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①不同系统的发展的速度②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2)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二)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四)情感发展特点:△初中生:(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高中生:(1)个性化的情感(2)浪漫主义的热情(五)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1、中学生的心理带有更大的社会性,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伴关系的影响。2、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3、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品德不良行为容易出现在中学阶段,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在违法犯罪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最高。4、中学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3)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价值?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内部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低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而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发展。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其认知结构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客体永恒性是后来认知活动的基础。(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即其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退。(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出现“守恒”的概念。(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3、影响发展的因素:(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思维方面讲,成人常常通过命题思维。言语方面说,成人的言语具有稳定性、社会性、逻辑性和交流性。将儿童成人化的现象:①目前许多教师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单纯使用成人语言。克服的唯一办法就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认识儿童与成人所具有的质的差异,使教育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1)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劣势。表现为儿童一方面具有完成一定的典型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具有犯一定典型错误的倾向。(2)儿童的智力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总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到儿童智力达到一定水平再进行教育,而总要先行一步,以加快儿童智力的发展。4)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一)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区分了2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维果斯基提到的工具有两个层次: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2、心理发展观: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转化的发展有四个表现:(1)随意机能不断发展。随意性越强,心理水平越高。(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1)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3、内化学说:他十分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4、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主张教学应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促进发展。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因为儿童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学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只要教学充分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就一定能促进儿童的发展。(二)对教学的影响:维果斯基是一个建构主义者。⑴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⑵强调活动,认为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他认为活动是以语言及其他符号系统为中介的社会性活动。⑶强调内部心理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⑷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教学模式,其中值得注意是的支架式教学。⑸维果斯基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只局限于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开始注重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如一些背景性和过程性因素。5)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教育价值一、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信任感是人对周围世界及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基础。矛盾:信任vs.不信任,其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矛盾:自主vs.羞怯与怀疑,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岁):矛盾:主动性vs.内疚,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主动性,克服内疚感。4、变得勤奋的阶段(6-12岁):矛盾:勤奋感vs.自卑感,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20岁):所谓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尝试把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已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矛盾:同一性vs.同一性混乱,人格发展的任务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6、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20-24岁):矛盾:亲密vs.孤独,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显示充沛感的阶段(24-50岁):矛盾:充沛感vs.颓废感,任务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8、达到完善的阶段(50岁以后):矛盾:完善vs.绝望,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根据这个理论,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①教师要理解学生,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②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③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不要在其同伴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他们。6)试述中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序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2)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包括分校、分班、班内分组及跳、留级等。(3)改革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4)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掌握学习,个别指导教学法都是最佳的适应学生智力差异的方法。7)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节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一、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一)智力与智力测验:1、在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2、智力测验: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的“比内-西孟量表”(法国),后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1916年发表《斯坦福-比内量表》现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公式为: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量表,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平均数100,标准差为15IQ=100+15×(个体测验分数-同年龄组的平均分)/同年龄组的标准差(二)智力的构成:1、三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认为,智力包括元成分(执行过程)、操作成分(非执行过程)、知识习得成分。2、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加德纳1983年所倡议的,受到吉尔福德智力结构论的影响,他强调智力应有七种:(言语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社交智力和自省智力)。(三)智力的差异:1、个体差异:(1)量的差异:人们的智力水平的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大多数人的IQ在85-115之间,约占68%,聪明程度属中等,IQ超过140(智力超常)、低于70(智力低下)者都不到1%。(2)质的差异:主要指个体的构成成分的差异。2、群体差异: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性别差异(1)从总体水平上看,男女智力大致相当,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2)从智力结构上看,男女存在性别差异,各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四)智力差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