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反思“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次期中考试后,我没有象往常一样进行试卷评讲,而是将试卷发下去,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纠正。课后,我让学生对照试卷写:“我的失误在哪里?”。在我统计学生期中考试的反思后,我发现全班26个学生就有18个学生谈到失误在没有认真审题而造成的错误。这个比例足以说明了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常言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由此可见,幼年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一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培养他们的习惯方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一、培养学生稳定情绪认真读题的习惯据学生反映,考试时心理紧张,眼花缭乱,读题时,不是多读,就是少读几个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把题目的意思搞错。那么我们平时作业、考试就要培养学生稳定情绪认真读题,读题时最好用笔指题目的每一个字慢慢的读,这样就可以减少漏读和加读的情况。二、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反复推敲的习惯在审题中,对于题目中的重点字可以重读,反复读,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抓住重点字词句是理清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比如看到“多”或“少”这些重点字就要想到什么跟什么比,哪个大哪个小,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或是求相差数。又如看到“倍”就要找出谁是谁的几倍,题目中是把谁看作是“一倍数”,谁看作是“几倍数”的,再如看到“分率”就要找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谁是单位“1”等等。用这样的方法审题,不仅把题意真正弄清楚了,而且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也就显而易见了。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分析的习惯有些题目单靠读、推敲是很难分析出来的,必要时候,还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分析。如有一根长20厘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连续对折5次后,每一段是多少厘米?这道题关键是要搞清“对折”的含义,就能解答这道题了。那么对折的理解靠读、推敲就不能解决问题,应该让学生动动手,搞清楚每对折一次后的长度是原来长度的几分之几,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又如将一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上分别剪去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容器,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审题时我们就要知道容器的底面边长和高分别是多少,再才能求出它的容积。它的底面边长和高题目里都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动动手折一折或者画一画,帮助分析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的习惯铺地板的问题是小学数学中最不好掌握的,平时要求我们的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就要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合理取舍。如要在一个房间长7米,宽4米的地上铺边长是4分米的地板砖,至少要买多少块这样的地板砖?审题时要抓住“至少”两个字,那就要从最少入手,房间的长70÷4=17.5块,因为地板砖能切,用半块还是可以的。如果学生将后面的半块入过来,那就没有符合题目最少的意思,如果舍掉了,大家都知道,那还必须去再买。又如把一块长6米、宽4米的正方形铁板剪成边长4分米的小正方形(不许有焊接),最多可以剪多少块?审题时,要抓住“最多”来分析,又不能有焊接,那多余的部分就必须舍弃。象上面两道题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如不联系实际恐怕就很难得出正确地结论。所以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就要鼓励学生,认真审题、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合理取舍。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无误的解决问题。有了审题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先让学生认识到不认真审题的缺点,然后下决心要改正缺点,认真审题,从思想上要转过弯来。在审题中要细心,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进行解答。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审题的方法以外,还要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比如用两道相似的题目对比练习等,以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当然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养成。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通过一个学期的不段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学生的试卷上因为审题造成的失误也越来越少,学生的成绩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相信,只要一直坚持下去,学生的收获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