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教育终身化时代的到来,教师教育被认为是一个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动态而连续的过程,即“教师教育不仅包括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还不能忽视这两者的中间环节——入职教育。”1入职教育作为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中间过渡环节,是沟通与承接两者的纽带。其既是教师职前准备阶段的延伸,又是教师在职培训的伊始,是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可以说,入职教育是促进初任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对初任教师未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教师入职教育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大幅度提高教师质量和素质,世界许多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师专业化运动。随着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各国政府也对初任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予与更多关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对初任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1996年,第45届国际教育会议的建议中指出:“应对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给予特别关注,因为他们最初担任的职位和从事的工作将对其以后的培训和职业生涯产生决定性影响,应在他们任教初期就行使监护制度与专业指导。”21984年,美国只有8个州实行了初任教师入职指导这一政策,到2005年已有42个州制定了法定的初任教师入职指导计划。3英国教育与科学部于1999年颁布了新的法令《新教师的引导期》,标志着英国正式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建立了初任教师入职指导制度,该制度规定:“凡是1999年5月7日以后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且首次参加工作的初任教师,都必须完成3个学期(相当于1学年)的入职培训,培训结束后才能继续在公立或私立中小学任教。”4日本于1989年起按小学、初中、高中的顺序分期分批地为初任教师实施为期一年的研修制度,到1992年开始全国推广。根据2004年对实施初任教师的都道府县的统计,共有19039名初任教师进行了研修。5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和培训部也于2000年发布了教师教育方面的重要文件《21世纪的教师——联邦政府教师质量行动》,把初任教师入职教育作为重要的关注领域。另外,其他国家如加拿大、荷兰、德1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主编.当代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77.2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30.3AmericanFederationofTeachers.BeginnerTeacherInduction:TheEssentialBridge.PolicyBriefNumber13[R].Washington,DC.2001.2.4MarkPattison.TheInductionPeriodHandbookforNewlyQualifiedTeachers[EB/OL].年经验者研修实施调查(平成16年度)[EB/OL].国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法令的形式开始实施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由此可见,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已在全球达成共识,并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二)教师入职教育是连接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主要环节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是连接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纽带,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教师进入职业岗位为界限,将师资培育分割为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两个完全独立的阶段,使教师专业一体化发展进程被人为地割裂。职前培养注重师范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训练,尽管目前的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也含有教学实习这一环节,但不仅实习时间短,且常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这使得刚从师范院校走出的大多数初任教师难以胜任实际的教学工作岗位,教学能力低下,职业适应期延长,而且造成初任教师的流失率居高不下。而在职培训则以提升教师学历和解决问题为基本目标,并不是以教师职前培养为基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开始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尤其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1972年,英国教育家詹姆斯波特(JamesPorter)在《詹姆斯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教育三段论”,率先将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纳入教师教育体系。瑞典教育家胡森(TorstenHusen)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也明确指出教师教育应包括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三个阶段,并认为这三个阶段是一脉相承的,是教师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6如此,教师教育三阶段一体化的思想得到各国的广泛认同,逐渐改变了传统教师教育体系中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各自为政、互不交叉的状态。可见,在教师教育整个生涯中,一体化教育模式已被肯定。教师入职教育则在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并具有两重职能:其一,它是教师职前准备阶段的逻辑性延伸;其二,它又是教师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起始阶段,也是进入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众多在职教育计划的开始。7因此,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是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之间的过渡环节,也是连接“两岸”的重要桥梁。(三)教师入职教育是初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初任教师既是一所学校的新鲜血液,也是推动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生力量,今天的初任教师正是明日的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而且,随着世界各国基6[瑞典]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9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19.7LeslieHuling-Austin,TeacherInductionProgramsandInternships[A],InHoustonW.R.(Ed),HandbookofResearchonTeacherEducation[M].NewYork:Macmillan,1990.535.3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向。因此,提高初任教师专业素质,初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然受到高度的重视。