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专题(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绘画艺术专题第一节:绘画艺术概说第二节:绘画的艺术特质第三节:西方绘画审美特征第四节:中国绘画审美特征第五节:其他绘画鉴析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张彦远一种美的艺术的固有使命只能不借助于其他艺术而能独自完成的那一种。就绘画来说,它的固有使命就是物体美。‥‥‥最高的物体美只有在人身上才存在,而在人身上只有靠理想而存在‥‥‥——莱辛第一节:绘画艺术概说绘画是运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明暗、笔触、肌理等造型语言在二度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样式。一般说来,世界绘画都经历了刻石、刻骨、陶绘、壁绘、布(帛)绘和纸绘等不同发展阶段。一、绘画的两大体系我国美术史家郑午昌在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画学全史》中提出,世2界的绘画可以分为“东方画系”和“西方画系”。东方绘画体系是在印度、埃及、波斯和中国等东方古国发展起来的,“言东画史者,以中国为祖”。该体系也称亚洲体系,称为东方画。西方绘画体系从古希腊、古罗马发展起来,以欧洲为中心,油画成为其代表,西方绘画体系亦称西洋画。二、绘画艺术的类别具体而言,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所含类别不同。(一)中国画的分科中国画的分科是按照题材进行的,在宋朝分为“十门”,即: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鱼龙、山水、鸟兽、花木、墨竹、果蔬。到了元代,绘画分为“十三门”。现在,画分三科:道释人物、花鸟翎毛和山水。1、道释人物科战国时帛画《龙凤仕女图》,敦煌壁画等。唐朝吴道子的《维摩诘像》和《天王送子图》包括人物画,尤其是肖像画。如汉唐功臣画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阎立本的《步辇图》,绮罗人物高手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唐朝以后的“高士图”,例如宋代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李唐的《采薇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货郎图》。元代何澄的《归庄图》。明代陈洪绶的《屈子行吟图》。2、花鸟翎毛科花鸟翎毛科是以花卉、翎毛、草虫、果蔬为主要题材的中国画分支。唐代韩干的《牧马图》和韩滉的《五牛图》五代黄荃和徐熙奠定了我国花鸟画的基础,他的《写生珍禽图》,其特点是“黄家富贵”。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3苏轼的《枯木竹石图》。元代边景文的《雪梅双鹤图》。3、山水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山水还是人物的背景,到了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山水画开始独立与成熟。唐代李思训、李昭道“二李将军”的《江帆楼阁图》和《春山行旅图》。五代后梁荆浩的《匡庐图》(北)和南唐董源的《潇湘图》(南)。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与董源、李成合称“北宋三大家”。南宋马远的《踏歌图》和夏珪的《江山清远图》,两人与李唐、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大家”。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代形成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明四大家”。沈周的《庐山高图》。明室后裔石涛的《黄山图》。如:《游春图》卷,隋,绢本,设色,纵43cm,横80.5cm。这是一幅山水画,描绘了人们在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到山间水旁“踏青”游玩的情景。(二)中国画三科的关系中国画分为人物、花鸟和山水三科,其实包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是人世间的事物和人与人的关系。(人)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发掘它们的美,与人和谐相处。(非人的生命)山水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写胸中逸气”,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然)三者构成宇宙的整体,缺一不可,互相彰显。(三)西方画的分类1、按照工具来区分,可以分为碳素画、铅笔画、蛋彩画、油画、色粉画、水彩画、水粉画等。