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考试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考核知识点: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信息传播、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把关”、互联网绪论一一..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1.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2.互联网及其发展3.什么是网络传播4.网络传播学研究对象5.网络传播学科属性6..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1.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1信息技术的创新----〉信息传播的革命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上2人类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3个阶段5个时期1、口头传播阶段(自然记忆阶段)特点:主观的,群体记忆少,直接交流,信息流失及推移错漏,亲闻亲知,无文字传递2、文字传播阶段特点:离体记忆,信息多复杂,广泛传播A、个体书写特点:传递内容复杂精确,广泛认同的符号系统,抽象客观,文字权威B、印刷品生产特点:印刷术,信息传播容量与数量大,传播空间广,信息生产加工成本低,文化交流3、电子传播阶段特点:即时性,传播空间无限扩大,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多形式,数字化革命2互联网及其发展互联网是美国/苏联冷战的产物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利用通信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按一定的连接方法,将分布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工作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外设等)相互连接在一起,在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网络应用软件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整个系统。2.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1.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2.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3.按网络协议分类4.按传输介质分类5.按照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分类6.按传输技术分类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种类型。1.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在较小的地理区域内,利用通信线路将纵多的计算机或数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的通信网络。常用于组建一栋楼(群)、一个校园和一个企业的计算机网络。2.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在一个广阔的地理区域内,利用通信线路和网络互连技术,在不改变原来(局域网)的网络体系结构的前提下,将一些同构或异构型的网络互相连接起来,成为统一的通信系统,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广域网可以覆盖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于全球(如Internet),实现远距离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广域网的组成示例3.城域网(MAN—MetroplitanAreaNetwork)是一种大范围高速的LAN,它的覆盖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与社会服务部门的计算机联网需求,实现大量用户、多种信息(数据/语音/图象)传输的综合信息网络。3.通信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2.TCP/IP协议所支持的服务(1)文件传输FTP(FileTransferProtocol)(2)电子邮件E-mail(ElectronicMail)(3)远程登录Telnet3什么是网络传播1.基本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2.定义: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研究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受者与发布者,并随时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式与阅读是各种文本之间随意转换,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3.内涵;1.:网络传播是相对于三大传统传播媒体而言的(报纸,广播,电视)2.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新闻,知识等)传播活动。3.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传递。4.借助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5.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1网络传播学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网络的传播活动2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新学科。3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分支,是其一个子学科网络传播研究领域1.网络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的交互规律2.网络传播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3.网络传播各种符号系统的形式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4.网络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网络传播研究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写博客、QQ空间…2.人际传播:人与人的交流行为/QQ等即时通讯…3.群体传播:/社区、论坛…4.组织传播: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QQ群、公告板…5.大众传播:印刷或电子媒介,有目的的广度传递/贴吧、网络广告…5网络传播学科属性1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如下:1根据其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2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网络传播学是其二级学科。作业1什么是网络传播?2结合日常使用网络的清况,谈谈网络传播对您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的影响。3试列举实例,分析总结出人类信息传播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网络传播给传播学理论带来的冲击1.网络传播的模式2.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的挑战3.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4.社会控制的弱化5.传播效果研究面临的新问题6.传统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中的界限变得模糊社会控制的弱化控制研究主要方面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考察传媒机构内部制度对信息产生,加工,传播活动的制约传统的大众媒体控制容易实现网络传播中难以控制,效果小,社会控制弱化,舆论导向难度加大7.