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介绍我认为在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读与写的训练是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目标的。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读促写,加大阅读量,但不读死书,读文章时要仔细认真,勤思多想,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对照阅读,思考:文章是什么体裁?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展开想象的?读懂了什么……在讲五年级上册21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课前我布置搜集季老的资料,阅读季老的文章,多方面了解季老,课上让学生展开交流。师:那么关于作者季羡林同学们可前做了哪些了解?生:季羡林出生于……考入……生:我知道季老是一个……的人生:我读过季老的《夹竹桃》《小苗与大树》…………生:他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赴哥廷根读书,将那里作为第二故乡。生:……季老先生写下了《再返哥廷根》,这篇课文就选自《再返哥廷根》。师:这篇课文指的是哪篇课文?生:读课题。师:听了你们的交流,我知道课前一定下了不少功夫,人人都大有收获,课后可以继续交流。大量的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获,读后有所交流,让读产生真正的效果。我还结合课本中的“我的发现”、“交流平台”等栏目扩大学习和阅读方向。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其次,读中促写还要求学生多做记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有收获就要有积累,有积累就要有记录,适当的分类记录,为日后的翻看、理解、消化提供极大的便利。我将每个周的阅读课有效地利用起来,在学生阅读中我也合理运用了学生的读书笔记,让学生边读边做好记录,记下好词好句,并在书中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好批注,让同学间进行交流,以点带面,扩大影响范围。基于以上努力,我认为最后一步就是要勤写勤练,以写引读。广泛的阅读已经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储备,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将积累的词、句、段、篇灵活运用,反复运用,才能达到书写作文得心应手。《开国大典》读写训练片段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写的几个场面,为帮助学生快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重点,教师出示场面描写表格,进而总结场面描写的特点:层次清楚,有条不紊。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选好抓拍的镜头,把相关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拍它?在教学“宣布成立”场面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有哪些地方用了“一齐”,体现了首都人民的什么感情?如果将“一齐”能换成“一起”吗?请同学们换词对比着读书体会,看看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指导感情朗读。抓住“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启发想象,体会思想感情。学完课文,让学生简要描写生活中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灵活运用文中积累的语言,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己有。学生小练笔展示:(王小森)为了参加运动会同学们早早就来到学校,同学们有的春风满面,有的精神抖擞,有的有些紧张……老师走进教室宣布了参加各项比赛的同学名单,并且带领我们来到操场上,她让同学们先练习一下,并做好比赛准备,同学们有的练跳高,有的练跑步,有的练垒球,还有的练立地跳远……此时的运动场上既高兴又紧张。比赛开始了,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回到了各自的赛场上,其他同学有的在鼓励的、有的在为同学打气的、有的在喊加油的,比赛场上热闹非凡。看,这边是比赛赛跑的,同学们跑得像一只只飞奔的兔子,那边是比赛垒球的,同学们一个比一个扔得远,远处是比赛跳远的一个个好象跳得身轻如燕,好不激烈……唉,我这个啦啦队当得也不轻松,喊得声音都哑了。终于等到下午的接力赛了,我们全班同学排好队进入赛场,老师把接力棒交给了各班的第一位同学,只听一声发令枪响,同学们像射出的弓箭一样冲出起跑线,同学们你来我往地传递着手中的接力棒,快轮到我了,我的心像小鹿一样跳得快,我伸手紧紧抓住木棒,飞快地跑了起来,渐渐地我超过了跑在前面的同学,快传棒了,我把手伸得长长的,将木棒迅速交给对面的同学,“终于成功了!我没有给我们班拖后腿。”我高兴极了!综上所述,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实践,略有收获,相信只要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多读多写,勤读勤写,一定会提高语文多方面的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目的,浅显经验希望能与大家共勉。2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题:1、名言导入。(课件出示)师:“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爱美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季羡林2、课件出示:学生欣赏视频。师:老师马上带同学们走进德国。请同学们坐直身子,用心去发现异域美,他乡情。3、学生谈观后感受。师:欣赏完德国的美景,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生:德国的花真多啊!生:德国的花真美啊!…………生:我发现德国的话花都朝外开。4、揭题。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生:齐读课题两遍。师:同学们读得真响亮。5、了解作者,学生交流介绍作者。师:那么关于作者季羡林同学们可前做了哪些了解?生:季羡林出生于……考入……生:他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赴哥廷根读书,将那里作为第二故乡。生:……季老先生写下了《再返哥廷根》,这篇课文就选自《再返哥廷根》。师:这篇课文指的是哪篇课文?生:读课题。师:听了你们的交流,我知道课前一定下了不少功夫。那么字词预习的怎么样?让我来检查一下吧!二、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1、指名读,每人一行。生:读词语。2、教师重点指导朗读:师:在这些词语当中有些字还应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脊梁(“梁”标注拼音,强调变调读轻声。)应接不暇(“应”标注拼音,“暇”标注偏旁。)、姹紫嫣红(“姹”标注宅,提醒不要写成它。“嫣”标注右下部分,提醒是与的横变四点。)、花团锦簇(“锦”标注偏旁,与绵进行区分。)。师:跟老师读。生:跟读。3、开火车读。师:记清楚了吗?来开火车检查一下,……火车跑起来。4、男生一词,女生一词赛读。师:有的同学读时声音小了一点,如果声音大一点就更好了。老师还想检查一下是男同学学得好还是女同学学得棒!生:女生读一词,男生读一次。师:读得很好。