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知识点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3页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第一章社会工作法规的特点运行及发展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原则一、政策的含义及特点1、含义:狭义理解:政府和政党有关行动的规则体系;例如“按政策办事”和“严格执行政策”等。在政府各级行政部门中通常取其狭义。广义理解:除了包含规则体系外,还包含政府和政党在某一行动领域的基本方针和具体行动。例如文献中提到的“公共政策”、“经济政策”、“环境政策”等。所以政策的定义是:国家政府和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规则体系和具体行动的总和。2、特点:有组织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有明确的行动内容,是制定修改和实施的结合!二、公共政策的含义特点与主要领域:1、基本含义:政府或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和调节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2、基本特点:公共性:面向公众,其主体、对象、目标和过程公共性;权威性:由立法和行政机构制定;价值性:价值优先但受社会群体利益和社会舆论影响。3、主要领域:经济、社会、环境、国防和外交等(无政治、文化领域)三、社会政策的含义和特点1、含义:社会政策是政府在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实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总和。其实质是政府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保障和其他各种社会服务方面承担责任的行动。2、特点:具有社会性的目标;要体现全社会共有的社会价值;政府的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是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坚持福利性原则;具有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相协调的政策体系四、社会政策的目标及功能:(一)目标:1、满足民生需要(1)人的需要的特点:社会性:由社会提供、有社会方面的需求、通过社会途径满足;层次性:有生存、安全、享受、交往等由低向高的层次;发展性:人的每个年龄阶段、人的同一阶段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人的需求都是发展的;多样性:内容多样和实现方式多样。(2)中国基本民生需要的主要内容:民生需要的特点:人民的基本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去界定民生水平、保障民生是政府的责任、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来满足民生。民生问题的内容:衣食住行、就业需要、健康需要、教育发展需要、提高生活水平需要、社会环境友好需要、其他需要。(3)社会政策在满足民生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各项社会政策提供服务满足需要、通过专门的社会保障项目重点满足贫困弱势群体需要、实施再分配减弱市场导致的差距提高民生水平、加强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和社工队伍建设构建民生保障体系。2、保护人权:(1)人权的概念: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人的各种基本权利的总和。(2)保护公民经济与社会权利的行动:劳动者工作、基本生活水准、获得社会保障、健康权、受教育权3、维护社会公平:首先是国家干预力求地区个人眼前利益得到兼顾;其次是通过再分配调节不平等;再次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他们发展4、解决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的定义: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2)社会问题的特点:客观性: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有自身的规律;主观性:是否是问题,不仅取决于现象本身,还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其的关注和评价;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对社会问题的认证;社会性:产生原因,内容和形式以及后果责任都与社会有关;过程性:有历史性;本身的发展变化也是一个过程。(3)世界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平等与贫困;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犯罪和其他越轨行为问题;社会歧视问题;健康与疾病问题;居住环境的问题;其他问题。(4)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首先: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其次:是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再次:通过公民的参与保证公平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第四:社会政策采取立法的方式更具权威严肃和强制性;最后:通过对资源的重新配置,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5、促进社会和谐(二)功能:1、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的功能;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激励劳动积极性的功能2、社会功能: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的功能;社会政策的社会控制功能;3、政治功能:社会政策的社会管理功能;调节各群体利益矛盾的功能;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五、社会政策的原则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1)公平与效率并非矛盾,可以兼顾,以公平为基础以效率为导向可行;(2)社会公平是社会政策制定的基础(3)应该强调效率,以便满足更多人需要;(4)通过合理的机制使公平效率结合,实现共赢2、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社会政策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1)着眼于人民的基本需要的满足;(2)着眼于促进人的发展(3)着眼于帮助人抵御各种经济社会风险(4)着眼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等化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提供各种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需要(2)不是满足所有需要,而是满足人民基本需要(3)应惠及所有成员,并使之获取大致水平相等的公共服务(4)应多照顾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4、社会保护:(1)社会关照:指弱势群体(2)社会补偿:指受损群体5、政府与民间相结合:(1)政府在社会政策中处于主导地位,承担基本责任;(2)调动民间组织的参与,共同负起责任;(3)政府与民间组织应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六、社会政策的运行方式:1、资金的筹措方式:财政开支是社会政策资金最重要来源。筹措方式受社会服务需求和政府现有财力影响。2、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1)政府直营社会服务机构(2)民间组织提供社会服务,政府资金支持(3)政府向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福利补贴3、社会服务的付费方式(1)福利性模式:完全由政府付费,受益者无需付费而取得服务。受益者易产生依赖而使福利开支膨胀(2)准市场模式:受益者必须承担部分责任负一定的费用,其好处有:约束不合理的福利需要、降低政府财政负担和促进服务机构间的良性竞争。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1、法规的含义: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行政机关为了规范社会秩序和实施有效管理社会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1)正式的法律(2)国务院行政法规(3)地方法规(4)各级政府及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2、特点:规范性、强制性3、法规与政策的关系(1)广义上的关系:法规是政策的规则体系。