42、按照题材来区分,有历史画,如拉斐尔的《雅典学派》;宗教画,如佛兰德斯的鲁本斯创作的《劫夺吕西普的女儿》;肖像画,如西班牙的委拉斯凯兹创作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风景画,如英国康斯特布尔的《干草车》;静物画,塞尚的《静物》。等等。3、按照绘画功能分为:观赏画、宣传画、广告画、插图、装饰画、年画,等等。三、绘画的艺术语言绘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主要包括:线条、色彩、形体、构图、明暗、笔触、肌理等。(一)线条绘画中,线条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轮廓、形体的描绘;一是线条自身的艺术表现.前者是“他律”的再现的线条,后者是“自律”的表现的线条。中国绘画受到书法的影响,线条成为造型的首要手段。中国画家创造出了十八种线的表现艺术,即“十八描”。线条成了有形有意的艺术形式。康定斯基认为:点——静止,线——内在张力,源于运动:水平线的基调是冷与平,表现运动无限的、冷峻的可能性;垂直线表现出运动的无限的、温暖的可能性;对角线表现出运动的无线的冷暖的可能性;曲线两端施压越大,向外张力就越大……这里,抽象的线有了情感与意义。(二)色彩梵高认为“画面里的色彩就是生活力的热情”,他强调“色彩的暗示力量”。因此,色彩不仅具有形式美意义,还有情感意义。色彩它是多种多样的,而它的每一种色彩,总是与人的不同感受和想想密切相关,色彩在美学上,具有不同的效应。因此,色彩并不是“红红绿绿的东西”。5如:《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法。如:《向日葵》梵高法。如:《蓝马》马尔克德。如:《生命之舞》蒙克挪威。(三)构图构图指画家对绘制图形和诸形式要素在画面中的位置关系的安排处理。平衡、比例、对比、调和、节奏、多样性统一等是构图的几种审美原则和规律。平衡是左右、上下、前后、中心与四周及整体在视觉上的平衡稳定关系。比例是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环境的大小、宽窄、长短等数量关系。调和是造型形式中相近因素的并列,求同。对比是造型艺术中不同因素的并列,求异。如:向心对称式构图在《雅典学派》中表现明显。如:非对称的构图原则体现在《马拉之死》中。(四)明暗明暗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光的照射产生的明暗关系,另一是物体固有色产生的轻重关系。前者是绘画依据侧射光现象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后者依据正射光来表现物体的质感。一般而言,西洋画侧重于第一种表现,中国画侧重于第二种表现。如《干草堆系列》莫奈法(五)肌理主要指画面处理的质地效果。肌理是创造各种画面效果、塑造各种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画家个性风格的体现。就油画而言,采用粗纹亚麻布、细纹亚麻布,有的用色层将布纹全部覆盖,有的则保留布纹质感。用油画刀调和颜料一般不会太均匀,用刀涂抹后会出现薄厚起伏,块面点线变化的丰富效果。西方古典油画,通过肌理处理,画面会出现或平滑或起伏的效果。6第二节:绘画的艺术特质不论东、西方,绘画的艺术特质都有如下共性:一、绘画要在二维平面上创造出三维幻象(一)绘画在二维平面上创作不论是在纸、画布还是墙面上,不论是采用墨汁还是颜料等其他工具作画,绘画的载体都是二维平面。绘画首先是平面艺术,这是它的首要特征。(二)形成三维幻象虽然绘画的载体是平面的,但是现实事物却是立体的,因此,成功的绘画艺术都追求鉴赏中三维效果的形成。赵元长,字虑善。蜀中(今四川)人。通天文,仕蜀为灵台官。亦善丹青,凡星宿纬象皆命画之。入宋,太祖特原配文思院为匠人,常备禁中之役。画驯雉于御座。会五坊人按鹰,有离鞴欲举者,上命纵之。径入殿宇以搏画雉。上惊赏久之。召入图画院为艺学。这种“以假乱真”的效果,是在审美过程中,二维空间转化为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视觉幻象,并非现实。正如毕加索说的:“艺术家必须懂得如何让人们相信虚伪中的真实”。如何使得平面创造出立体形象的幻觉,可以通过一些绘画技巧来实现:将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知识运用在绘画中,使画家在解决明暗、阴影、人体结构、光色变化、立体感等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二、凝神观照的静态之美(一)绘画主要是静态之美绘画是静态的,其画面由非动态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构成,不同于时间性的音响、连续性的画面、语言叙述、舞动的肢体。即使造型艺术中的雕塑也出现了动态性。7例如美国考尔德的活动雕塑:因此,绘画属于平面的、静止的造型艺术。正如绘画也追求三维效果一样,它也同样追求动态效果的形成。(二)绘画寓动于静绘画静态形式表现动态内容,主要选择有孕育性的某个瞬间进行描绘,通过对观众的心理暗示,来表示时间、过程、变化与连续性。如:《扶锄者》米勒法。