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模拟题模拟137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一和基本的观点是()A.物质观B.意识观C.发展观D.实践观2.实践做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B.自觉能动性C.直接现实性D.社会历史性3.已知某单位资本为1000万,资本有机构成为6:4,剥削率为50%。问资本周转一次资本家能够获得的剩余价值为()A.200万B.500万C.150万D.300万4.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A.国家资本所有制B.股份资本所有制C.法人资本所有制D.个体资本所有制5.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几个基本方面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A.实事求是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理论联系实际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6.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7.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因为()A.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B.市场经济是一种更好的资源配置方式C.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改革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8.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9.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外国势力干涉,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中国政府的上述态度主要表明()A.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B.中国政府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对台湾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C.“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D.“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近代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A.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B.晚清政府的军事抵抗C.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1.抗战胜利后,《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12.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A.《新民主主义论》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13.合同法中规定了具有同时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体现了法的()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C.预测作用D.指引作用14.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他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的,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上面有很多小孩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耍)。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这一事实反映了()A.道德的两难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难以统一15.取代《欧盟宪法条约》、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文件是()A.《里斯本条约》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C.《罗马条约》D.《伦敦条约》16.2008年11月15日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发表了《通力合作,共克时艰》的讲话。其中提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的原则是()A.公正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B.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C.公平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D.包容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17.按照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与二元论1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A.共性和特性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一般和特殊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19.以下论断哪些是正确的()A.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畴B.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取得都要求劳动生产率提高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起点D.超额剩余价值是各资本家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的结果2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是()A.德国的古典哲学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D.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B.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C.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D.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2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3.毛泽东对“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进行过阐述的重要著作有()A.《井冈山的斗争》B.《共产党人发刊词》C.《整顿党的作风》D.《学习和时局》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制度C.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5.面对不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中国要特别做好的工作包括()A.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坚持“求同存异”B.以维护各国独立主权为核心,保证各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C.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助”为核心的新型安全观D.联合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同世界超级大国做坚决的斗争26.梁启超:“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康有为1898年4月保国会演说:“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这反映了()A.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B.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C.反封建思想开始越来越强烈D.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相当狭窄27.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C.“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D.“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28.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有()A.粉碎了日本的速胜计划B.为中共起了掩护作用C.鼓舞了士气D.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社会的同情29.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说的是个人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应()A.学习榜样,积极进取B.躬行实践,知行统一C.闭门造车,坐而论道D.坚持“慎独”,纯洁品质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A.宪法及宪法相关法B.民法商法、行政法规C.经济法、社会法、刑法D.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31.我国经济法原则主要有()A.国家适度干预原则B.效率公平原则C.可持续发展原则D.等价原则32.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其目的就是()A.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B.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33.2009年6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在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会谈中,胡锦涛提出为了确保两国关系未来更好更快地发展,应当始终把握好以下主导原则()A.讲双赢B.讲互信C.讲大局D.讲长远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列宁在谈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1)为什么“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2)列宁的该论断包含了哲学的哪个原理。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财政经济严重困难。面对国防建设亟待加强,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任务极为繁重的形势,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国防建设,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巩固国防;一手抓经济建设,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新中国的经济大发展奠定基础。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对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和阐述,指出“一定要加强国防”,而加强国防建设“首先要加强经济”,“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摘自《解放军报》2004年9月30日材料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国际战略总体形势和我国国家安全环境的重大变化,明确指出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他指出:“过去我们过多地认为世界大战很快就要打起来,忽视发展生产力,忽视经济建设。现在根据新的观察、新的分析,下决心一心一意搞建设;一定要抓紧利用当前和平时期这个良机,先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要不失时机地、认真地搞好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和军队的长期性、根本性建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基于这一科学判断,我们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军队和国家建设由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的重大决策。为了使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幅度裁减军队员额,调整国防科技工业的布局,军队开放部分机场、码头、仓库、铁路军事专用线等军用设施,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等,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减轻了国家财政的压力,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摘自《解放军报》2005年10月25日材料3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协调发展,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确保国防安全,是党执政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不仅关系到能否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统一,而且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标志,也是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体现。历史经验说明,一个巩固的国防,一支强大的军队,始终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始终是党建设成就和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摘自解放军报2004年11月3日材料4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多种新式武器接受检阅。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阅兵,新武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