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提纲一案三制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与分级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a.时间和空间上的普遍性b.积累性c.疫灾流行呈现越来越频繁的趋势d.疫灾分布与人口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契合关系e.城市重于乡村f.自然灾害多发地往往也是疫灾多发区1.我国灾害的特征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和社会经济的凋敝疫灾具有一种心理威慑力,对时人心态产生重大影响2.大灾大疫造成的社会影响3、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建立和发展1954年卫生部颁发了《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明确规定卫生防疫站的任务是预防性、经常性卫生监督和传染病管理。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曲折发展1949年参照前苏联模式建立东北第一个卫生防疫站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卫生防疫站1960-1962年初步建起来的卫生防疫体系经受了第一次曲折“文革”期间,卫生防疫体系再次遭严重破坏卫生防疫处于停顿状态1972年开始恢复1978年加强1980年开始发展2002年加强卫生防疫体系机构设置、编制及内涵建设2002年底,全国卫生防疫站(疾控中心)3580个,人员204444人,专科防治机构1839个,卫生监督机构571个,共有卫生防疫监督人员287673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类面临的挑战规模大损失严重影响广泛关注程度高原因复杂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4.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5.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食品污染事件和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相当比重新发传染病危害严重灾害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与分级是对突然发生的危及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各种紧急情况的总称,是一种需要做出迅速、特殊反应的事件,其引起的原因可以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也可以是人为因素。概念突发事件(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国际(四个层次)我国(四类)复杂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灾难危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区别广义上凡是突发事件中威胁或潜在威胁公共卫生时,从公共卫生角度来说,都可以看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狭义上只有当突发事件主要引起公共卫生问题时,这种突发事件才能称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说的主要是指狭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公共性严重性紧迫性复杂性易变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Ⅱ级Ⅲ级Ⅳ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较大一般特别重大(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定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3)群体不明原因疾病涉及多个省份,并有扩散趋势。(4)发生或传入新发传染病或在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并有扩散趋势,或我国原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出现流行。(5)发生烈性传染病病原体(菌、毒)株、毒素丢失事件。(6)我国周边国家、地区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在我国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威胁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概述1、应急管理的概念:是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的各个阶段,用有效方法对其加以干预和控制,使其造成的损失减至最小。1、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管理者当机立断。2、可供管理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3、事态的发展可危及管理单位、管理者的根本利益,管理的后果很难预料。应急管理的特殊性2、应急管理的基本原理应急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责任原理反馈原理3、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建立预警系统健全决策机制规范信息传播保障物资供应坚持依法行政(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信息先行,快速反应社会参与,协同合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依靠科学,依法处置a.预防和准备b.监测和预警c.信息报告d.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e.报告程序和时限f.报告内容g.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h.应急反应i.善后处理j.责任追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内容(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管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卫生应急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的组织体系领导小组专家组医疗卫生机构现场指挥部卫生应急的组织体系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案三制”建设一案三制应急预案法制建设体制建设机制建设应急管理工作围绕“一案三制”这一中心环节,全面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明确工作思路,健全应急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实践证明,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有利于创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措施的法律支持环境,保证其应对措施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国家和国际社会,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制度,以国家强制力和国际统一的规则来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是进入21世纪必然趋势。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意义(一)法制建设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作用一是从法律制度上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处理机制,标志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二是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依法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履行国际义务,加强国际合作,努力避免进入紧急状态,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成果※《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成果宪法突发事件应对法职业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职业医师法放射防护条例放射线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核事故应急管理办法基本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救灾事故医疗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方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株或样本及运输管理规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单行法(专业法)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二)体制建设是指国家依法将应急管理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责权力划分及其运作制度化的总称,它是国家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主体,其管理活动的开展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将直接关系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效果、关系到广大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概念应急管理体制(二)体制建设应急体制整体构架指挥决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应急处置系统物资保障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指挥机构日常管理和工作机构专家咨询委员会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卫生部、各级卫生行政(有关)部门在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下,负责组织协全国及所辖区域内的应急处理工作卫生部应急管理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及各级地方应急管理机构组织协调有关及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处理工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级别、措施、应急准备等建议,进行技术指导及应急反应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咨询意见;参与制订和修订应急预案医疗救治机疾病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其他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二)体制建设(二)体制建设体制建设原则统一领导原则常设原则分级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协同原则(三)机制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概念机制:一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特征和相互关系等;二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具体运行、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三)机制建设应急指挥决策机制组织协调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信息发布与通报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国际地区间交流合作机制督导和评估机制恢复、重建机制责任追究及奖励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原则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反应灵活(三)机制建设(四)预案体系建设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公共预案体系我国突发是政府制订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性预案。(政府总体预案)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对某一种或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涉及多个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制订、政府下发)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及部门职责件制订的预案。(事件中的部门职责)是省级以下政府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本地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及部门预案。是企事业单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单位实际情况制订的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