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第1页,总5页社会发展规律部分练习1.2015年8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工作。依据决定要求,我国将在全国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人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这一决定的理论依据是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变革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发展起重要作用④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014年8月广东省颁布《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强调国有企业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一变化的唯物史观依据是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D.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浙江省积极推进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探索建立“全员登记、依规领证、凭证服务、积分量化”的新型居住证制度。11地市试点取消城乡户籍差别。这是加强改进社会管理、保障外来人口权益、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浙江省政府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哲学依据是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按照“十二五”扶贫规划,云南迪庆积极开展扶贫工作。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按照“人下山、树上山”的工作原则,结合本地特点,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移民工程的扶贫开发新路子,为今后进一步发展脱贫奠定了基础。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转变①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②体现了创造性思维是实践成功的保障③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④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社会保障制度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与企业养老保险分道运行的“双轨制”合并为“单轨制”。养老保险“双轨”并“单轨”的改革体现了①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对严格控制新设行政答案第2页,总5页许可作出明确要求、提出具体措施。评论认为,严控新设行政许可表明国务院简政放权的坚定决心。简政放权的哲学依据在于: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①是对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②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③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必然要求④根本目的是完善经济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通过司法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①体现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③确保了在改革中尊重人们的一切权利④体现了尊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的最高价值追求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9.(30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项目时间GDP增速(%)能源消耗强度降幅(%)消费对GDP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2011年9.32.051.651.002012年7.73.651.852.202013年7.73.75051.702014年7.43.954.452.30注:①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左右。②能源消耗强度一般指单位GDP能耗。材料二:J省政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挑战,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加快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材料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运用法治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进而获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2)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J省是怎样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的?(10分)(3)材料二中J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挑战,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4分)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在经济新常态下树立法治新思维的理论依据。(12分)10.(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答案第3页,总5页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人身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A市政府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工作,通过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一条街”、“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法治文化企业”、“法治文化超市”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载体,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1)结合材料,运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原理,说明“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道理。(12分)(2)结合材料,运用体味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A市政府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理由。(10分)11.材料一: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材料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土地被闲置。一种叫做家庭农场的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出现。A县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家庭农场,把农村闲置土地整合,使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主体的经营能力。(l)根据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有关知识,分别谈谈“坚持因地制宜”和“推进试点示范”做法的哲学依据。(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A县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14分)12.(14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坚持立法先行”。(14分)参考答案1.B2.C3.B4.C5.B6.D7.A8.D9.答案第4页,总5页(1)①我国经济经历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后,2012年开始明显放缓,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1分)能源消耗强度降幅逐年提高,消费对GDP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2分)②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分)(2)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为促进经济创新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4分)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力;(3分)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内需拉动。(3分)(3)体现:实践具有能动性的特点。(4分)依据: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法治新思维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正确认识。(4分)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树立法治新思维,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4分)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树立法治新思维,适应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客观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4分)10.(1)(12分)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分)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2分)②法律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社会主义法律对创建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2分)③法律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不会自发产生,而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2分)因此,我们只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使社会主义法律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就会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分)(2)(9分)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2分)通过打造法治文化系列活动,使法制观念逐步深入人心,(2分)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分)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2分)11.(1)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因地制宜就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分)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推进试点示范,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在践行这个原理。答案第5页,总5页(6分)(2)①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A县发展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有利于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3分)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A县针对农村土地闲置的现状,推进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4分)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A县发展家庭农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分)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县发展家庭农场是对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改革新举措,释放农村农业生产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4分)12.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立法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或者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分)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自觉遵循立法的客观规律,增强法律法规的系统性、有效性。(3分)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要做到立法为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