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峨眉山月歌》李白诗人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生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不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背景: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想念你啊!“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远游的时令在秋天。次句“影”指月影。“入”“流”两个动词意思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此句不仅明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写了秋夜行船之事。为什么月只“半轮”?很逼真的写出了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我们读者眼前似有一幅月亮渐升的画图。首句写青山吐月次句写月映清江“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次句中有人,第三句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故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这写的是又一个旅途之夜。诗人一叶轻舟,早早就从泯江岸上的清溪驿出发,朝着三峡飞驰而去,没有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这时离故乡已很远了,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抒发思乡怀友之情。三、四句写连夜从清溪向渝州向三峡进发。抒发思乡怀友之情。1.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有何作用?这样精巧的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2.《峨眉山月歌》是怎样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送眷念之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峨嵋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这种体验和情感统一于广阔的时空。首句写青山吐月,交待特定场合——峨眉山和特定时间——秋天夜晚。次句写月映清江,明写空间变换:峨眉山——平羌江;暗写秋夜行舟。三、四句写连夜从清溪向渝州向三峡进发。继续明写空间推移,暗写时间变化。全诗二十八字,连用五个地名,统一了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渐次展开诗境,流畅飘逸,处处给读者以启发、联想。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原文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词语注释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⑵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寻常:经常。⑶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⑷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⑸落花时节:暮春,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君:指李龟年。注释译文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优美的歌声。没想到在一派大好风景的江南,在落花时节又遇见了你。创作背景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贵族官僚或大地主的住宅)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第一、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第三、四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前二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了铺垫。后二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主题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故园:故乡。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怜:可怜。傍:靠近。1.这首诗写了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重阳节“九日”“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2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首句为何要说“强欲?“强欲”二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第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效果如何?•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读者的联想和猜测:不知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简析。•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遥”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怜”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诗人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事的忧虑之心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整体感知让我们回顾下课文内容诗人:李益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回乐烽:旧说在灵州回乐县。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大漠月夜图)•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小结•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