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电子教案经管教研室潘瑾第一章概述教学目标本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员从总体上认识统计学。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统计总体、样本、标志、指标、指标体系等。了解统计组织和法制。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统计和统计学2、统计研究基本方法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二、难点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目的:在于对统计学有一个基本认识和统计学的学科性质.任务有一个总的理解。具体要求: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了解国家统计的职能、任务、组织、管理。(一)统计的涵义统计一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有不同的涵义。统计有时指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统计有时指统计资料,即通过统计工作过程所取得各项数据资料和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统计有时指统计科学,即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的科学。统计的三种涵义是密切联系的,形成两种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方面的研究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它们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三)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概括为:社会性;总体性;变异性。二、统计工作过程及统计研究方法(一)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过程所包括的环节有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提供与开发。(二)统计研究方法统计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三、国家统计的职能国家统计兼有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等三种职能。四、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一)统计总体(总体单位)和样本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目的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构成的整体。构成统计总体的个体单位称总体单位。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统计总体同时具有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等特点。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总体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同质性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变标志,即至少有一个具有某一共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变异性就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变异标志,即至少有一个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作为所要研究问题的对象。变异性是统计研究的重点。样本:从全及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一这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被称为样本。虽然样本的单位数对比全及总体来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样本是从总体中产生并代表它,基于这种关系,全及总体可以称为母体,而样本被称为子样。样本也是由许多单位构成的,也符合总体的概念,由样本单位组成的总体称为抽样总体。样本几个显著的特点:(1)样本的单位必须取自全及总体内部,不许总体外部单位参与。(2)从一个全及总体可以抽出许多个样本。(3)样本的代表性。(4)样本的客观性。(二)标志与标志表现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之分。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无法量化,如职工的性别、文化程度,企业的经济成份,产品品牌等。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能够量化,如职工的工龄、工资水平,企业的职工数、总产值、总产量、劳动生产率等。总体单位与统计标志是有区别的。总体单位是统计标志的直接承担者,是载体;统计标志依附于总体单位并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依附于某个总体单位的标志可以有多个。标志表现即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如果说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那么标志表现是调查所得结果,即标志的实际体现。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之分。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述,因此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但对其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数量标志表现是一具体数值,也称标志值。就一个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而言,其具体表现可能多种多样,不能将标志与标志表现混为一谈。如对三个工人的月工资计算平均数,只能说是对三个标志表现或三个标志值(变量值)计算平均数,不能说对三个数量标志计算平均数,因为数量标志只有一个,即工人“月工资”。(三)变异与变量如果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各单位相同,则称该标志为不变标志;如果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单位不尽相同,则称该标志为可变标志。可变标志的标志表现由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统计上把这种现象或过程称变异。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变异才有必要进行统计。变异有属性变异和数量变异之分。属性变异表明质的差别,数量变异表明量的差别。不变的数量标志称常量或参数。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变量。变量的数值表现称变量值,即标志值或指标值。变量按其数值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性变量和离散性变量。连续性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任意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无限分割,如工业总产值、商品销售额、身高、体重等,既可用小数表示,也可用整数表示;离散变量的取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如工厂数、工人数、机器台数等,变量值通常用整数表示。(四)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或范畴。正确理解统计指标时应注意:①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②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是: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标志和指标的主要联系表现在:①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②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也称总量指标,一般通过数量标志值直接汇总而来,用绝对数表示,指标数值均有单位;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又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分别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它们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反映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关系表现在: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互相联系的指标群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互相依从和互相制约的关系。一个指标的作用总是有限的,它只能反映现象总体的某一侧面,只有使用指标体系才能反映现象总体全貌。统计指标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两大类。习题:见习题集第二页第二章统计调查教学目标:各种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的概念、特点、适用条件重点难点:一、重点1、各种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的概念、特点、适用条件2、统计调查方案二、难点1、各种调查组织方式的概念、特点、适用条件2、抽样调查、重点调查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一)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既是对现象总体认识的开始,也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环节。统计调查和一般社会调查一样,同属于调查研究活动。搜集大量的、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信息是统计调查不同于一般社会调查的主要特征。(二)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统计调查既是对现象总体认识的开始,也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环节。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全部或部分单位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信息。(三)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和及时性,是衡量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准确性:是指调查资料客观的反映现象和过程本质的程度。及时性:是指搜集资料完成的时间符合该项调查所规定的要求。统计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决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还涉及坚持统计制度和纪律、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的原则问题。我国统计立法的核心就是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不允许各单位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允许伪造、篡改。统计的及时性也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一项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靠许多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统计调查的准确和及时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及时离不开准确,准确又是达到及时的重要途径。只有把及时和准确结合起来,做到准中求快、快中求准,才能达到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二、统计调查的种类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是统计调查的重要问题,可作如下的分类:(一)统计调查按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例如:人口普查就属于全面调查;要研究城市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可以只对一定数量的住户进行调查;要掌握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可以只对一部分商品做实验。这属于非全面调查。在国外,非全面调查是指抽样调查,并依据被调查单位是否按随机原则分为随机抽样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非连续调查。和非随机抽样,通常抽样调查是指随机抽样。(二)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连续调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变化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如工业企业总产值、产品产量、原材料投放、产品入库、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实现利润、工人的出勤、劳动工时、工薪工酬、人口的出生、死亡、能源消耗等,在观察期内连续登记。连续调查所得资料是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总量。不连续调查是指间隔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对研究对象某一时刻的资料进行登记。如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固定资产、生产设备的拥有量、机器设备台数等资料短期内变化不大,没有必要连续登记资料。不连续调查所得资料体现现象在某一瞬间所具有的水平。1、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1)直接观察法: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对调查单位直接查看、测量和计量的方法;例如:在对农作物收获量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到调查地块参加收割和计量;在研究工人劳动消耗量时,调查者来测定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对于销售商品的质量,调查者亲临商场,接触商品,辨认真假伪劣等。优点:所取资料准确缺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应用受到限制。(2报告法(凭证法):是企业事业单位以各种原始和核算凭证为资料的来源,依据统一的表格形式和要求,按隶属关系,逐级向有关部门提供资料的方法。我国现有的企业事业单位填写的统计报表就是这种方法的运用。如果报告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和核算工作完善,所取资料也比较准确。(3)采访法:是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来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为口头询问和书面询问(被调查者自填法)两种。口头询问还可以分为个别询问和开调查会。统计调查搜集原始资料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实际研究中,可依据调查目的与被调查对象的特点,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此外,也有人根据调查工作时间的周期长短,将统计调查划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所谓经常性调查是指调查周期在一年以内的调查,间隔超过一年的为一次性调查。这种划分和调查对象没有关系,不要把经常性调查误以为是全面调查,也不要误以为经常性调查就是调查时期现象,而一次性调查就是调查时点现象。三、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是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的保证。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的内容有: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表、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调查的组织工作。(一)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目的是任何一项统计调查方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的调查目的需要不同的调查资料,不同的调查资料又有不同的搜集方法。调查目的明确了,搜集资料的范围和方法也就确定下来了。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