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八课不同的歌声参考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八课不同的歌声参考教案发布者:牛牛创作者:牛牛来源:原创点击:126时间:2007-09-2810:12:11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2.了解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反映的时代形象与民族形象;3.认识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与艺术的多样性,了解藏族美术的代表作品;4.了解墨西哥壁画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1.民族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2.美术创作是如何反映民族文化的?3.民族文化的丰富性。教具与学具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作品《伏尔加纤夫》,请同学们观察并且分小组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感悟、形式以及社会学鉴赏法,分别从作品的表现主题、人物形象以及自己对这件作品的感受方面来进行观察分析。2.请一些学生回答自己观察和讨论的结果,鼓励不同意见。教师总结。3.教师提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艺术家创作这件作品?这件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什么样的情感?4.学生们思考并回答。5.教师总结。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对于《伏尔加纤夫》的介绍,并且深入思考上述问题。6.教师总结,点明“民族文化”与“美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7.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巡回展览画派”的论述。8.结合自己的看法,观察并且总结教材中所列举的“巡回展览画派”的共同点。9.教师总结,“巡回展览画派”扎根于俄罗斯的社会现实和民族文化,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挚情感,所以才能产生如此动人的效果。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我们应当理解并且尊重这些美术作品。完成第80页的“思考与交流”。10.教师展示第81页“思考与交流”中的少数民族的图片,请学生思考他们的生活习俗与汉族的是否相同,他们的美术形态与我们前面所讲的汉族美术形态是否是完全相同的?11.学生思考并且回答。12.教师总结,指出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这些民族有着独特的习俗以及美术形态,我们要理解并且尊重这些美术形态。13.请同学们阅读并且讨论教材中关于藏族美术的论述。请一些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和自己以前所了解的一些关于藏族文化以及美术作品的知识来生动地讲述藏族美术作品。14.请同学们按照前面对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分析,阅读教材中的关于墨西哥壁画运动的内容,并且分小组讨论这场运动为什么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注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如下方面去展开自己的思考。a.这场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b.艺术家表现的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间有什么关系?c.这场运动如何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d.这场运动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5.教师总结,指出墨西哥壁画运动成功的原因在于,扎根民族文化,关心民众疾苦,在表现形式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16.教师提问,了解了上述流派的特点之后,你觉得中国的美术要发展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途径?17.学生思考回答,并且完成“活动建议”。教学资料三月(俄罗斯)列维坦列维坦的风景画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他深入民间生活,对于俄罗斯的村舍、草木、山川、河流,寄予一种饱满的民族感情。他的作品往往充满阳光,用笔细腻,色彩丰富,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油画《三月》是他的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俄罗斯的三月,是万物苏醒,大地孕育着春意的季节。虽然画面仍然展示着一片寒冷色调:冰水晶莹,积雪处处,然而远处的绿丛宣告生命的蠕动很早就已经开始了。画家运用鲜明的色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期望。一幅没有一个人物的自然风景画,却使人处处感受到生命的脉搏。若不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倾注着自己的整个心灵,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不可能产生的。列维坦的风景画,像他的老师萨符拉索夫一样,总是寓情于某种深刻的社会观。通过对自然的抒情写意,体现出画家对俄罗斯土地的热爱。但从中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寄情未来的笔情墨意。伏尔加纤夫(俄罗斯)列宾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在19世纪80年代初最出色的一幅批判现实主义油画杰作,就是《伏尔加纤夫》。这幅画完成在他取得公费赴奥地利、法国和意大利考察之前(因他的毕业创作、油画《睚鲁的女儿复活》一画而获彼得堡美术学院的金质奖),也是他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最初艺术体现。在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农民运动虽然风起云涌,但国内的农奴制残余依然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平民知识分子参加的强大的民主解放运动,终于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2月宣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可是,根深蒂固的封建剥削势力丝毫没有让步,俄国农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得到改善。1869年,列宾去涅瓦河野游,看到了一幕使他吃惊的景象:远处一些黑黑的、闪着油光的东西在向前爬动,渐近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群套着绳索在拉平底货船的纤夫。那些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形象使他感到震颤。他决心把这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画面以狭长的横幅展现这群纤夫的行列。伏尔加河畔阳光酷烈,沙滩荒芜,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几只破筐作点缀。景色十分凄寂。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在拉着货船,步子是那样的沉重,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纤夫共有11个人,约略分成三组。每一个形象都被列宾仔细推敲过,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把这些性格做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统一在主题之中。现据画家本人的记述,分别来介绍这里的每一个人物的情况。最前一组共四人,领头的名叫冈宁,他的表情温顺,然而性格坚韧,具有一种内在的意志力,此人约有四五十岁。他那双深陷的眼睛使他的前额更加突出,显出了他的智慧。列宾在他的头上添画上一块包头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他原是个神甫,后来被教会革职,一度充任过教堂唱诗队的指挥。他身体结实,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而身上的麻布衫却满是补丁。这是一个俄罗斯农民长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着肉体与精神的痛苦,是这些纤夫形象中的悲剧性主角。在他右边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憨直的农民汉子,他赤着脚,头发蓬乱,满脸浓密的胡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冈宁絮叨着什么。