网络传播对新闻价值及其实现产生的影响1网络传播的模式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personalcommunication)是指对象十分明确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2.一对一,一对多,直接/间接,实时/非实时3.其最大的优势是具有交互性或者信息的反馈性。大众传播:通过传播媒体一次性把众多的信息传播给为数众多,地域分散的广大受众。1.与人际传播比较区别体现在交互性上,人际传播具有较大交互性,大众传播几乎没2.网络传播融合了人际传播(双向)和大众传播(单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形成了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3.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二者的局限。4.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的反馈信息,发表意见。5.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主动选取,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网络传播是一种多对多网状传播模式。主要改变1网络传播中2传播与接受信息几乎同时完成3传播者与接受者在不断角色转换4非线性的传播结构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1.“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出现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2.它的中心思想: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3.在某种意义上说,“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即传媒通过有选择的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4.把关来源于传播过程的线性,单向传播的方式。是新闻价值标准业务标准:事件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市场标准:事件能够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诸多条件以及吸引受众的诸多条件。另外,把关活动最终还受到传媒立场,方针,价值标准的影响。5.网民需要议程设置原因:1受众接受信息种类与数量恒定2网络新闻信息的筛选3普通民众对新闻传播的局限性4网络信息的海量困惑6.*媒介不会放弃“议程设置”1媒体的“议程设置”权力欲2政府间接控制舆论的需要*方法直接手段1详细报道,快速跟踪2新闻排序(时间性、重要性)间接手段1受众内部交流活动形成主题2扶植意见领袖3隐性间接设置议程*实例1.两会跟踪报道2.体育比赛实况转播3.点击率高的新闻,十大新闻评选*特点1.具有“非强制性”2.网络传播者的多元化和难控制,限制了”议程设置”的效果3.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白领职业影响甚小。作业4试通过网络,搜索相关文献,了解互联网对网络传播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体现出来?5您认为在网络传播中进行舆论引导有可能吗?说出您的理由。6假如您是一位新闻记者或广告设计师,谈谈如何借助网络进行业务范围的广泛而有效的开展。第二章网络传播的特点及管理考核知识点:网络传播的特点及问题,网络传播管理中的技术管理第一节网络传播的优势一、特点:1.传播速度与更新快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3.、全球性和跨文化性4.、检索便5.多媒体6.、超文本7.、交互性第二节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一、信息安全形势严峻二、侵犯知识产权三、信息泛滥四、网络色情犯罪五、银行卡,短信息诈骗六、网络诽谤地区、高校之间谩骂七、网络恐怖主义八、网瘾症分析9.数字横沟二、网络传播的利弊一、社会日益信息化与数字鸿沟日渐扩大二、社会政治生活日益昌明与网络恐怖主义阴影并存三、电子商务繁荣与网络非法交易猖獗四、网络广告数量猛增与网络恶意广告骚扰不断五、社会个体日益个性化与网络成瘾严重六、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与“晦暗”信息网络传播加剧七、信息急速增长与信息爆炸泛滥成灾八、信息资源深度共享与知识产权侵害加剧第三节网络传播的管理一、互联网监管的难点1、传播者身份的隐蔽性2、传播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3、传播者自身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4、跨国传播挑战司法管辖5、文化传统不一6、政策法规滞后二、互联网信息流通中的政府控制1、政府作为互联网的发起者和管理者2、监控互联网的实践和争论3、制订符合实际的传播控制策略(1)加强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2)加强网络道德规范4、互联网监控的效益/成本的思考1.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对互联网进行监控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监控越是严格,成本就越是高昂。这里的成本是指广义的社会成本。2.我国政府采取监控的决心是坚定的,措施是严格的。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之间。我国政府选择了社会稳定。3.不过,对互联网信息流通监控的过分严格要求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犹豫缺少强大快捷的搜索引擎,我国商务活动或研究受到影响,由此,我们需要在互联网控制的成本于效益之间求得平衡。三、网络传播的法制管理1.这是一种硬性控制手段。目前,世界各国的计算机和网络立法才刚刚起步,总体上说来网络法律法规还缺乏实践检验后修正完善的过程,而且立法的类型还很不全面。2.立法毕竟只是形式上的问题,更大的难处在于执法的障碍重重。对因特网信息传播的监控,对违法事实的调查、取证,与国际法律的协调等都是执法部门的新课题。四、网络中的道德伦理约束1.虽然这只是一种软性的控制手段,但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毕竟控制的最高境界是防患于未然。道德与法律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两大支柱。五、技术管理1、试比较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异同。2、试分析网络传播的优势。3、试分析网络传播的负效应及其对策。4、试举例说明网络传播的特征。5、试通过实例比较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区别与联系。6、网络传播的不良行为的频频出现,试就目前网络道德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其对策谈谈您的看法。第三章网络传播的类型考核知识点:网络人际传播:电子邮件;群体传播:同学录;大众传播:中国网络新闻(广告)发展过程、特征及格局,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的影响4.1网络人际传播目前,网络传播中的人际传播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等形式进行。4.1.1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可以说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通信手段,它具有速度快、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信息多样化、一信多发,交流对象甚至还能邮寄多媒体信息、比较安全等诸多优点。4.1.2网络聊天网络聊天室是互联网络另一种最为普遍的人际传播手段或交流场所,大多数网站都拥有一个甚至几个属于自己的聊天室。网络聊天的普遍方式目前主要有:聊天室(chatroom);网络清谈(IRC,InternetRelayChat);即时通讯(InstantMessenger,IM)4.1.2.1网络聊天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且出现低龄化趋势4.1.2.2网络聊天的特点1)文字聊天、表情符号聊天、语音聊天、视频聊天并行2)匿名性(3)与社会规范的冲突4.2.3博客群目前,博客群在不断增多,在众多的博客群中凸现这一网络群体传播形式的特征。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