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信人守工程”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信人守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为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全市持续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工程”深入实施“人信人守工程”推动专项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现结合全市教育系统行业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旨,以培育“四有”新人为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具体要求作为德育的基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引导全体师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个人的价值追求、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2-二、总体目标“人信人守工程”是持续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全市教育系统要广泛运用各类宣传阵地,高密度、广覆盖、大容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深入人心。根据“三进”要求,通过实施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为建设文明校园、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三、重点工作(一)深入抓好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引导广大教师认识课程与教学活动对于学生价值观学习的重要意义及内在关系,引导教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审视课程与教学,增强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价值体验。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深入发掘学科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丰富价值因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课程价值观目标,发挥课程与教学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要促进教师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营造尊重、诚信、友爱、自主、平等、民主、公正、团结的价值环境,增强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价值-3-体验。要加强对学校德育课程内涵及构建的研究,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课,作为德育课的一部分在适当年级穿插开设,重点抓好德育课堂教学和历史、地理、美育等各学科的融入渗透,并充分利用乡村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教育基地、道德讲堂等阵地,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资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14至2015学年度,各学段各年级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课程,本学年安排12个课时,每个课时完成一个专题,所需课时从德育课和学校课程中调剂使用。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为起始年级学生在本学段学期期间安排不少于12课时的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课,各个专题课穿插在德育课程中进行,每个专题的具体开设时间由各学校自主安排。1.小学教育目标:引导学生牢固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遵规守纪,团结互助,勤劳节俭,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遵守公德。2.初中教育目标:引导学生牢固记忆并初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4-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3.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引导学生牢固记忆并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责任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道德行为和法律法规的判断能力,自觉以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二)深入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活动。各县区、各学校要组织开展好四项活动:1.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四美活动”。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紧扣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重点围绕“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如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展开学习讨论,设计开展1—2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本县区和学校实际,以及学生特点,开展“读美德书籍、讲美德故事、传美德箴言、践美德行动”四美活动,在活动中引导中小学生聚焦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努力方向。2.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小小百家讲坛”活动。各县区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积极参加由市语委、市教育-5-局和市关工委举办的“第二届国学道德经典诵读大赛”活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墨香书法展示”活动。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促进中小学书法教育扎实开展,激发和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4.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寻访红色足迹”活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三)深入开展校训文化传承教育。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师生们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要广泛发动广大师生学习“校训”,领悟“校训”,感受“校训”,实践“校训”,组织开展好三项活动:-6-1.校徽、校旗、校服和校歌展示活动。各县(区)教育局组织,通过本县(区)教育信息网开展校徽、校旗、校服和校歌展示活动,引导学校深入挖掘校徽、校旗、校歌、校训等文化标识、文化载体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提升学校的文化力和知名度。2.校训指引我成长活动。各中小学校组织,利用“六一”“五四”等重要节庆纪念日和新生入学时,用光荣的校史、杰出的校友和校训背后的故事,通过主题班队会、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专家解读等多种形式,借助校园报刊、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集中开展校训宣传教育,让学生铭记校训、践行校训,使之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活动中的根本指导原则、最高行为规范和伴随一生的精神财富。3.班级文化创建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通过在班级门口统一设置班级标志、班训、班级介绍、班照片等张扬个性、独特的班级明片,展现班级特点和学生风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辱感;在班级教室悬挂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班级规章制度等,让每一面墙面都体现出学生独具匠心和高品位的文化气息,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空闲角落设置图书柜等,让每一寸空间都充溢着浓烈的读书求学氛围;通过发动师生共同营造科学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充分体现班集体和个人对-7-校园文化的认识和构想。(四)深入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校要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活动,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开展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有庄严感的典礼和敬师礼、入学、毕业礼等礼仪活动,同时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和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念。1.升国旗仪式教育。学校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进一步规范升旗仪式程序,每周一(假期除外,如遇有恶劣天气可不举行)、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应举行升旗仪式,在举行升旗仪式和重要集会、庆典活动时必须全体唱国歌,学生要着统一校服。国旗下讲话或誓词要简短,主题突出,教育性强。要结合本月重大节日、德育主题、历史上的今天、当下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全体师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形式政策教育,开展“知国旗、爱国旗,我为国旗添光彩”、“争做优秀升旗手”、“国歌激励我成长”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教育效果。学校要把把升国旗仪式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要把学生参加升旗仪式的出勤、队列状况、精神状态等纳入常规管理进行考评,并作为评比文明班级和学生综合素质(思想品德)评定的重要条件。-8-2.入党入团入队教育。各县(区)、学校要充分利用本地烈士纪念建筑物和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青年节和儿童节等重大节庆纪念日,组织广大师生为革命先烈扫墓,开展入党宣誓活动,举行大中小学生入团、入队仪式和成人仪式,引导广大师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珍惜幸福生活,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怀念,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继承先烈遗志,慎终追远。落实各级文明办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要求,组织青少年学生登录网站,在网上进行祭拜,撰写感言体会,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组织开展扫墓踏青植树活动,大力倡导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祀和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祭奠形式。3.成人礼、毕业礼教育。各高中学校要通过举办成人礼、毕业典礼仪式,成人宣誓、班主任、家长寄语、校长勉励等形式,为年满十八周岁的学生举行成人礼、颁发成人证书,为毕业学生举行毕业典礼、分发毕业证书,激励他们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树立青年人负责、立志、仁义、孝廉等正面的、积极的人生观;启发他们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应有的精神品格,树立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志向,实现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抱负。4.入学礼教育。开学典礼是学校生活开始的标志,学校要通-9-过典礼和入学教育大会介绍学校现状、发展规划、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使学生全面了解校史校情,明确目标责任,实现角色转变,增强爱校意识。对入学新生开展校规校纪、《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学习教育和“课室上下课礼仪”、“路队礼仪”、“餐桌礼仪”等文明礼仪的仪态仪表培训;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通和家长会等形式,家校互动,在日常点滴生活中共同引导学生懂礼、守礼、行礼,遵规守纪,做文明少年。5.敬师礼教育。各学校要在教师节期间开展“培育核心价值观恭行崇德敬师礼”活动,通过举行敬拜孔圣人、学生行敬师礼、表彰优秀教师、学生教师宣誓、学生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亲自制作一张贺卡、当面送老师一句祝福等活动,增强全体学生尊师爱师的意识和教师严格恪守师德、认真履行师职的责任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教师中开展给学生一幅仪表风范、一张笑脸、一句温暖问候、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五个一”活动,让每一名教师示范礼仪,成为学生学习礼仪的楷模。(五)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各县(区)、各学校要完善中小学生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有关制度,积极与文明办等有关单位相互沟通,在组织志愿服务时作到服务内容与社会实践课程安排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10-社团组织、家委会、社区和校外活动中心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教育机会。学校要充分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积极鼓励中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学校要结合学校德育课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争当安全文明环保小卫士”活动,通过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维护交通秩序、护绿植绿、环境清扫、帮助弱势群体等校内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法规、安全和环保意识,以及热爱劳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学校要将参加社会实践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重要内容,为每名学生建立详细的社会实践档案。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