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细胞膜及物质的跨膜运输A型题:1.生物膜是指A.单位膜B.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C.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D.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E.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2.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蛋白质和核酸B.蛋白质和糖类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脂类E.糖类和脂类3.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A.区域化B.合成蛋白质C.提供能量D.运输物质E.合成脂类4.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A.共价键B.氢键C.离子键D.疏水键E.非共价键5.膜脂中最多的是A.脂肪B.糖脂C.磷脂D.胆固醇E.以上都不是6.在电子显微镜上,单位膜为A.一层深色带B.一层浅色带C.一层深色带和一层浅色带D.二层深色带和中间一层浅色带E.二层浅色带和中间一层深色带7.生物膜的液态流动性主要取决于A.蛋白质B.多糖C.类脂D.糖蛋白E.糖脂8.膜结构功能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A.膜中的脂类B.膜中蛋白质的组成C.膜中糖类的种类D.膜中脂类与蛋白质的关系E.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9.主动运输与入胞作用的共同点是A.转运大分子物资B.逆浓度梯度运输C.需载体的帮助D.有细胞膜形态和结构的改变E.需消耗代谢能10.细胞识别的主要部位在A.细胞被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器E.细胞膜的特化结构11.正常细胞与癌细胞最显著的差异是A.细胞透过性B.细胞凝聚性C.有无接触抑制D.细胞的转运能力E.脂膜出现特化结构12.目前得到广泛接受和支持的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是A.单位膜模型B.“三夹板”模型C.流动镶嵌模型D.晶格镶嵌模型E.板块镶嵌模型13.能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结构是A.Na+B.葡萄糖C.氨基酸D.磺胺类药物E.O214.关于细胞膜上糖类的不正确描述A.脂膜中的糖类的含量约占脂膜重量的2%~10%B.主要以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C.糖蛋白和糖脂上的低聚糖侧链从生物膜的胞脂面伸出D.糖蛋白中的糖类部分对蛋白质膜的性质影响很大E.与细胞免疫、细胞识别及细胞癌变有密切关系15.关于生物膜不正确的描述A.细胞内所有的膜厚度基本相同B.不同细胞中膜厚度不同C.同一细胞不同部位的膜厚度不同D.同一细胞不同细胞器的膜厚度不同E.同一细胞器不同膜层厚度不同B型题:A.单纯扩散B.溶剂牵引C.易化扩散D.主动运输E.出(入)胞作用16.氧气通过肺泡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的膜依靠17.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细胞要依靠18.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要依靠19.K+进入神经细胞内要依靠A.胞饮作用B.吞噬作用C.胞吐作用D.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E.内移作用20.吞噬细胞吞噬胶粒21.肥大细胞分泌组织胺22.细胞对胆固醇的吸收22.肾小管细胞的重吸收23.吞噬泡或吞饮泡在细胞质内运行A.氢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力E.共价键24.C原子连接成链而形成的复杂大分子依靠25.镶嵌蛋白质与脂双层的结合依靠26.DNA中G与C或A与T的结合依靠A.细胞膜受体B.配体C.细胞内的酶D.细胞膜上的酶E.第二信使27.腺苷酸环化酶为28.cGMP29.肝细胞膜上的β受体为30.肾上腺素为C型题:A.包围在细胞膜外面的一层薄膜B.细胞内不同膜相结构的膜C.二者都是D.两者均不是31.细胞膜32.生物膜33.细胞内膜34.单位膜A.在细胞膜的外侧B.在细胞膜的内侧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35.附着蛋白质36.镶嵌蛋白质37.脂类38.糖类39.Na+-K+-ATP结点A.出胞作用B.入胞作用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40.巨噬细胞清除衰老细胞时吞噬细胞碎片靠41.小血管内皮细胞把大分子物质从血流中转送到细胞外液中去利用42.肥大细胞分泌组织胺A.附着核糖体B.游离核糖体C.二者均是D.二者均否43.绝大多数膜蛋白的合成部位是44.膜脂的合成部位是45.细胞内全部膜蛋白的合成部位是46.外输性蛋白的合成部位是X型题:47.细胞被的功能是A.