一般而言,初任教师从师范院校走入中小学教学岗位的最初几年,往往会遇到许许多多难以应对的现实问题,处于一种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适应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工作经验将直接关系到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决定着他们的职业志向。所以,对处于入职初期的教师进行鼓励、帮助和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入职教育恰好能适时的解决初任教师这一阶段所遇到的专业发展问题,并能高度关注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系统性的支持与指导。此外,从教师专业发展自身角度看,入职教育对初任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例如,学者傅道春认为“许多事情的起始决定着结局,正如新生婴儿如果在出生后的三四年中没能正常地接触社会,便错过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日后很难形成正常人的思维及语言能力一样。”8教师也是如此,入职期专业发展的适应程度,不仅影响他们今后的教育教学质量,还决定着他们未来的职业形象,即他们今后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因为教师会在入职期建立起他们初步社会化的任务,这包括职业价值的内化,职业技能的获取、职业性格的形成等等。首先,入职教育可以帮助教师对自己今后从事的职业价值进行内化,良好的入职教育可以使教师热爱并忠于自身职业,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其次,教师刚从师范院校出来,他们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并没有掌握现有工作体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入职教育会是教师懂得如何有效教学,如何组织课堂,维持纪律等,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获取相关的职业技能。最后,初任教师在入职期格外需要建立与同伴间的相互协助与支持的关系,形成乐观、自信、友好、坚毅的职业性格,避免因个人太过强烈的专业投入而限制了职业性格社会化的持续发展。因此,如果把教师成长比作一座大厦的话,那么入职阶段就是大厦的奠基工程,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任教师综合素养的形成以及未来的专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四)美国教师入职教育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实行的比较早,1963年科南特报告对初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就予以强调,1980年以后美国开始颁布了初任教师入职指导计划,各地入职培训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开展,且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截止1992年,以各种立法形式要求实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计划的州已有34个,成为80年代美国兴起的教师教育改革中发展最为迅速的运动之一。9目前,美国的初任教师入8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8.9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42.4职教育从最初为提高教师留任率、稳定教师队伍,发展到如今己成为教师教育体系的自然延续和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组成部分,并为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之间架起了一座真正的沟通桥梁。此外,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拥有多样化的指导内容和科学化的实施形式,其完善、具体的评估体系也充分保障了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更值得注意是,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效果显著,还得到了各级政府、高校、中小学和新、老教师们的广泛认同与支持,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1990年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座谈会上,我国首次提出了初任教师要进行入职教育。1994年底,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开展小学教师试用期培训的意见》,小学教师入职培训至此有了相关政策。1999年9月,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其中非学历教育包括初任教师入职培训,即初任教师在试用期间为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而设置的培训。10目前各省市也都相应制定了一些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的实施方案和措施。总的来看,我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且一直都被界定为教师在职培训,而并没有视为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中间环节。同时,相应的法律保障和经费问题也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各省的政策配套措施也有待完善,系统性不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系统研究、分析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为解决我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现存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教师入职教育展开了不断的探索,随着80年代以后各州都以初任教师入职指导计划的形式推行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美国对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不少国外专家学者对此都有很多的论述,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目前我国对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专门研究尚不多见,且缺乏系统性,但将现有研究成果总结起来,仍对本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和参考。(一)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顾1.有关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自1825年俄亥俄州首先实行了教师资格证开始,美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已经10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37.5经历了将近200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初任教师资格标准。11因此,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无论是美国还是我国都相对较多,其关注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历史考察。徐琳和裴春通过对美国二战前后的教师资格标准管理的分析,探寻出美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标准管理“以州为基准,多种多样,但都以学历为基础,组建结合考试、实习等进行的特征。”12安格斯(DavidL.Angus)则在《专业主义和公共之善:教师资格证书简史》(ProfessionalismandthePublicGood:ABriefHistoryofTeacherCertification)一文中将美国教师认证的历史分为19世纪的教师资格认证与培训,教师认证与教育信托基金以及二战前后的教师资格认证发展三个阶段,系统论述了美国教师资格认证的历史发展,认为在关于教师资格认证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