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吴以岭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起止年限:依托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研究内容(一)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1.运用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及气血相关的理论特色,结合现代医学血管病变研究的最新进展,寻找“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生发展的共性规律与病理环节,把络病治法方药应用于血管病变防治研究,建立对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理论学说,提高这类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并促进络病学学科发展。具体包括:(1)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病证结合血管病变动物模型及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制定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广泛借鉴现代医学诊断技术,指标量化,科学规范的“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络病理论指导下病证结合的血管病变动物模型及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为深入研究搭建技术平台。(2)通络方药防治微血管病变作用研究介入治疗时代缺血再灌注损伤微血管病变是世界性难题,既往研究通络方药在微血管病变防治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深入探讨通络方药对微血管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的保护作用,有可能取得临床疗效的显著提高。(3)通络方药对“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作用研究围绕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络脉瘀塞与血管梗塞或闭塞等共性病理环节,从组织、器官、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探寻不同类别通络代表药物药效物质及复方制剂的作用途径、作用环节、作用靶点,阐明络病与血管病变病理基础相关性。(4)不同治法代表药物药效物质、作用机制及评价阐明不同通络治法代表药物的药效物质,研究其作用机制,并综合实验与临床资料作出评价,提供临床医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支持,建立对提高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水平具有普遍指导的新理论学说——“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学说”,并促进络病学学科发展。2.针刺的物理刺激在穴位转化为与疗效密切相关的生物有效信息,这种信息在机体复杂网络中传输、整合并最终调整靶器官的功能,这是针刺效应的核心过程,也是经络调虚实功能的重要体现。围绕这一过程,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提供的多种有效手段,对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穴位针刺的物理刺激如何调整靶器官的功能”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并希望以此为突破口逐步揭示经络理论中的复杂科学规律。(3)针对针刀松解法的方法学进行基础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基础研究,观察针刀松解法对局部张力、组织形态学、局部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的影响,阐明针刀松解法具有剥离粘连、疏通堵塞、松解挛缩及减低张力的作用机制,证明针刀疗法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质增生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学假说,揭示针刀松解法的科学原理,探索针刀松解法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4)穴位是经络脏腑之气转输和聚集的部位。穴位的功能表现是“活”的动态过程,穴位的“开/合”过程是从健康状态的相对“沉寂”到病理状态的相对“激活”的动态过程,并受穴位的微理化环境改变的影响。穴位具有“反映病邪”的诊断作用和“痊愈疾病”的治疗作用,并具有相对特异性;即不同穴位对不同内脏病痛具有有别于其它穴位的反映功能和调整作用。因此,穴位-内脏效应的基本规律及其机制为现代针灸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二)主要研究内容1.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及其治疗对策1)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根据既往研究提出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脉络-血管系统”概念具有同一性,中医学脉作为“奇恒之腑”的组织器官,形态学特点中空有腔与腑相似,生理学特点“藏精气而不泻”,保持血液量和质的相对恒定,运动状态为伴随着心脏搏动而发生舒缩运动,功能特点为运行血液至周身,所谓“脉者血之府”。清代医家王清任明确提出“血管”概念,中医脉作为血液运行通道的概念与现代医学血管基本相同,脉络作为从脉分支而出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为“脉”这一组织器官的中下层组织结构与现代医学之中小血管及微循环概念基本相同。同时,古代医家把中风、疼痛等久病久痛病变归为络病范畴,既往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冠心病治疗研究的代表方通心络胶囊取得了确切疗效。根据以上科学知识和客观事实,本项目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脉络-血管系统病”遵循着络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引起的络脉自适应、自调节、自稳态功能失常为其始动因素并影响病变全过程,缘此发展形成的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等成为其共性病理环节,故“络以通为用”的络病治疗总则与络病不同治法及通络药物同样可以有效干预“脉络-血管系统病”。“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结合西医学关于血管病变微观研究的新进展而提出,阐明了络病理论整体性与气血相关性的理论特征,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引起的络脉功能失常与西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相类似,可能成为运用络病理论研究血管病变的切入点,缘此发展形成的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络脉瘀塞与微血管梗塞或闭塞等成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共性病理环节。脉络与中小血管特别是微循环的高度相关性,脉络病变与中小血管及微循环病变的趋同性是寻找“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的内在依据,但络病比西医学中小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具有更丰富的科学内涵:(1)“脉络-血管系统”作为络脉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病也体现了络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中医学把遍布全身的“脉络-血管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的组织器官——奇恒之腑的“脉”,作为统一的组织器官,遍布全身的“脉络-血管系统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和病机演变规律,因其所处部位不同而分别表现为心、脑、周围血管等不同疾病,西医学更重视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病等各个独立病种研究,中医均称之为络病,这种整体观念对探讨血管病变发生发展共性规律与共性病理环节具有重要意义,也与西医学近年提出的“大循环病”或“泛动脉概念”(Panartery)相吻合。