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案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案例默认分类2009-10-2615:21:41阅读89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教学领域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课程。教材旨在引导学生认识黄金比例知识,并把其巧妙的应用到美术课的欣赏和绘画中。我把本课分成寻找黄金比例和应用黄金比例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在实验中寻找黄金比例一.引导阶段:欣赏《溪山行旅图》1.课件展示图片,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年代及规格;学生谈第一感受。2.学生寻找画面中的“行旅”后,再谈感受。3.教师总结介绍古代中国画大小对比法则:丈山、尺树、寸马、豆人。二.发展阶段测量实验(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边常见的长方形物体,量出长方形物体的宽和长并求出宽与长的商。小组汇报结果,一起找规律。教师总结:我们测量的宽与长的商都在0.6—0.7之间,这种宽与长的比例关系被数学家和美术家认为是完美的比例关系,称之为“黄金比例”课件介绍黄金比例:所谓的黄金比例就是八分之五(0.625)或‘1:1.618’。这是毕达哥拉斯所发现的一个比例,并有许多数学家和美术家认为符合这个比例的都是最美的形体。欣赏著名建筑中的黄金比例(巴黎圣母院、帕特农神庙)测量试验(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古董图片中的各种长度数据,找出图片中的黄金比例。小组汇报结果并交流方法。教师总结:自古以来收藏的古董价值昂贵,不但是因为它们具有昂贵的材料和工艺,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具有蕴含黄金比例的完美造型。三.课堂小结1.学生谈课堂收获。2.教师出趣味题“怎样黄金分配一天的24小时,让我们的作息时间更完美”3.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人的一天时间有24小时,扣除8小时睡眠时间剩下16小时。我们以黄金比例来分配这16小时,那么10小时可作为工作或学习时间,而其余的6小时可作为休息时间。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合理的分配学习和休息时间。第二课时在实践中应用黄金比一.引导阶段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方法介绍黄金比例知识。二.发展阶段1.请学生尝试用黄金比设计一件美术作品。交流绘制方法和遇到的问题。教师演示(黑板)总结:在生活和美术中运用的黄金比并不是一个精确值,我们找到的比之也都徘徊在黄金比的左右(0.60¬—0.7)左右。我们可以用分数的方法确定宽与高的关系。如2/3、5/8、3/5等。假如我们要设计一个花瓶,就可以先确定它的高度(不必量出具体长度),那么它的宽度就是把高平均分成三份中的两份或八份中的五份等;同时还要考虑到对称的问题(如果把纸张对折,宽就要画一半)学生尝试说说一扇门或一本书的设计方法。2.请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设计一件美术作品。要求:造型美、装饰美3.评价作品。从比例关系和色彩图案两方面分析作品。四.课堂小结1.测量游戏:(1)用卷尺测量一个人的身高和平伸双臂时两中指间的距离。看看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2)以肚脐为中心,分别测量一个人伸张四肢站立时的肚脐到四肢的长度。看看这四者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结果:(1)身高和平伸双臂时两种之间距离相等。(2)以肚脐为中心,人伸张四肢站立式肚脐到四肢的长度分别相等。教师总结:我们做的两个测量游戏说明人在伸展四肢和平伸双臂立正站立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关系。游戏告诉我们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有趣的神秘的比例关系正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应用。教学反思:在设计本课前我在和五年级数学教师交流时了解到,五年级的学生并没有学过有关比的知识,也没有学过小数的除法。这就给这节课上认识理解黄金比例(1:1.618)和测量宽长比率算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要求学生只要记住理解宽与长的商在0.6—0.7的范围内就成为完美的长于宽的对比;而计算的问题就交给计算器,这样既准确有很好的节省课堂时间;为了学生能够在寻找古董花瓶时都能够准确无误的至少找到一组黄金比例,我在课前把每个组的图片都做了测量并记录了每组的数据;作为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参考。在第二课时中又涉及到计算的问题,我干脆就不让学生计算,叫他们用平均分和目测来解决问题,不但避免了没有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目测观察能力。总之,我认为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就是要在上课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对课堂上将会发生的意外问题做到未雨绸缪。但这也是极不容易做到的事,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和辛苦才行。大家还在讨论...第四届“智慧之星”读书节通知(ljianhua)关于举办南郊镇小学第四届“智慧之星”读书节(ljianhua)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ljianhua)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ljianhua)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ljianhua)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ljianhua)教材分析(xiaoyueliang)《美丽的南沙群岛》反思(xiaoyueliang)古诗词名句(xiaoyueliang)古诗名句(xiaoyueliang)数字书写练习(yulinlang)数字的书写(yulinlang)对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yulinlang)案例:教师要在课堂中摆正自己的位置?(yulinlang)小数加减法的案例(yulinlang)课后反思的“七要”(yulinlang)教学反思的撰写(yulinlang)关于计算的教学反思(yulinlang)帮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kuailebuyi)指导运用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kuailebuyi)《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设计发表于2009-12-2216:36:00回复(0)beibaozu007人美版第9册第4课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2、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学习材料彩纸、剪刀、画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白本课的知识点)教师采用启发谈话(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则之一)。