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B)其预期效力。A.等同于B.不同于C.大概等同于D.相当于2.社会保险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C)关系。A.对等B.相关C.对应D.非相关3.社会救济的对象(A)任何缴费义务。A.没有B.有部分C.视情况有D.有时有4.规范性文件(A)法律效力。A.不具备B.部分具备C.具备D.有时具备5.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是一种(A)活动。A认识B.实践C.思想D.观念6.社会政策法规的制定要符合事物的规律性,立足实际,易于落实,便于执行,这体现了(C)。A.利益原则B.系统原则C.可行性原则D.连续性原则7.社会政策法规制定程序的第三阶段是(C)。A.目标确立B.问题界定C.方案设计和预测D.方案抉择8.社会制定政策法规过程中的方案抉择最主要、最基本的标准是(A)。A.最大限度实现政策法规目标B.消耗政策法规资源尽可能少C.体现基本国策,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D.实现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少9.通过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可以预防一些违反政策法规现象的滋长与蔓延,这种作用称为(D)。A.补救性作用B.评价性作用C.保证性作用D.预防性作用10.社会政策法规实施中的协调,如在同一时间同时协调各种因素、各方面问题;或在同一层次之间进行协调,一般称为(B)。A.纵向协调B.横向协调C.纵横交叉的综合协调D.全面有重点的协调11.社会政策问题(C)社会公共问题。A.等同于B.不同于C.来源于D.大于12.公民一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A)参加社会保险。A.必须B.可以C.自愿D.可以不213.社会政策与法规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化(A)预防。A.可以B.不可以C.很难D.必须14.不属于瑞典模式的是(A)。A.奥地利B.挪威C.瑞典D.丹麦15.“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属于(B)。A.方面政策B.元政策C.具体政策D.基本政策16.政策法规制定程序的第一阶段是(B)。A.目标确立B.问题界定C.方案抉择D.方案设计17.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对事物发展的未来进行预测,这体现了预测的(B)。A.类比性原理B.连续性原理C.反馈性原理D.系统性的原理18.国际劳工组织1952年通过的(C)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社会保障国际宪章”。A.北欧五国社会保障公约B.国际劳工组织宪章C.第102号公约D.第118号公约19.不属于当前我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对象的有(C)。A退伍义务兵B.退役志愿兵C.现役军人家属D.军队离退休干部20.对社会政策法规方案获取政治资源支持的程度及对政治价值的影响的可行性分析,属于(B)。A.行政可行性分析B.政治可行性分析C.法律可行性分析D.经济可行性分析21.“于平凡处见奇伟”,属于(D)。A.信息类比预测法B.信息分析综合预测法C.信息推导预测法D.信息透视预测法22.有关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社会福利基金由政府财政支出B.福利对象以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定C.福利对象无须履行缴费义务D.福利给付无须进行个人财产和收入方面的调查23.社会政策与法规基本的分析方法不包括(D)。A.定量分析法B.价值分析法C.系统分析法D.信息综合分析法24.社区工作的最高层次是(D)。A.社区救助B.社区服务C.社区组织D.社区发展25.下列有关社会优抚政策与法规的说法不准确的(D)。A.有强烈的政治性B.带有精神褒扬的倾向C.社会优抚的给付标准不低于或稍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D.是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体系中最不完善的26.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采用了(A)。A.事3前评估B.执行评估C.非正式评估D.事后评估27.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与执行间的关系是(A)。A.认识指导实践的关系B.平行的关系C.上下级的关系D.没有关系28.社会政策的稳定性,与法律相比,(B)。A.社会政策较稳定B.法规较稳定C.同样稳定D.无比较的可能29.一项反贫困的计划没有实现它的目标,只是使人们相信政府是在关注着贫困问题的,这项社会政策与法规(C)。A.没有效果B.具有潜在效果C.具有象征性效果D.具有直接效果30.(C)中首次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标志着社会政策与法规进入现代阶段。A《伊丽莎白济贫法》B.《劳工章程》C.《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D.《亨利济贫法》31.关于社会保险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D)。A.非营利性B.福利性C.强制性D.公平性32.从评估机构的地位看,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的类型可以分为(B)。A.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B.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C.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估D.执行评估与事后评估33.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价值判断必须以(A)。A.公共利益为重B.集团利益为重C.国家利益为重D.个人利益为重34.“心有灵犀一点通”体现的是非逻辑决策方法中的(B)。A.直觉判断B.灵感顿悟C.事实推断D.归纳演绎35.社会保障政策属于(A)政策。A.再分配性B.分配性C.公平性D.国有性3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属于(D)政策。A.方面政策B.具体政策C.基本政策D.元政策37.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法规保障了贫弱孤寡的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思想和惰性,这体现了社会政策与法规的(D)。A.意外效果B.潜在效果C.象征性效果D.附带效果38.不属于社会政策问题特征的是(B)。A.公共性B.严重性C.相关性D.主客观统一性39.下列不符合德尔斐法特点的是(D)。A.匿名性B.决策结果的统计特性C.信息反馈沟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D.具备深刻的理论逻辑论证440.社会保障立法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标志是(A)。A.北欧五国社会保障公约B.第101号公约C.《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D.《第102号公约》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社会政策与法规自身运行规律包括(BC)。A.社会发展规律B.社会政策与法规效力规律C.社会政策与法规利益规律D.社会政策与法规效益规律E.社会政策与法规发展规律2.社会政策与法规基本的分析方法是(ABC)。A.定量分析法B.价值分析法C.系统分析法D.利益分析法E.信息综合分析法3.关于社会救济基金的来源,说法正确的是(BD)。A.主要由社会捐助和募集,辅之以政府财政开支B.主要由政府财政开支,辅之以社会捐助和募集C.救济对象与政府财政共同承担D.救济对象没有缴费义务E.政府承担大部分,救济对象承担小部分4.