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简介门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隅和上珞渝的墨脱及与之毗连的东北边缘。门巴族人主要信仰苯教(一种原始的巫教)和喇嘛教。门巴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动人。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门巴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也兼营畜牧业和狩猎,擅长竹藤器的编织和制作各种木碗。门巴族人民与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通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门巴族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门巴族日食三餐,有些地区主食糌粑。门达旺地区、错那县、墨脱县等地以鸡爪谷加工成食品作为主食。门巴族还喜用荞麦面在薄石板上烤烙荞麦饼。大米的吃法与汉族相同,玉米和鸡爪谷则用来做成糊粥食用。肉类以牦牛、黄牛肉居多,也食猪肉和羊肉及猎获的野生动;食用方法习惯炖或制成肉干。门巴族新年藏历元旦是门巴族最重要的节日,门巴语称为“洛萨”,错那门巴族过新年是从藏历的元月一日开始,到元月十五日结束,与藏族人过新年基本上没什么区别,而墨脱地区门巴族的新年则不同,他们一年中有两个新年,一个是元月新年,从藏历的元月一日开始,历时2—3天;另一个是十二月新年。十二月新年是墨脱门巴族最富特色的年节,从藏历的十二月一日开始,历时10—15天,节前,家家户户要打扫房屋,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节日期间人们穿着盛装,互相拜访庆贺,载歌载舞,饮酒狂欢。另外还要举行各种游艺活动,如拔河、角力、抱石头、射箭等。晒佛节晒佛节”,又称瞻佛节和浴佛节,多数藏族地区于每年的二月初或四月与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寺不同。所谓“晒佛”,就是把寺院里珍藏的巨幅锦缎织绣佛像,抬出来(平时是卷起来收藏保护的)展示于光天化日之下及广大信众面前,让善男信女观瞻膜拜。狩猎狩猎在门巴族的经济生活中也占有一定位置,分个人和集体狩猎两种。猎获的贵重猎品,可交换所需物品或弥补粮食的不足。猎获物除首先命中的猎手得双份外,村社里的其他户都可以分得一份。门巴族狩猎是一种集体活动,狩猎时自愿结伙,公推首领,首先击中猎物者,在分肉时要分得双份,其余人均一份。狩猎结束后,将肉割好、烤熟背回。如果猎物很多,则在离村较近的地方点火为号,召集村民共同来接应,进村后要将多余的猎物分给村人或共同聚餐。如果在归途中遇见行人,无论相识与否,都要赠达一份猎物,认为这样下次狩猎才有好运气。猎人出猎,身后不能跟人。猎人打猎前三天,家里不能煮酒,外人不能进屋。门巴族图腾门巴族婚礼饶有风趣,婚礼前,新郎一方要带几竹筒酒上路迎亲,新娘途中要喝三次酒。新娘进屋后,新郎家要摆酒肉和油饼款待客人,新郎家要献哈达、陪话,不断增加酒肉,直到舅舅满意后,才能开怀畅饮。婚宴上,新郎、新娘要轮流给客人敬酒,客人还要求新郎、新娘互敬对饮,并让他们当众比试谁喝得快,谁先喝完就预示着今后谁当家。门巴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在举办婚礼过程中,新娘的舅舅是谁也惹不起的最高贵的客人。舅舅一出场,男方得赶紧恭恭敬敬地献上哈达,请入上席。然后摆上各种食品,尤其是牛、猪、羊的头、尾、耳、心、肝、肺、四肢都要摆全,缺一不可。葬礼投河式水葬火葬服饰门巴族服饰有地区差异,门隅地区的男女皆穿藏式的赭色氇氆长袍,束腰带。戴褐色小圆帽,帽边镶桔黄色,前边留一个精巧、醒目的小缺口,具有民族特色。脚穿筒靴,靴筒用红、黑两色氇氆缝制,靴底为牛皮软底。美食荞麦饼门巴族食荞麦饼,饼是用一块圆形薄石板,放在火塘三角架上,然后把荞麦粉调成糊状,摊在石板上翻烙烤成。吃的方法是在烤好的麦饼上抹上奶渣、盐、辣椒糊、趁热卷着吃。门巴族别具特色的酱菜。豆酱,是门巴族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料。酱是煮熟的黄豆加工、发酵而成。待豆子冷却到不烫手时,约摄氏25度左右,将食盐、辣椒粉、胡椒粉、蒜泥,茴香等调味品均匀拌和,然后装入直径30厘米、长50厘米左右的竹桶里,顶部塞一把蕉叶,糊泥封顶,置于灶台的后部,保持一定温度,一般一个月即可食用,但置放时间越久,色泽鲜艳,略呈紫黑色,超过一年的变成了黑色。此酱味道辛辣,口感浓香,细细品味,不咸不淡,香辣适口,特别能增强食欲,辣味中透出浓郁的清香,青辣椒沾之,清香可口,别具一番味道豆酱门巴人烹饪简单,汤菜是主菜,汤汤水水,和单调的米饭相配,食用方便可口,颇受人们青睐。