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作者]何顺平周公良[来源]十堰教育技术中心[发布时间]2014-04-14信息化是历史的必然,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成为我国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国策,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11月教育部把十堰市确定为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区,试点内容:“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途径探索”。经过一年摸索,我们认为,在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上应注意前瞻性、适用性和市场性,克服经济欠发达和教育观念不均衡的瓶颈。一、以前瞻和适用的眼光用好政策搞建设近年来国家、省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地方教育信息化发展工程,“农远工程”、“教学点数字全覆盖工程”、“三通两平台工程”使各地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实施这些工程时应统筹规划,着眼未来全面布局。1、按需建设适用的教育城域网。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视频会议等等应用都需在教育城域网中进行。近来年全国各地的教育城域网建设如火如荼,基本都是建一个中心机房,然后租用线路到各教育单位,又统一购买互联网出口,形成一个很实体的教育城域网。其资金成本和维护成本是相当巨大。我市在分析教育城域的功能与作用后,与市电信公司合作建成了满足教育需要的市县两级虚拟教育城域网,电信公司铺设专线到各教育单位,教育专业应用都在虚拟内网中高速运转,电信公司又为所有教育单位提供不同需求的互联网出口,满足上互联网的需要。常规线路维护、互联网出口等等则由电信公司专业服务,每个教育单位只出低于市场价的互联网费。这种深度合作而建成的虚拟教育城域网相比实体教育城域网每年全市要节省300多万元,而且对教育来说高效省力。2、计算机教室建设、“班班通”建设分步走。计算机教室和“班班通”建设按照先城区后乡镇,先初中后小学的步骤进行,统一资金和精力,注重实用不过度超前来实施相关工程。到目前为止,我市所有高中、初中和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建有标准的计算机教室,都连入了市教育城域网。农村教学点全部实现了卫星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实现了“校校通”;2010年起,我市开始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的“班班通”工程。2013年底,全市中小学校5000多个教学班(占70%)配备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3、有效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中央电教馆通过卫星发布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湖北教育网台和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等教学资源网具有海量的教学资源。为便于教师使用,我市对其进行了有效整合,对卫星资源集中下载,专业存储和发布,并通过全市教育信息网进行了归类整理。后期希望通过全市教育云平台实现教师教学资源助手功能。这个助手可以方便地帮助教师捡索和整理教学资源,并能方便地上传自己的教学资源。二、以市场需求为基点提升信息化工作运转的内驱力信息化工作的运转如果仅靠评评先进,抓抓典型来推动的话,很难把这个工作做得深入和持久,必须借助市场这只手来把信息化工作这潭水给搅活,使这项工作真正能深入到教育骨髓中,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内驱力。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很多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如图所示是采用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等前沿技术等技术为支撑,充分融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学生服务平台、教师服务平台、家长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智慧化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在提供这些服务时可选择有一定市场需求的项目重点推进,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从而维护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如:1、课中教学有效性的实时诊断。每堂课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若干个检测性题目,从不同的方面来诊断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上课教师科学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依据,也为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帮助,学校更可用它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在校期间免费使用,家长若需要使用它来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则要支付少量的费用。这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是这些题目。这些题目必须来源于一线教师和专家,并且有不断地更新。为此管理系统必须能清晰地反映教师的业绩,也就是自己的题目被使用了多少,反响度如何,可根据这些数据支付教师一定的经济奖励,从而激励教师有更多更好的检测题目。2、阶段性测评,师生复习过程针对性地把握。在线考试系统,来自一线教师海量的、针对性的测试题,可进行阶段测试也可进行综合测试。强大的考试分析系统从不同方面给出学生的学习数据,从而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复习的针对性,同样在校免费在家收费。3、未来教室。通过互联网、视频和语音等技术实现“未来教室”。在这个教室里学生可享受教学的、心理的、艺术的等方面的个性化辅导与帮助,有需要的家长可向平台购买“教室”。4、电子学生证。电子学生证里有学生详细信息的基本服务,更能实现安全校园出入门禁功能,学生行动路线轨迹查询,家校互动等高级功能。家长可按需购买,还可能实现乘车、校内购物、图书借阅等功能,能为公交部门提供学生乘车数据以便决策,为图书采购分析提供依据。5、教辅式电子书包。电子书包已经走进课堂。全市可集中选用几家教辅厂商,以绑定其资料形式来免费为学生提供电子书包设备。后期若有教辅厂家想进入书包得缴纳一定的入住费。6、教学现场远程观看。用网络视频等技术实现教室和教学的远程观看,以解决部分家长关注孩子上学情况的需要,家长支付一定链路费即可。以市场需求为基点来推动信息化工作,一定要把握好度,应注意如下问题:1、注意主体意识。整个工作的意识主体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论是建设还是发展都得以这个为主体,不得偏离;整个工作的行为主体是教育,企业只是搭台,教育才是真正唱戏的主角。2、内容至上原则。不论是课中教学有效性实时诊断,还是阶段性测评等教育增值服务,内容决定生存。必须在诊断内容、诊断方式和测评手段上下大力气,对该知识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使实时诊断和测评能反映真实情况,而且操作简单,效果明显。3、所有教师主动参与原则。教育信息化教师是主体,没有所有教师的主动参与,教育信息化将会流于形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得有创新机制。比如引入透明机制,让教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智慧产生了多大的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也就是他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能看到自身价值他必将会为之而继续努力,再如引入竞争机制,在这里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和优胜劣汰。4、注重资金反哺的有效性。在信息化进程中一线教师或教研专家是戏的主角,决定成败。由此,当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后企业一定得有资金的反哺计划,而且反哺一定要取得实效。用这资金造就一批本地名师服务本地,用这资金大力改善和提高当地教育信息化软硬件。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所有课任教师信息化与课程融合能力1、将常规培训进行到底。按规划做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中高级培训、INTEL未来培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高级培训等。