这个形象起着衬托冈宁的前倾的身子的作用。在他后面是一个细长的瘦子,年近四十,身子大部分被挡住了。他头戴麦秆帽,叼着一只土烟斗,头显得尖小一些。他挺直着身子,这样可使纤索松弛,好像是想省点力气。这个瘦子的左侧,则是一个躬背弯腰的纤夫,他原来是个水手,叫伊卡尔。他的两手向下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对着前方。显然,他的脾气一定很倔强,是个农村硬汉子。汗水已把他的上衣腐蚀得百孔千疮,结实的肩膀正从破洞处显露出来。中间一组也是四个人:穿一身粉红色破衫裤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来这个少年是初加入这支行列,他那还未晒黑的皮肤,紧蹙的眉头告诉观者,这种劳动对他来说是负荷过重了。他正用手在调节压在自己肩头那根擦痛了皮肤的纤索。画家在这个新的受压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种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剥削,要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少年颈上还挂着一只十字架,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信物,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列宾为画这个少年纤夫,曾从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选了一个做模特儿。少年拉纤这种现象,也如资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劳力一样残酷,这是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的罪恶,也是画家所要抨击的主要目标。紧靠在拉里卡后面的,是一个受尽风霜之苦的秃顶老汉,他皮肤黝黑,脸色阴沉,一边斜倚在纤索上,一边在打开自己的烟袋,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己的苦闷。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对比。两代人,不同的命运,却系在一根绳索上。少年右边是个羸弱有病的纤夫,他步履艰难,全身虚弱,正在用袖口擦汗。头发露在无檐帽的外边,颧骨耸起,泪囊水肿,他未来的路程意味着更大的厄运,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他那急促的喘息。在拉里卡与老汉之间,露出了另一个纤夫的脑袋顶,此人的脸庞发黑,鼻孔朝外,嘴唇很厚,看样子是个鞑靼人。最后一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个退役军人,白色的衬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压得很低;背后一个皮肤黝黑,“巡回展览画派”评论家斯塔索夫说他是个流浪的希腊人。最后一个人只见到了他的低垂的头顶,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一个小坡上移动。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等色调来描绘上半部的空白,使这条伏尔加河显得更为惨淡了。这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悲剧性,烘托干燥炎热的天气(列宾在冈宁和伊卡尔两个人物身上曾做过一些改动,尤以伊卡尔缠着白布的头改动得最多)。1873年,评论家斯塔索夫在一份杂志上对这幅画及其作者是这样评价的:“列宾是同果戈理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他以勇敢、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人民的伤心的现实的最深处……就画的布局和表现而论,列宾是出色的、强有力的艺术家、思想家。”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八课不同的歌声教学建议发布者:牛牛创作者:牛牛来源:原创点击:36时间:2007-09-2810:09:02教学建议本课的教学主要围绕“民族文化与美术”这一主题而展开,通过对这一主题的讲述与思考,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的人民都创造出了优秀的文化与艺术,我们要学会尊重并认识这些文化与艺术。同时,我们要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为本民族的艺术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与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们初步思考如何在当代文化背景之下发展本民族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1.本课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美术史教程的讲述,而是针对高中生的接受能力,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它对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意义。本课的教学中心不要放到单纯介绍作品上,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这些作品以及它们与社会、民族文化背景之间的关联。2.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思考并参与其中,打破用“讲授法”教学的习惯性方法,要通过讨论和活动让学生拓展思维。3.教师要对这一主题有着较深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找一些录像资料来给学生观看,特别是教材中所讲到的藏族美术与文化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播放,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5.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落实到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考。本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教学。学习任务教学目标理解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反映的时代形象与民族形象;认识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与艺术的多样性;了解墨西哥壁画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学习活动分析本课只安排了一个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展开思考。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中国民族文化在与西方强势文化发生碰撞与交流的时候,如何既保持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能够从西方文化艺术中吸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从而使本民族的文化与艺术保持长久的活力。当然,这个题目如果让高中学生去进行理论上的思考,显然有一些难度。但是这又是摆在每一个艺术工作者和艺术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教材把这个问题具体化了,即让学生通过分析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一些有影响力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使他们具体地感知到这些艺术大师是如何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去吸取西方艺术中的一些优秀之处的。教师在组织这个活动的时候,可以建议学生复习参阅教材第二单元第6课《从传统到现代》的内容来完成。表格的内容可以参考下表:这个活动在进行的时候,可简单进行也可以略微复杂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如果简单的话,只需要学生在自己认为正确的一栏中打勾即可;而如果学生对这些问题掌握得较好,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另外还有两个“思考与交流”。第一个要求理解19世纪后期俄罗斯美术的民族性。可以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入手来分析,如题材(本民族的人物和风土人情)、形式或风格特点(抒情性)、主题(人民生活的疾苦,或忧郁的风景)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个“思考与交流”要求分析比较一些民族服饰,可以从样式、色彩及其组合、装饰品的造型等方面来进行。如果能辨认出是哪些民族就更好了。这两个练习是为了说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习惯,组织活动时需要把握这个基点。教学基本思路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美术与民族文化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