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快乐的事情,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极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出示两张美术作品图片(范宽的中国画《溪山行旅图》、达芬奇的《维鲁维斯的人》两幅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体会比例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同学们!谁能用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和你感受的是什么?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悟,引出比例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在我们身边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比例美,只不过平时我们没有留意过。师:我们这个世界的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而组成的,怎样才能学会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的比例美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知识在美术中的运用《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出示课题《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二、新授课:(亲身体验)(课件展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体验式学习法,使学生初步体验身边不同物体的比例美,了解不同的比例关系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针对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我们探讨一下,中国画中是怎样运用比例的。教师出示三、四件中国画作品(教师将图片进行处理,首先展示给学生的只有山的图像)后把其他部分放到合理的位置(人、马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如说不完整,另一名同学可以补充,体现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满足学生共同的需要同时,还要注意个体间需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其次,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说出理由。为后面的深入学习作铺垫。请同学们再说一说,范宽为什么将人物、马等画的相对较小?学生谈出感受:画家为了突出表现大山高耸的气势,把人物、树等相对画小;是中国画常说的丈山、尺树、寸马、豆人的法则。教师小结: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二、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了解到比例关系随处可见,从而引发他们思考比例的含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在学习比例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乐趣)(课件展示)站立时人是长方形的,而当人伸展四肢时,又变成了圆形,从而发现人体的比例关系。鼓励学生用健康的心理来参与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想知道的问题,感受比例带来的不同感受。(学生欣赏质疑:到底什么是比例?师答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互合作的良好品质。(通过体验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观看大屏幕,教师的及时风趣解答。学生体会到比例最早见于数学,一般指长度与长度、面积与面积的比率。如长的与短的、大的与小的等形成比例。比例合理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赏心悦目,舒适、耐看、神圣、自豪感。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学生内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四、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寻找比例的变化,初步接触黄金比例。学生通过自己的测量,初步了解黄金比例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课件展示:结合《巴黎圣母院》,请学生找一找比例的变化,可以用目测一下比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双耳瓶》《磁州窑叶纹梅瓶》训练有梯度,循序渐进。)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然后再分组回答。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取书本、文具盒等用尺子量出宽与长,并算出比值。(A4纸1:0.7,语文书1:0.7……)刚才我们测量的比率都接近1:0.618,这就是黄金分割比值.在欣赏、讨论过程中,不同学生对艺术作品比例的感受不同,这源于学生的性格、基础、生活环境等诸方面因素,同时也反映出艺术的多元性。引导学生感受到:知道艺术有夸张,作品只是接近黄金分割比值,(在美术中黄金分割比值是一个近似值约为2:3。)在追求艺术的同时怎样去其糟粕,提取精华?怎样在夸张的同时,真实的再现生活?艺术作品是对历史地再现,体现出人类的智慧等。黄金分割比值,是人类揭开艺术奥秘的金钥匙。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文化、智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下面我们来欣赏优美的陶瓶。看看这几个瓶子给你什么感受?同学回答。通过学生共同参与,对比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对下面的制作充满信心。《双耳瓶》,其装饰运用了红、黑、黄3种色彩,形成一个黄黑色的色调,不仅协调,而且有浑厚、华丽之感。《磁州窑叶纹梅瓶》,在风格上矫健挺拔,简洁深五、作业:任选一个(设计一个美观的花瓶,造型优美,比例合理、花纹流畅、有艺术性。)1.提倡用废旧材料制作;2.小组合作创作一件与黄金比值接近比例的艺术作品。3.教师巡回指导六、结束语:在生活中运用黄金比不是一个精确制,我们找到的这些比值也都是徘徊在黄金比的左右。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同的美,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他们不同的艺术魅力。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都蕴含其中,再加上瓶体上精致花纹的设计,给人以美的享受。(课件展示)艺术品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有浑厚华丽的、有简洁深秀的、有气魄雄健的,都能反映客观现实和主观感受。我们应用积极的心态去欣赏艺术作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感受艺术作品的比例美,学会巧妙地运用比例。资料库1、“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这句话的含义应该是泛指。因中国画自古就不讲求焦点透视法,但也有自己的一整套的比例衡量标准,“丈山、尺树、寸马、豆人”就是其中对山水画比例的一个经典描述,也符合西方焦点透视中的近大远小的基本法则。中国绘画基本都是采用“散点透视法”,近现代也有画家尝试融合西方的焦点透视进去,但是仅仅局限于固定的尺幅,无法完成长卷。所以只有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才可以创作长卷。2、《溪山行旅图》打开《溪山行旅图》,一座大山矗立眼前,和山水一起映入人们眼帘的,还有不少收藏者的题款,而这些题款,就成了揭开名画流传千年的唯一线索。这枚“御书之宝”方玺的印文和印色,具有明显的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