2、探索培训新模式。探索以突出“参与、实效、针对”为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改变培训不仅是专家讲教师听的状态,让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上传自己的教学资源,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等参与培训过程;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研究可行性方案,实现培训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时评价,不仅是评价学生学的情况,更能体现教师教的实效。这个系统每节课也给该课任教师作出相应评价。这些评价数据可作为教师继教管理部门决策的依据,根据数据把教师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细化,这就会让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3、借力提升,增强应用实效。中央电教馆正在做全国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其独特课程设置和研修式培训方式很适合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应借其力让信息技术教师不再只是服务者,让其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引领者和培训者。由此,可借本项目之力,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师,更让有志于课程融合的课任教师参与此项目培训,参与研修提升课程融合能力,增强应用实效。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详细�0�31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陈琳**(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221009)摘要: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必须采取满足具有开创性、全局性、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要求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区域共建策略、高层设计策略、观念先行策略、后发优势策略、高校介入策略、资源惠及策略是其主要策略。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信息化是历史的必然,世界各国都将信息化作为时代所赐予的新的发展机遇给予特别重视,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成为我国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国策,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重要方面,几年来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信息化是前无古人的新事物,信息化需要投以重金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和特点,研究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对于更好地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和带动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信息化绩效,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比如,2006年上海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为22808元,而同期贵州只有9439元[1],再比如,同在江苏省,2006年苏南、苏中、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8559元、23501元、13699元[2]。因此区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给予不同的政策,是我国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分类指导原则的具体体现。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面,几年来我国较好地遵循分类指导原则。比如,在经济落后地区,中央与地方政府投资百亿元实施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中西部地区36万所农村中小学,惠及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3],形成了在全世界产生较大影响的“三种模式”,“使所有农村初中具备计算机教室,所有农村小学具备卫星教学接收和播放系统,普及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基本建成遍及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4],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使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基本不落后的良好发展态势,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整体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较高,人们对新事物接受快,需要重金投入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在地方政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呈现自发、主动建设态势,整体建设水平较高,起着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开创者、示范者的作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发展相对缓慢,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短板”,因此制定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寻找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良策,是优化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乃至于提高全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当务之急。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必须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要满足具有开创性、全局性、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的要求。基于如此的基本要求,结合各地近几年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我们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应有如下方面:1.创新发展战略发展壮大教育信息化这一新生事物,必须有创新思维,具有创新发展策略。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举措可有很多,本文例举2项:一是围绕教育信息化利用教育硕士培养做大文章。教育硕士是我国实施的专业硕士教育中的一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是对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实施正规、系统、高水平的学位教育,旨在加强基础教育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业务水平较高的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分设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六个专业,17个专业方向[5]。招收各学科背景的教师攻读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苏北地区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D/2006/01/018)**陈琳,男,1957年生,江苏大丰人,教授,主要研究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和数字媒体艺术2硕士,重点培养其教育信息化意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