮助孩子们慢慢纠正错误行为,让孩子们渐渐养成良好习惯。3、建构情境老师虽然是编写剧本的主体,但是在构建情境中也要置身其中,这样更有代入感。对于剧本中的角色,老师要仔细揣摩,还要成为引导者,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表演过程中,不能有丝毫怠慢,否则会对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4、教育实验我们可以让家长们也参与其中,因为家长比老师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性格哪里有缺陷可以与老师沟通,以便在后期教学中进行调整。5、应用课程戏剧教育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应用到教学中,围绕故事主题展开课程教学,让孩子们在成长方面,如观察力、模仿力、想象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寓教于乐”不是一句苍白的口号,其中的含义颇深,必须付诸行动。(三)符合幼儿阶段的实施流程1、暖身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氛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开始戏剧活动。接着老师可以播放音乐,让孩子们形成意识,知道一场精彩而生动的戏剧化活动即将开演。2、主题活动根据剧本设定场景,以教学内容为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自主感受主题,融入故事当中,从而改善孩子们的行为和认知能力,达到教学目的。3、冥想这是一种改变自我意识的行动方式,它通过放空人们的大脑、获得宁静状态,进而增强自我意识,达到良好状态。当然,幼儿的心智并不成熟,不可能达到成年人冥想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完全放松地平躺在地板上,通过舒缓的轻音乐让孩子们放松心情,并借助语言(如诗文或者散文)引导他们对刚才的活..动进行思考,达到认知上的进步。(四)幼儿戏剧教育典型案例故事名称:《小狗要回家》主题目的:培养孩子们善良的心理,学会换位思考,并且明白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也能让自己收获快乐。戏剧情境建立:首先教师扮演一只可爱的小狗,在公园里欢乐的玩耍,随后引导孩子们扮演成小狗一起快乐的游玩。这种形式的目的主要是让教师们先入为主,以一种角色带入场景,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树立孩子们的角色意识。制造矛盾:眼看天要下雨了,狗狗急着回家,可是却忘记了回家的路。这时候该怎么办?狗狗们非常着急,眼睛流露出一丝恐惧,这时候孩子们该不该帮忙?最终,孩子们伸出援手,帮助狗狗寻找回家之路。在整个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艰难,但是孩子们学会了思考,问题得到了解决。冥想总结:乐于帮助他人是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会的美德,当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可以尽量帮助他人,“互帮互助”意识的确立对孩子们的成长很有必要。三、幼儿戏剧教育的角色分析(一)戏剧教育导演的角色安排戏剧导演的主要任务是把剧本中的文字通过表演的形式转化为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舞台形象。导演作为一部戏剧的核心人物,承担着重要角色。1.二度创作者第一创作者是编剧,导演在编排整个剧本的时候就成为了二度创作者。资深导演会根据编排的情形进行剧本的修改,将戏剧尽善尽美。2.演员决定者对于导演来说,挑选演员着实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老师,将孩子们作为演员来挑选也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能通过对孩子们心理的了解和掌握给他们安排角色,这样对育人更能做到因材施教。3.协调组织者一部戏剧要完整,除了剧情最够吸引人外,还包括舞台的布置,服饰的选择、灯光的协调等,各个部门是独立的,但又是一个整体,他们都是为这个戏剧而服..务的。在戏剧教育中,老师作为导演,需要完善好整个剧本,又要学会引导孩子们独立思考和冥想反思,因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教育引导者在戏剧教育中,老师作为一个编剧和导演,但最终的角色必须是一个教育者,以教师育人为载体,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内容。(二)戏剧教育导演的具体职责对于专业戏剧导演来说,他的工作内容是前期案头工作、中期排练合成、后期舞台演出。而教育戏剧导演在这个职责上就有较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