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各章节知识点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2.《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合)。5.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6.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学制是19世纪末20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7.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没有实施)。1904年颁布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学制,后经几次修改,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8.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9.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10.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宋代以后,程朱理(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模式。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11.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12.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13.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14.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15.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16.古代教育的共同特征: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②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③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育方法倾向于自学、対辩和死记硬背17.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18.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19.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21.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22.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23.教育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24.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育内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25.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战果后期出现的《学记》。其中教学相长、启发教学、师严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26.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他主张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27.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是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28.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29.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他对教育学的贡献主要是:①提出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思想②提出“泛智”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③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④提出了学年制思想,并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30.卢梭和裴思泰洛齐等人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启蒙注意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人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思泰洛齐则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地一切天赋力量,教育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地一体化,使头、和心和手得到发展。3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②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甚至反对资产阶级的子弟同劳动人民的子弟共同在学校礼接受教育,主张绅士教育应该在家庭中实施。洛克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当中。32.规范教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对规范教育学的发展则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3.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建构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必须把论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培养真正善良的人。四段教学法:了解、联想、系统、方法。后来他的学生把了解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3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35.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教育观点“做中学”,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的教学思想。3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37.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展学习的理论。38.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知道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39.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被称为“活的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2.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4.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1960年12月,他在美国经济学第78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人力资本”。4.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5.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化(2)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人才(3)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4)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7.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8.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9.教育和文化的关系:(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文化和教育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3)教育和文化关系的特殊性①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②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10.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1932年,《教育社会学》。11.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的结晶。12.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13.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校风、行为习惯等。有人把它分解为四种成分:①认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价值成分④理想成分14.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1)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2)规章制度;(3)角色规范。15.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A.学校环境文化B.设施文化。16.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想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17.学校文化的特性表现在:(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规范功能。18.学校文化的形成:(1)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3)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4)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1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①教育是培养人的的社会实践②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③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④教育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①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②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①教育相对独立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②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0.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教育现代现代化主要内容: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试述人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