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P42、商品和货币的密切关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P43、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商品。P54、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P55、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P56、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P5(1)使用价值含义: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价值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7、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的本质与货币职能的关系):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P58、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P59、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的职能。P610、货币能成为价值尺度的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11、货币如何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P612、价格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P613、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P614、货币如何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P615、商品流通的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P616、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P617、商品流通对生产者的启示:要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P618、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P819、纸币的职能:纸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还可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但不能执行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职能。因为纸币是价值符号,没有价值。(教材无)20、纸币发行规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P8(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2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P722、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P823、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P824、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P725、人们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现金结算(用纸币);二是转帐结算(通过银行转帐)P926、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P927、信用卡含义: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P928、信用卡优点: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P929、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票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P930、支票种类:转帐支票、现金支票。P1031、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例如美元、欧元。32、汇率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P1033、理解汇率的变动: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P103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10第二课多变的价格35、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P11(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2)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以上各种“间接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36、供求如何影响价格:P12(1)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乘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2)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买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37、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P133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P133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有的意义: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P1340、个别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个别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获得更多的盈利)。4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P144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P144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P1444、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P15(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购买。(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②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①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P15②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P1545、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P16(1)调节生产。(2)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46、影响消费的因素:P17(1)主要因素:居民收入、物价水平;(2)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47、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P17(1)居民当前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2)居民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3)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48、商品价格高低(即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P1849、消费类型的划分:P18-19(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划分: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家政、维修)。(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划分: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3)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划分: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50、消费结构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P1951、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P1952、恩格尔系数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P1953、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P1954、影响消费的心理主要有哪些:P20-21(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55、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P21-22(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于节俭是不可取的)(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56、绿色消费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P2257、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P2258、为什么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P22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对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58、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59、生产如何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60、消费的消费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消费所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2)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4)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简单说: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61、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62、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间的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63、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然性):(1)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2)这(注:指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意义):(3)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6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1)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必须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3)必须加快科技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4)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65、我国目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66、为什么要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经济制度必然性: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67、公有制的地位如何: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68、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69、国有经济含义: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作用(发展国有经济的意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70、集体经济含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