汤菜中的主要佐料是豆酱,一般五口之家的半锅汤菜中要投放80克左右的豆酱。经过发酵的豆酱成了酱泥,投入锅中后自行分解。毫不夸张地说,门巴族烹饪技术中,远远不能离开豆酱的糌粑鸡爪谷加工成食品作为主食。加工方法是:将鸡爪谷经脱粒、晒干,磨成细粉,放入烧开的水中稍煮,然后用搅拌器(形如船桨的木棒)反复搅拌成面团,熟后即可食用酥油茶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茶香很浓,奶香扑鼻,有一种特殊的回味。舞蹈面具舞能歌善舞的门巴族人喜欢跳一种近似藏戏的舞蹈,演出时舞蹈者头戴假面具。这种舞来自劳动,传说很古以前,门巴族人居住的宗(县)府修铁索桥,铁索又粗又长,人少拉不动,修桥人就戴上假面具跳舞,前来观看的人很多,修桥人就请围观的人帮忙拉铁索,终于把桥修好了。后来,这种舞就流传下来。跳这种舞一般是8—12人或集体舞。跳舞时,舞蹈者身着黑氆氇短衣,胸前挂护身菩萨和玉器,肩上斜挂红绸,敲锣打钹为舞者伴奏。跳舞时唱的歌曲一般是藏戏中的曲调,经过演变,具有门巴族的风格和特色。舞蹈的内容一般是民间传说和神奇故事,以歌颂美好生活为主,也有各部落互相争斗的情节。每当逢年过节,男女老少身背青稞酒,手端酥油茶,边歌边舞,十分热闹乐器那额鼓框圆形,系用一块薄木板条煮后弯曲而成,两面蒙以山羊皮,用金属鼓钉固定皮膜。鼓面直径25厘米~30厘米,最小者20厘米,鼓框厚5厘米~7厘米,皮面中心区及四周绘有色彩鲜艳的民族图案纹饰,有的还在鼓框上端系以一块红绸或彩色绒球为饰。鼓框下端连接一根用松木制成的圆柱形鼓柄,柄长20厘米~30厘米,鼓柄外涂棕红色漆。鼓棰用细藤条烘烤制成弯弓形,棰头包以布或皮革,棰柄木制,手握部位有龙头雕饰。那额多为自制自用,制作较为粗糙,装饰也较简单。演奏时,左手持鼓柄,右手持鼓棰击奏,因鼓棰落点部位的不同,音响也有较大变化。原为藏族宗教乐器,现用于喇嘛寺院羌姆、藏戏鼓舞段落和《热巴舞》等民间歌舞伴奏。热巴艺人表演时,男艺人手执盘铃,女艺人手执那额,边奏边舞,鼓点千变万化,乐声优美动听,舞蹈技艺高超,舞姿优美动人。那额既是伴奏乐器,又是舞蹈道具。门巴族那额,鼓框用竹片制作,鼓面一侧蒙野山羊皮,另一侧蒙家山羊皮。鼓身涂漆,鼓框两侧均雕龙为饰。除用于宗教活动外,还用于门巴戏伴奏。四孔笛·四孔笛门巴族吹奏乐器。流行于西藏南部墨脱、林芝等门巴族地区。管身竹机,短而粗,长约40厘米,管身开一个吹孔、四个音孔,无膜孔。音色醉厚闷亮。旧社会老年人吹奏的曲调,时而低沉悲恸,时而高昂激愤,称为“哀笛”。西藏民主改革后,四孔笛多用于歌舞娱乐活动。里令(双音笛)里令又叫“双音笛”。门巴族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森萨让布龙、塔阿让布龙、基斯岗、牛角琴等都是门巴族较少的传统乐器是一种双音竹笛或双管竹笛,流行于门隅、墨脱、林芝等地。里令长约34厘米,里令的管体是用两支竹龄较老、粗细相同的无节小竹合并而成,两管接触处削平,再把蜜渣、彩色珠子镶嵌在两管的夹缝里,用丝线固定双管,管上留有一排小孔。里令音量较小,音色明亮。布简响铜制,钵形,钹面较大而平,钹面直径32厘米~46厘米、碗径16厘米~23厘米、碗高6厘米~8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皮绳,两面为一副。演奏时,两手各执一面,手指缠绕钹顶皮绳,右钹在上、左钹在下互击而发音,音响洪亮而厚重。演奏技巧颇具特色,除经常互击外,还摇动双钹碎击,右钹向下倾斜轻击左钹和交击等。用于民间歌舞、藏戏伴奏和宗教音乐中。在传统藏戏的广场演出中,共要使用三副布哉,根据剧情需要,要分别选用不同规格的一副。布哉还是藏传佛教僧众诵经和宗教节日表演宗教舞蹈时的重要乐器,有时要用到十数副。建筑门巴族建筑在过去的时候,门巴族的村子是比较分散的,仅仅十户成几十户的村落,往往就分几个居民点,解放以后,门巴族的人们居住相对地集中了一些。在勒布和邦金一带的门巴族的住房一般是用石来砌墙,在人字形的屋顶上面,覆盖上木板加压石板。门巴族人们的楼房大方而且实用,一般的情况下是分成三层的。楼房的上层是放一些草桔杆等等;最下层是用来关牲畜的;中间一层是用来住人的。在中层的住人的一层里,用木板把它隔开,分成里和外两间,里间的屋子是准备给子女结婚之后用的,外面的一间很宽敞,在邻窗的地方设下火塘,门巴族人一般是在这里炊事进餐和取暖及接待客人。这里也是晚上的一家人(也包括来客)用来睡卧的地方,门巴族人一般是和衣而睡的。门巴族房子的门上一般都安有木制的锁,用一把长约六寸的木钥匙来开锁,木锁和钥匙都是用硬木做成的,非常的牢固,也很结实。门巴族的房屋除了墙是用石块砌成的之外,几乎全都是木料的结构,接搭的地方用桦木而不是用钉,七八米高的门巴族住房可以保持百年不坏,这也体现了门巴族人民建筑艺术的水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