细胞的连接和支持作用B.作为保护层C.物质交换D.与细胞识别通讯有关E.与细胞膜的特性有关48.下列那些物质是配体A.激素B.神经递质C.药物D.抗原E.光子49.间断开放的通道受闸门控制,主要调控机制为A.配体闸门通道B.电压闸门通道C.离子闸门通道D.持续开放闸门通道E.水通道蛋白50.位于细胞膜表面的低聚糖主要为A.半乳糖B.甘露糖C.岩藻糖D.唾液酸E.葡萄糖51.细胞膜对小分子物质的运输A.被动运输B.易化扩散C.溶剂牵引D.通道扩散E.主动运输52.关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下列哪些叙述正确A.钠钾泵具有ATP酶的活性B.乌本苷可增殖钠钾泵的活性C.钠钾泵仅存于部分动物细胞膜上D.钠钾泵有钠钾离子的结合位点E.钠钾泵顺浓度梯度运输53.动物细胞表面结构A.细胞膜B.细胞外被C.膜下溶胶层D.细胞连接E.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54.膜脂的运输中少见的类型是A.旋转异构运动B.旋转运动C.侧向运动D.振荡与伸缩运动E.翻转运动55.细胞的连接方式A.紧密连接B.粘着连接C.桥粒连接D.间隙连接E.化学突触名词解释:1.生物膜2.相变温度3.兼性分子4.内在蛋白5.外周蛋白6.细胞被7.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8.受体9.抗体10.膜抗原11.抗体12.细胞识别填空题:1.在原始生命物质进化过程中的形成是关键的一步。因为没有它,细胞形式的生命就不存在。2.细胞膜的膜脂以和为主,有的膜还含有。3.根据物质进出细胞的行式,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可分为和两种方式。4.细胞识别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和。5.细胞胞吐作用的途径为和。6.通道扩散与易化扩散不同的是,它且扩散速度远比易化扩散要。简答题:1.细胞膜的作用。2.主动运输的过程。3.液态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4.cAMP信号途径的作用机制。5.细胞连接。论述题:1.细胞膜的特性。2.以肝细胞吸取LDL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3.对小分子物质运输和大分子物质运输的区别。答案:1.E2.D3.A4.E5.C6.D7.C8.B9.E10.A11.C12.C13.E14.C15.A16.A17.C18.A19.D20.B21.C22.D23.E24.E25.B26.A27.C28.E29.A30.B31.A32.C33.B34.C35.B36.C37.D38.A39.B40.B41.C42.A43.B44.D45.C46.A47.ABCDE48.ABCDE49.ABC50.ABCDE51.ABCDE52.ACD53.ABCDE54.E55.ABCDE名词解释:1.生物膜:把细胞所有膜相结构称为生物膜。2.相变温度: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细胞膜大多呈液晶态,不断处于热运动中,当温度达到某一点时,他们可以从液晶态转为晶态,也可以从晶态转变为液晶态,这一温度叫相变温度。3.兼性分子:像磷子分子即含亲水性的头部、又含疏水性的尾部,这样的分子叫双性分子。4.内在膜蛋白: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以疏水氨基酸与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结合,结合力较强。只有用去垢剂处理,使膜蹦解后,才能将它们分离出来。5.外在膜蛋白:分布于膜的内外表面。以非共价键和离子键与内在蛋白相联系或直接与脂类分子极性头部结合。故与膜的结合力较弱。6.细胞被:糖脂和糖蛋白的糖基游离于细胞膜的外表面所形成的覆盖层称为细胞被。7.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被摄入的物质被细胞膜逐渐包裹向内凹陷,最后与细胞膜分离,形成含有摄入物的囊泡进入细胞质的过程叫入胞作用。细胞内合成的多肽类激素、腺细胞合成的分泌物质及粘蛋白、血浆蛋白、抗体、细胞内消化后的残质体等首先在细胞内形成小泡,然后被运输到细胞膜内侧,小泡膜与细胞膜形成一裂口,使小泡内容物或分泌物排出细胞外的过程叫出胞作用。8.受体:受体是一种蛋白质,或位于细胞膜上,或存在于细胞核内,它能接受外界的信号并将这一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而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受体是细胞或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特异反应的基本因素之一。9.配体: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统称为配体,包括神经递子、激素、生长因子、光子、某些化学物质极其他细胞外信号。10.膜抗原:指位于细胞膜上的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相应抗体的细胞自身标志性蛋白质分子。11.抗体:指由抗原物质(包括一切异己物质)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β-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12.