(2)“气”作为中医络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涵盖了西医学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以及信号传导、基因调控等功能,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信息传递系统通过信息(神经递质、神经肽、细胞因子、激素)联系调节各器官、系统,达到整体功能的协调统一的多维立体网络系统,气络与NEI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气血相关的络病理论特色启迪从NEI网络等更广阔视角考虑“脉络-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演变规律。(3)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等络病证候是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从组织、器官、细胞、分子不同层次阐明不同络病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特别是血管活性物质调控异常、血管内皮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免疫、氧化应激损伤机制等,可为从中西两种医学角度更深入地认识“脉络-血管系统病”证候学特点及其病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4)阐明“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有利于把古今络病理论及治法方药应用于血管病变,特别是随着不同类别通络药物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的发现,极大地开拓了血管病变治疗思路与组方配伍遣药的选择范围。(5)多成份、多靶点、整合调节,运用复方治病是中医独具的优势,通络方药针对多个病理环节同时进行干预,能有效切断“脉络-血管系统病”级联反应的病理链。(6)应用介入治疗时,缺血组织无复流及再灌注损伤微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保护成为世界医学界关注的难点,既往研究初步证实通络治法与方药在微血管病变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有可能提高临床疗效。2)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辨病与辨证结合,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广泛借鉴现代医学诊断技术,指标量化,科学规范的“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3)建立络病理论指导下病证结合血管病变动物模型与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针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疾病所共有的特征性病理生理变化:“脉络-血管系统病”,根据DME方法、GCP、循证医学多中心、随机、对照等分析评价方法,把握“脉络-血管系统病”在临床、病理、生化等方面的表现,归纳总结特征性改变,针对“脉络-血管系统病变”特征及共性病理环节,建立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络脉瘀塞与微血管梗塞或闭塞的血管病变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搭建技术平台。4)“脉络-血管系统病”治疗对策及药效物质研究在“络以通为用”的络病治疗原则指导下,依据“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发病规律及共性病理环节所体现的证候学特点确定理法方药: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激素激活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流气畅络:辛香通络与益气通络药、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化瘀通络:化瘀通络药、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搜风通络:搜风解痉药、络脉瘀塞与微血管堵塞或闭塞——搜剔开塞:搜风、化瘀、开窍药,体现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病、证、法、药的关联性,明确不同类别通络药物药效物质。2.通络方药对“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作用研究围绕“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理环节,针对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以不同类别通络药物进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药理学实验,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上阐明其作用途径、作用环节、作用靶点,阐明络病与血管病变病理基础相关性。3.通络方药防治微血管病变的作用研究急性心肌梗塞及脑梗塞血运重建后组织无再流现象和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核心是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损伤或破坏,由于微血管结构完整性是实现组织再灌注的关键结构基础或称为“绿色通道”,因此微血管完整性保护成为世界医学界关注的重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微血管的慢性病理改变,其典型表现为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脏、神经及心肌组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既往研究通络方药对络脉瘀塞/微血管梗塞或闭塞显示出独特优势,因此应用通络方药针对急性心梗或脑梗再灌注微血管损伤以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治疗作用研究对提高这类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具有重大价值,并有可能研制出对微血管结构完整性具有保护作用的创新药物。1)对急性心肌梗塞缺血再灌注微血管损伤保护作用研究观察通络方药对心肌梗塞再灌注损伤微血管完整性保护作用,探讨内皮保护作用及微血管保护机制,重点评价通络方药减轻梗塞区心肌组织无再流,改善左室重塑的有效性。同时按照随机、对照和开放的原则,临床观察通络方药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不超过12小时)并成功实施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患者微血管损伤及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及预后影响。2)对急性脑梗塞缺血再灌注微血管及脑组织保护作用研究分析不同通络药物对模型动物缺血脑组织微血管细胞黏附、炎症因子、血管调节因子表达,以及对受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通透性及通道蛋白功能的作用特点,同时进一步分析其发挥作用的蛋白质基础。探讨不同通络药物作用于内皮细胞从而影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功能的效应规律。提出通络药物发挥作用的主要环节和效应型式,最终建立基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从络论治脑损伤疾病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平台。设计临床对照试验,结合客观神经影像学评价,从临床角度评价通络类药物治疗效果。3)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作用研究利用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心肌病变)进行通络方药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作用研究,利用基因芯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阐明通络方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作用环节、作用途径和作用靶点;临床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评价通络方药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治疗作用。4.通络治法代表药物药效物质作用机制及其评价在“络以通为用”的络病治疗原则指导下,在不同层次上进行“通络”治法效应研究,并从基因-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讨通络药物“通络”效应的作用机制(包括信号转导途径、信号物质、靶基因及功能蛋白),对不同治法及通络药物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综合上述研究,证实“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的科学内涵,使其形成对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