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地理学科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地理学科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的教育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网络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延伸已成为人们探讨的一大热点。本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校园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介绍了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现条件,并在教学中进行了模式的具体实例。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正文: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教育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网络具有多种媒体的集成、教学信息的扩充、教学过程的交互、学生地位的主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育情境的虚拟化等功能,它的运用扩充了教学内容,开放了教学环境,它的发展和应用正逐步由教学改革的边缘走向中心。探索网络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延伸已成为人们探讨的一大热点。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及时转变,使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为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我们深圳市皇岗中学市级教学研究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中教与学的研究》实验班地理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学习者的特征,探讨了一种基于校园Intranet网的、主要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网络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学习的精神。一、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师与同学的帮助,通过协作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的建构,其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是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认知工具。(2)协作学习理论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体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以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为基础的协作学习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师向学生讲解学习内容,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就某一学习内容展开讨论,相互交换信息。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既有人机交互,又有人人交互。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其关键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和Internet网络为协作学习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3)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学习理论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他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学生的发现学习并不是一种自发的学习活动,而是在教师的严密组织和积极引导下进行的,学生通过听讲、阅读、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主动去研究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并学会逻辑我们地理教研组从二○○二年秋期开始探讨在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方法研究活动,并且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地理教学资源库。近几年,我们将此课题作为泸州市市级课题进行研究。在市县有关专家、友好学校地理教育科研行家和学校教科室的指导、协调下,以地理教研组为核心,信息技术教育组相关教师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感到,研究工作还有相当不完善的地方。经过充分讨论和研究,我们制定了新一轮系统的三年期实施计划。经过调整与规划,我们又投入到《农村中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方法研究》中来。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专家、领导审议。一、课题的目的意义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深入人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要求;同时,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正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包括地理教学。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共享的成为可能,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人们向往已久的个别化教学将成为可能。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将发展出一种有可能适应新世界教育需求的全新教学模式。《农村中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方法研究》试图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拓展教学资源,改变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习惯,让教学更吸引学生,让学生更乐于学习,符合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技能技巧,教给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以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社会活动相联系”的原则,并符合我校现有师资、教学设施和地理教学的实际,符合中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将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地理学习,实际上以地理知识是为载体,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与解读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获取有用的信息,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通过引导学生培养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2、通过课题研究,力图促进参研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科研水平的提高、并将以前的研究经验和教训总结成科研成果,同时又反过来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力图促进教师教育手段的革新,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3、通过科研工作,力图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4、通过科研工作,力图提高我校地理高考成绩,提高我校学生的总体成绩,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5、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将对我县、市周边高中学校产生积极的影响。二、课题的主要依据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竞争空前激烈的世纪。未来的国际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面对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文化价值的冲突,我们应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就要积极改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确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一)政策、法规依据《教育法》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法对我国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法律调整,为我们整合各种上教育力量、为教育科研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教师法》也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既是教育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改革试验”。(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实现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现实依据该课题经过全体教师的第一轮研究。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地理图片资料、动画素材、影视资料、文字资料、歌曲等等,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新一轮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条件,研究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以下几个条件为本科研课题提供有力的保证:1、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是顺利开展科研的坚实基础。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本课题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非常紧密。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较显著的成绩。学生计算机技术有较大提高。2、优秀的参研教师群体,是科研成功的根本保证。本课题的研究人员是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他们都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其中获“四川省级地理竞赛一等奖”1人次,省二等奖2人次,市级奖8人次,县级奖45人次,多人次在省市县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本组成员多次上县级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较强的科研意识,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功提供了保证。通过上一轮的课题研究,教师形成了良好的科研素质,为本轮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教师们具有较高的素质,熟悉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已经成为教师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要件,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电脑。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越发深入到千家万户,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每周有两节信息技术课,通过学习,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3、硬件设施达标,是科研获得成功的保障。目前有地理教室一间、专用多媒体教室一间、电子备课室一间、学生网络教室两间,电脑120余台,校园网络已经开通,用户教师开通互联网;学校电视台也能实现电脑信号向电视信号转化,为多媒体教学再添新的途径。由上可见,我校地理教研组实现新一轮《农村中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方法研究》是完全具备条件的。三、课题的界定本课题所说的“网络环境”指在我校已建成的校园网的基础上,通过10M带宽的宽带网共享INTERNET资源的教学网络环境,以及电视信号网络、学校校园网络、书报杂志网络等各种网络。“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方法研究”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研究教学新手段和新模式以及研制、开发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和资源的研究。研究重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建构、教师利用网络和地理资源进行教法模式的建构。研究难点:参研教师的观念更新、对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水平;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我校教育改革的整合。四、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实施途径(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涉及的面广,内容庞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环境下的学法研究;通过研究,力图探究适合于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途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将苦学转变为乐学。2、网络环境下的教法研究;通过研究,力图转变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更新教学观念,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以达到教师轻松教学的效果。3、资源的开发、管理、应用,并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研究,力图开发新的网络信息资源,高效管理,探索如何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恰当选择使用教学资源,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善学、好思、巧用、创新、协作的优秀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素质。基于以前的研究工作,为了顺利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本课题分为四个子课题进行研究:(1)、学生利用网络的学法研究;(2)、泸县四中地理网站建设;(3)、教师的教法研究;(4)、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四个子课题之间并不是相对独立,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不管是学法、还是教法的研究,都应以资源库的建设与开发提供相应依据,促进资源库建设和开发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资源库的建设的开发,又应建立在课堂一线教学经验和结论的基础之上,才能建成适应农村高中学校的教学实际的资源管理和开发模式。(二)课题的实施途径1、开设多媒体课、常规课。要求课题组成员每期每人上一次公开课,均要求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时,一学期中课题组成员每人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少于7课时。2、利用电脑室以及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查找课件、资料、题库,对学习内容进行研讨和探索。3、创办地理电视节目,每周星期二晚上6:30~7:00学生读报时间,利用校园电视网络播放有关地理的风土人情、时事地理、地理专题等节目。4、针对与地理有关的节日出一期地理专刊,具体出刊日期和宣传主题如下:在每年2月(宣传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宣传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月(宣传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宣传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宣传6月5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