细胞识别:指细胞通过细胞膜受体所完成的对同种和异种细胞的认识和鉴别,对各种化学信号分子的认识和鉴别的过程。填空题:1.细胞膜2.磷脂胆固醇3.跨膜运输膜泡运输4.辨认识别5.结构性分泌途径调节性分泌途径6.没有饱和现象速度快简答题:1.细胞膜的作用答:(1)限定细胞的范围,维持细胞的形状。(2)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为半透膜)并能进行主动运输使细胞内外形成不同的离子浓度并保持细胞内物质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必要差别。(3)是接受外界信号的传感器,使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当的反应。(4)与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分化及癌变等重要生命活动密切相关。2.主动运输的过程答:以Na+-K+-ATP酶为例介绍:它分别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小亚基是个糖蛋白,大亚基是跨膜蛋白,在其胞质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高亲和结合位点,在膜的外表面有二个K+高结合位点和一个哇巴因的结合位点。离子泵的作用过程是通过ATP驱动的泵的构型变化来完成。首先由Na+结合到原胞质面的Na+结合位点,这一结合刺激了ATP水解,使泵磷酸化,导致蛋白构型改变,并暴露Na+结合位点面向胞外,使Na+释放至胞外;与此同时,也将K+结合位点朝向细胞表面,结合胞外K+后刺激泵去磷酸化,并导致蛋白构型再次变化,将K+结合位点朝向胞质面,随即释放K+至胞质溶胶内。最后蛋白构形又恢复原状。3.液态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答:1972年S·J·Singer和G·L·Nicolson提出,该模型把生物膜看成是嵌有球形蛋白质的脂类二维排列的液态体。膜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特点的结构。在膜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磷脂分子的亲水端面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端面向膜的内侧。此结构既具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的球形蛋白分子以各种形式与脂质双层相结合。该模型的优点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球形蛋白质与脂质双层的镶嵌关系,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的细胞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膜的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4.cAMP信号途径的作用机制答:cAMP信号通路由受体、腺苷酸环化酶、偶联于二者之间的调节蛋白。当配体(第一新信使)与受体结合后,首先诱发分子构象改变,使通路内的几种成分相互协调进行信号传递,发生出促进或抑制作用,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水平,使信息跨膜传递并放大,从而影响细胞内的代谢活动。5.细胞连接答:又称细胞间连接是细胞相互连接处局部质膜所形成的特化结构,可分为紧密连接、桥粒连接和缝隙连接。论述题:1.细胞膜的特性。答:(1)细胞膜的流动性:a膜脂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时,膜脂处于流动性。①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膜脂运动方式为旋转运动、“钟摆”运动、侧向扩散、翻转运动等;②影响膜脂流动的因素为脂肪酸的饱和度:脂肪酸的饱和度越大,流动性越小。反之,不饱和度越大,流动性越大。③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在膜中对膜脂的流动性具有稳定和调节作用。胆固醇的疏水尾部插入膜脂分子之间可有效地防止膜从液晶态到晶态的转变。当膜处于较低温度时,可防止膜的流动性骤然下降,维持膜的流动性。b膜蛋白的流动性:蛋白质的流动性是由细胞膜脂的液晶态特性决定的。影响蛋白质流动性的因素:蛋白质的运动方式:①转动:膜蛋白围绕与膜平面垂直的轴进行旋转。②侧向扩散:膜蛋白在细胞膜平面上进行侧面移动。(2)细胞膜的不对称性:a膜脂分布的不称性:内外两层脂质成分有明显的不同,如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和鞘磷脂多分布于膜的外层,而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多分布在膜的内层。b膜蛋白的不称性:膜蛋白在膜内脂双层中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即使是膜内在蛋白都贯穿膜全层,但其亲水端的长度和氨基酸的种类与顺序也不同。c糖类分布的不对称性:无论是质膜还是细胞内膜,其糖基分布在非胞质面。2.以肝细胞吸取LDL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