政策必须有相应的法规来确认和体现,并在相关的法规范围内运行。政策行动必须同法规来明确各有关方的责任,政策的决策实施和修改都要按照一定的法规办理。(2)狭义上的关系:属于不同层次的规则体系。法规是指立法机构制定而政策是政府行政部门制定的(3)社会工作实践的法制化水平:社工法规体系发展会经常滞后,所以社工应该依法办事、及时提出修改法规意见,灵活处理相关事务。4、社会工作法规政策的特点:一类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政府行政部门和社工组织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另一类是:社工实践案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针对特定人群的法规与政策;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人民调解、信访工作、社区矫正和戒毒方面的法规与政策;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的法规与政策;民间组织发展的法规与政策;劳动就业的法规与政策;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社会保险法规与政策;;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还包括社会工作职业活动的各种法规与政策;三、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体系: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包括法规、政策和国际公约及其他规范性文件。1、法规体系:(1)国家法律: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会)及各级制定的各种法律。具有坚实的民众基础和更强的权威性。(2)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一般是条例,规定、办法等(3)国务院部门规章:国务院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命令等,一般称规定办法,不得称条例(4)地方性法规:可以称条例(5)地方政府规章:一般称规定办法2、政府政策文件:各级党政部门向其下属单位和社会发布的有关政策的文件;一类是:向下级下达指令或为下级工作提供指导,一般称通知意见——从上至下;另一类是:批复下级请示文件——从下至下;再有一类是:向社会宣布政策,一般称白皮书,决定、公告。——面向社会和下级;最后一类是:面向社区,一般称白皮书。3、国际公约及规范性文件: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大会文件、国际组织文件、国际公约和双边条约;4、各类法规与政策的特点及关系:法律效力依次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自治条例意见的约束力较弱,重在指导;政策文件的权威性和规范性不及法规文件。四、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与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1、社会工作法规政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作用(1)政策文件和行业规范在规范和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内部规范)(2)社工在服务的过程中要按法规与政策办事(服务规范)2、社会工作实践促进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和发展(1)社工是法规政策的实践者研究者,能及时提出问题改进法规政策(2)为社会工作法规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更加实际的建议和信息。第三节社会政策的发展(了解)一、国际社会政策的发展1、现代社会政策体制的建立(1)1601年《济贫法》世界上第一个以政府发发布法令的方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2)19世纪末欧洲国家开始探索通过国家干预的放肆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德国1883、1884、1893工医保、工伤和伤残养老法;(3)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逐步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4)美国1935年通过《社会保障法》,创立国家干预的现代社会政策制度模式。2、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被称为“西方福利国家蓝图”;——英国(2)继英国后,北欧和西欧也纷纷效仿英国假设福利国家;(3)60年代,美国开始建立福利国家。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改革(1)70年代末,英国按照新自由主义,开创了强调个人责任和反对依赖国家的社会政策思路,是下层民众福利受到削弱,造成了反对;(2)90年代,提出了“第三条道路”旨在寻找一条在过去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体制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政策主张之间的能兼顾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中间性福利体制。“第三条道路”:(考生要系统理解,教材要精读)(1)强调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2)强调国家干预与企业、社会和个人责任结合(3)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4)强调社会政策中引入市场机制已提高其效率。二、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各自特点包括的内容要全面掌握)1、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政策的特点解放后我国一直没有采用社会政策这一概念,但计划经济中比较全面的包含了这一概念:(1)城市中建立了基本生活资料的定量配给和低价供应制度,以及充分就业制度;农村建立了依托集体经济的基本生活资料保障制度和充分就业。(2)在城乡建立了政府投资或依托集体经济的公共医疗卫生和教育体制;(3)在城市通过国有企业的充分稳定就业,为职工提供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险和高水平福利制度;(4)在城市和农村都建立了基本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政策的政治目标是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共产党的先进性。2、改革开放后社会政策的转型:(1)社会政策的基本体制的变化从依附经济政策开始独立由企业国家模式到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模式转变,形成多层次“混合福利”模式福利模式由普遍性转化为选择性;(2)社会福利运行机制的变化:由“纯福利”模式向引入市场机制的福利供应模式转化(3)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变化上世纪70-90年代:由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下降影响了政府在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使得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出现了困难;9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下岗增多和政府福利开支相对减少形成尖锐矛盾,使贫困问题一度严重;90年代后期起:政府加大社会救助的开支,社会开支总体呈上升趋势。3、当前我国社会政策新的发展趋势:(一)社会环境发生了如下变化:(1)经济增长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到提高质量为中心转化,着眼于劳动力成本提高背景下的国际经济竞争;(2)公众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在提高,要求社会政策更多地体现社会公平;(3)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二)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有下面的基本趋势:(1)进一步重视社会政策:通过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