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内容提要(一)广义文化广义文化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狭义文化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三)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与方法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及当前的国情,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去继承传统开创未来。学习方法:一是注意历史梳理和逻辑分析相结合;二是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三是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练习题1.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应。”这里的“文化”属于狭义文化。2.文化层次本书分为那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3.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多为广义文化的界定。4.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5.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7.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8.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本身。9.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10.科举制度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1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12.学习研究中华文化,要掌握几种方法: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内容提要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疆域:如果将私有制产生、国家建立作为文明的标志,那么我们民族的文明史应从夏朝开始。而清王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政区: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二级政区制,直至唐代前期。唐代安史之乱后至明清时期,基本上实行道(路、省)州县三级政区制。民族和人口: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历史由各民族共同缔造。数千年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保持在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频繁,人口分布呈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格局。地形地貌:中国是个多山国家。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台阶。青藏高原是最高的第三级,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伏华山一线为第二级,再往东是最低的第一级。历史上地形、地貌“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级阶梯内。气候:中国气候有三大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样。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同时给人类发展保留相对广泛的空间。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夏商周中心地区是当时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中国农业区自然条件的稳定,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中国和西方文明中心的地理障碍,保护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中国地理环境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各地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使各地受外来文化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要辩证地分析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练习题1.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2.秦汉都实行郡县制,即由数十个至百余个郡管辖数百个到一千多个县或县级单位。3.在人类社会早期,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的能力非常有限,一般只能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4.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5.漫长地年代里,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明显的有湖泊的发育和消亡、水道和水系的变迁、海陆变迁、黄土高原的变迁。6.中国气候的特点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7.在今天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了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几个是在以往从境外迁入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形成的。8.中华民国废除了府一级政区,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9.明初洪武六年废除行省制,原来的省改称布政使司,分别任命三位官员负责民政、司法监察和军务。(×)10.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11.在衣食住行方面,中国各地历来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久而久之就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12.中国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内容提要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的南移中国大陆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自古至今的农耕经济。从考古发现的资料来看,农耕文化的地域广阔,时间跨度大,空间分布广,有关的记载较多。(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农耕的特点是安居重土,游牧的特点是流动快捷。如果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农耕适宜安居乐业,游牧适宜迁徙;农耕比游牧更有利于人的生存。(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诗经·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前提下,物物交换的商品经济就已经产生和存在。《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体现了封建地主经济,孟尝君拥有薛地,可以收租放债,冯谖客命焚券,收买人心,老百姓欢天喜地,这可以看成是一种租赁关系。(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中国的地理环境三面为大陆,一面临海,对外交往更多的是通过陆路,对海洋有一种天生的恐惧之情。海洋贸易是农耕自然经济的补充,贸易的目的不是获取利润,而是显示王朝的天威和富足,最典型的是明代郑和下西洋,满载而出,空船而归。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说道:“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显著标志。《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诗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表现了西周以前,土地完全“国有”,土地高度集中,而且不得自由买卖和私相接受,即使是被分封的诸侯贵族,也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东周以后,公田变私田的现象多了起来,“爰田”的出现,表示土地私有成为可能。土地私有之后,一夫一妻的家庭个体生产形式开始普及,土地成为社会各阶层竞相获取的目标。中国商品经济缺乏独立的发展和特点,商品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而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混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破坏。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一)农耕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在温饱解决后,往往不思变革,难以形成厚重的资本积累。早熟的经济发展使人们迷恋现有的成就,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这也是经济不成熟的表现。传统农耕具有保守性和坚固性,同时又具有稳定性和现实性,农耕能够使人衣食无忧,深深的依赖于土地。到了明清,有了专业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之后,不是把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用来购置大量的土地,因为成为“地主”是中国农民心中的理想。(二)恶性经济循环1.封建政策对经济的人为破坏。明代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有专用于交换的商品生产,如棉花;一些主要的交换场所形成了大的工商业市镇,如于江泾、朱仙镇、佛山镇、景德镇。清初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开始放宽,逐步建立了一套管理来华贸易的制度,如“公行制度”和“商馆制度”,对外国人进入中国经商进行了种种限制。2.人口控制对经济的阻碍。封建经济的严重剥削,使农民长期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自给自足经济的长期存在,排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3.战乱对经济发展的毁灭破坏。《阿房宫》里说阿房宫的消失是“楚人一炬,付之焦土”,战争对资本的原始积累具有强大的毁灭性。曹操诗歌《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就是东汉末年战乱之后凋敝的社会现实。元末明初,河南、河北、山东、陕西、陕西等省的耕地大量荒芜,无人耕种,1368年,明令垦荒,所肯荒地就归各家所有,鼓励农民勤劳致富;但是等到沈万三富可敌国时,又对他们的家产仇视眈眈,想尽办法抄家瓜分。俗语说:“有财要藏”,没有一定量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从产生。4.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民间工商业发展的束缚。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以农耕为根本,商业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贱业,从商的都是“奸人”。从商鞅变法时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汉武帝大力推行,之后历代封建王朝都依照执行。统治者执行“重农抑商”,目的在于维护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为社会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维护社会健康发展。重农,能促进农业,保障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中也发挥过巨大作用,比如,商鞅变法时期使秦发展最为强大,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都与此项政策有关。但人为的割裂农业和商业之间的联系,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1.官僚体系对自然经济的压制和剥削。中国是官本位社会,官员和经济被提及最多的词是“官商勾结”,这是个贬义词,意即官僚和经济要么勾结,要么官僚对商人进行压制或盘剥,官员往往以权谋私,只有在清平盛世时,这种压制、盘剥才不显眼。2.“瞻后”思维对经济主体的束缚和限制。言必三代行必周孔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定式,仰视上古,缅怀过去,依照圣人的榜样来安身立命,不知社会已经越来越复杂,旧的生活模式往往阻碍新的经济发展。3.区域经济被压制。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强调皇权至上。皇帝为了控制天下,往往压制地方经济势力,地方经济发展超前的,往往要照顾弱势的地区。这种相互的钳制,使经济发展过度缓慢。四、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农耕经济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形成中国文化的承受力、愈合力、凝聚力。(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说的争鸣,取长补短,既有对峙又有包容。对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融和创新。对外域的文化能够敞开胸怀,吸收其精华。(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练习题1.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历史风貌。2.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3.中国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的。4.东周以后,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5.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杭州等城市,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6.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古代中国形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风格,比如齐鲁文化、楚文化、秦文化。7.多元的经济结构,为中国封建经济的延续注入了活力,从而创造出唐、宋、明、清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繁荣盛世。8.早在先秦,我国已有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这种民本思想曾受到西欧启蒙思想家的高度赞赏。9.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10.中国人最早开辟了亚非两大洲之间的海上交通。(√)11.指南针、造纸术、火药、铁犁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明的伟大科技成果。(×)12.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游牧经济特别是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内容提要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第二,专制主义严密,延续时间长,且日益强化。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相结合,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中国先民聚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