画家还探索多个表现运动、时间过程的方法:宋代画家李公麟在《李广夺马南驰》中,采用并置有因果关系的不同瞬间的方法;米开朗琪罗在《失乐园》中采用的重复出现形象的办法;还有中国画卷轴的使用,使得观看有了动态感。毕加索在《坐着的多拉玛尔》中采用的多角度视觉印象同时并置的方法。如:《坐着的多拉玛尔》毕加索西班牙。(三)形神论——绘画本质的探究晋代陆机曾提出“存形莫善于画”,后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说,将写形看作表现精神的手段。南齐谢赫提出“六法论”,将“气韵生动”排在骨法用笔之前,进而确定了绘画美学中的“气韵”与“骨法”位置。从此,中国绘画确立了不等于现实而又不脱离现实的美学特征。正如元代的汤垕在《画鉴》中说“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墨、骨法、位置、敷染,然后形似”,因此,中国绘画基本是表现性艺术。从艺术本质论的角度看,西方自荷马、亚里士多德一脉相承,流行艺术模仿说,文艺复兴时期普遍尊重客观现实。西方绘画基本形态是再现性艺术。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兴起,才有所改观。因此,达芬奇才将绘画看作“模仿一切自然造物的形状的科学”。可见,形神观上中西有别。第三节:西方绘画审美特征——形与色的交响8一、崇尚形式、崇尚理性1、“双希精神”对西方绘画的影响西方文化与艺术均受到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影响,“双希精神”在感性形式上和理性内容上,直接塑造了西方绘画的整体特点。首先,古希腊直接影响了西方绘画对形式美和普通人的关注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秩序、匀称和明确”,这样,从古希腊开始,强调比例关系的调和、匀称、持恒与统一,便成为艺术审美价值所追求的理想准则。古希腊,雕塑家利希波、波里克雷特等人均论及人体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与美的关系。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在1492年发表了著名的“人体比例图”。关于形式美最具代表性的,是“黄金比例”的观点。这样,崇尚形式美,成为西方绘画首要的特征,这在实质上是对感性美的重视。其次,希伯来文化影响西方绘画对理性和神的敬仰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式”,“美本身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古罗马的普罗丁等人发展了柏拉图思想,形成了新柏拉图主义,从而为基督教文论的基本取向和奥古斯丁等人的神学思考铺平了道路。这种哲学观在中世纪得到了极大强化,上帝成了一切美的象征,基督教向西方绘画注入深厚的宗教价值观,宗教理性的哲学和美学价值观得以确立。如,《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于1512年到1513年间为罗马西斯廷教堂绘制的作品。长2.65米,宽近2米,画中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2、重在写实,重在再现基于崇尚形式、崇尚理性的美学价值取向,重写实、重再现成为西方绘画艺术重要审美特征。西方从荷马、亚里士多德一脉相传,流行艺术模仿说,文艺复兴时代普遍尊重客观现实。例如,才乌克西斯和巴尔哈西乌斯的故事。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才强烈要求突破现状,表现画家个性与9意图。因此,西方艺术经历了从再现主义到表现主义的发展过程,但是再现的艺术传统更长更久远。3、二十世纪西方绘画诸流派状况及发展原因20世纪以后,西方绘画出现了诸多流派: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主义”;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以巴拉为代表的“未来主义”;蒙克、康定斯基为代表的“表现主义”;以杜尚为代表的“达达主义”;以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等等,这些流派都是西方绘画表现艺术的重要代表。其一,野兽主义如:《舞蹈》马蒂斯法国1910。“野兽主义”画家注重色彩表现力,追求原初格调和幻想,使画面充满律动感。其二,立体主义立体主义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碎裂、解析、重新组合所产生的美感。他们不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把不同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画面。理性观念在创作中的的指导非常突出如:《亚威农少女》毕加索西班牙1906。如:《格尔尼卡》毕加索西班牙1937。其三,未来主义1909年2月20日,诗人马里内蒂在巴黎发表《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