三、初读感知,引发赞叹师:看来大家词语掌握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去感受德国这个充满魅力的国度吧!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师:①自由朗读课文,将读到优美词句及时用笔把它圈划下来。②思考:文中的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画出来。生:读课文,思考问题。2、解决自读要求:师:将自己画的优美词句与同桌进行分享。生:同桌之间分享。师:文中的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师:板书。师:德国有怎样奇丽的景色呢?又为什么说是奇特的民族呢?究竟“奇”在哪里?让我们继续探究。三、紧抓双奇,圈点批划深度探究(一)寻找奇丽(课件出示)师:快速地浏览课文2、3自然段,分别划出描写奇丽景色、奇特民族的相关语句。(温馨提示:将你的感受和思考在旁边进行批注,小组内讨论交流。)生:学生浏览课文,进行批注学习,小组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师:先来看奇丽景色的句子。哪位同学找到了?生: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师:找得非常准确!那么进行了哪些批注?生:我从家家户户这个词语中感受到德国人很爱花。生:……师:中国人把花养在……而德国人把花养在……由此可见德国人养花的方式的独特。继续交流批注学习。生:……师:德国这种养花方式真让人惊叹,让我们合作读来感受。师:我们喜欢花的人才养花,而他们……生:家家户户都再养花。师:……生:……师:由此我们明白德国人养花——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师:谁能把这份惊奇读出来呢?生:读课文。生:评价。师:评价小结。师:描写奇丽景色的句子还有哪些?生: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在这段话中有几个词语特别重要,我们读课文就是要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批注。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生:我通过花团锦簇感受到花多花美。……师:这两个词语准确的解释是——生:读词语的意思。师:继续交流:生:……师:这么多的花汇成了花的海洋,老师带领大家走进花的海洋。生:欣赏花的海洋师:在花的海洋中游览了一番,你有什么感受?生:德国养花的人真多啊!生:在这花的海洋中我很陶醉。……师:哪位同学能来读一下,读出陶醉的感觉。生:读段落。师:美妙的感觉充斥着我们,请同学们闭起眼睛,想象着花的海洋在音乐声中来听老师读一下。生:听师范读。师:有什么感受呢》生:我好像步入了花的海洋。……(二)感悟奇特师:语言大师不愧为大师,仅仅用了两句话,四五个词语就呈现了德国街头的奇丽景色。这样奇丽的景色成就了怎样奇特的民族呢?1、学生读句子,交流批注学习。(相机出示课件)师:哪位同学来交流你找到的描写奇特民族的句子?生: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师:对这部分同学们进行了哪些批注学习?生:……我多么希望我们的国家也变成这样。……师:在我们的身边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很多,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生:我帮别人生炉子,别人帮我生炉子。生:……让座……生:……师:在这些事例中我们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这种境界不仅愉悦了我们的心灵,也让我们充满希望——师:我们要努力去创建——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国家。师:也要充分地去营造——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师:更要让我们的民族成为——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四、学习末段,内化美丽师:四五十年前作者在德国看到了奇丽的景色,感受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1980年当季羡林先生再次访问德国,旧地重游时,面对德国的景色他是怎样说的?生:“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师:默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并批注:变化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美丽又是什么?生:楼房变旧了。生: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师:也就是说人和物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那么没有改变的美丽又是什么?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没有改变。生:奇丽的景色没有改变。师:四五十年前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四五十年后家家户户的窗子前有开满了鲜花。在这奇丽的景色没有改变的背后也蕴含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没有改变。师:时光虽然在流逝,有些人物在改变,作者说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在并没有改变,但老师想说:变化是有的,但美丽是永恒的。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提笔写下了这份赞叹和敬佩,也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五、总结学法,拓展延伸。师:养花是件平凡的小事,但作者通过写“花美”和德国人民种花习俗的特别来赞美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美;通过写德国人民一代又一代传承这种爱花、养花的习俗,进一步赞美了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伟大的精神,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板书:以小见大)师:这种写作方法同学们今后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灵活运用,使自己的作文更加精彩。六、拓展作业师:1、学习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我们不仅领略了德国奇丽的景色,感受到了德国人美好的境界,而且还让我们结识了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相信此时你一定又许多话想说?拿出本子,写下你想说的,你的感受,你的收获。2、补充阅读《季羡林先生》一书中《再返哥廷根》一文。《威尼斯的小艇》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正确读写“小艇、船艄、舰舱、保姆、祷告、停泊、威尼斯、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说写训练。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2、难点: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三、教学措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如:操纵自如,了解威尼斯的风情、小艇的特点、船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