关于社会政策法规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说法正确的是(ABDE)。A.其原因在于客观事物的变易性B.其原因在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内在规定性C.转变不可预防D.转变可以预防E.转变是客观存在的5.政策法规预测按其范围划分,可分为(ABE)。A.宏观预测B.中观预测C.长期预测D.短期预测E.微观预测6.属于社会政策问题特征的是(ACD)。A.公共性B.严重性C.相关性D.主客观统一性E.系统性7.工伤保险基金由(AB)构成。A.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B.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C.职工个人缴纳的工伤保险费D.职工个人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的利息E.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的利息8.社会保险具有如下特点:(BC)。A.自愿性B.福利性C.强制性D.公平性E.补偿性9.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引导功能主要体现为(ADE)。A.明确目标B.创造条件C.破旧促新D.指导行动E.统一思想10.从评估机构的地位看,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的类型可以分为(CD)。A.正式评估B.非正式评估C.内部评估D.外部评估E.事前评估11.社会制定政策法规过程中的方案抉择的标准是(ABCDE)。A.最大限度实现政策法规目标B.消耗政策法规资源尽可能少C.体现基本国策,5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D.实现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少E.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小12.社会政策法规的制定遵循的原则有(ABCD)。A.利益原则B.系统原则C.可行性原则D.连续性原则E.节约原则13.关于社会救济基金的来源,说法不正确的是(ACE)。A.主要由社会捐助和募集B.主要由政府财政开支,辅之以社会捐助和募集C.救济对象与政府财政共同承担D.救济对象没有缴费义务E.政府承担大部分,救济对象承担小部分14.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具有(BCDE)。A.自愿性B.强制性C.给付性D.社会性E.时间性和地域性15.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功能有(ADE)。A.促进功能B.强制功能C.平衡功D.调控功能E.引导功能16.在方案抉择时要对社会政策法规方案进行(ABCDE)分析。A.行政可行性B.政治可行性C.法律可行性D.经济可行性E.技术可行性17.属于瑞典模式的是(BCD)。A.奥地利B.挪威C.瑞典D.丹麦E.德国18.下列有关社会优抚政策与法规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有强烈的政治性B.带有精神褒扬的倾向C.对象涉及全体国民D.社会优抚的给付标准不低于或稍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E.是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体系中最不完善的19.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是客观存在的B.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的原因之一是客观事物的变易性C.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身内在的规定性可引起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D.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不可预防E.等同于法律上效力范围的概念20.属于当前我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对象的有(ABD)。A.退伍义务兵B.退役志愿兵C.现役军人家属D.军队离退休干部E.革命伤残军人三、判断正误(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1.(√)《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中首次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标志着社会政策与法规进入现代阶段。2.(√)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最初只涉及到社会优抚方面。63.(×)社会政策的适用范围,与法律相比,应该是小于法律。4.(√)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采用了事前评估。5.(×)一项反贫困的计划没有实现它的目标,只是使人们相信政府是在关注着贫困问题的,这项社会政策与法规没有效果。6.(×)社会政策与法规方案抉择的最基本标准是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7.(×)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与执行间是平行的关系。8.(√)社区工作中最普通最广泛最直接的社会服务工作是社区服务。9(×)福利对象以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定。10.(×)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取代效用分析方法。1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价值判断必须以公共利益为重。12.(√)率先采用社会保险政策的是德国。13.(√)社会政策与法规优化的核心是社会政策与法规组织优化。14.(×)终止由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身的终止。15.(×)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的根本标准是效益标准。16.(√)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法规保障了贫弱孤寡的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思想和惰性,这是社会政策与法规的附带效果。17.(√)在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过程中不停顿地进行控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这一控制方式属于动态控制。18.(√)社会政策与法规不适应新的形势,效力明显减弱,需要改变时,应该先立后破。19.(√)价值分析法核心内容是功能分析。20.(√)“构建和谐社会”属于元政策2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等同于其预期效力。22.(×)规范性文件具备法律效力。23.(√)社会保险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对应关系。24.(×)“于无声处听惊雷”属于信息类比预测法。25.(√)社区工作中最普通最广泛最直接的社会服务工作是社区救助。26.(√)社会救济基金的来源是主要由政府财政开支,辅之以社会捐助和募集。27.(√)社会政策法规的制定立足实际,易于落实,便于执行,体现了可行性原则。28.(√)政策与法规制定中方案抉择最基本的标准是最大限度实现政策法规目标729.(√)社会政策法规实施中同一时间同时协调各种因素、各方面问题横向协调。30.(×)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可以预防一些违反政策法规现象的滋长与蔓延,这种作用称为补救性作用。31.(√)公民一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必须参加社会保险。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