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定义和解释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联系社会各种因素对语言进行的研究,探讨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功能及其使用的一般规律。概括来说对语言的研究大致有四个角度:内部研究、外部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研究。社会语言学属于对语言的外部研究,但并不是纯粹的外部研究。(二)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1.布莱特(美国)1964(1)说话人的身份;(2)听话人的身份;(3)言语事件的社会环境;(4)社会方言的分析;(5)言语行为的社会评价;(6)语言变异的程度;(7)社会语言学的实际应用。2.韩礼德(英国)(1)语言宏观社会学、语言人口统计学;(2)双语、多语、多方言研究;(3)语言规范、语言发展和规范化;(4)语言混合;(5)社会方言;(6)社会语言学和教学;(7)言语的人种史、语言环境;(8)语域和言语能力;(9)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10)语言和社会化及其传播;(11)社会语言学的方法;(12)语言体系的功能理论;(13)语言相对性;(14)话语理论;(15)人种方法论的语言学。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1992)总的来说,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以及各类言语共同体使用语言的状况和特征;(2)各类语言变体的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3)社会以及不同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4)由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5)交际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4.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2004)(1)社会因素(阶级、阶层、职业等)对语言结构的影响;(2)个人因素(年龄、性别、性格等)对语言的影响;(3)语言政策、双语等;(4)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关系,如语言接触、语言融合;(5)语言对社会的影响。5.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2004)(1)语言变体:社会方言、地域方言;(2)语言交际:言语社区、语码转换、会话分析、社会网络、语言态度、礼貌语言、语言互懂度等;(3)双语现象、双言现象;(4)语言接触:方言接触、混合语、混合方言、外来词;(5)语言转移:语言忠诚、语言转用、移民与语言、语言竞争;(6)言语民俗学: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的言语社区使用语言的差异;(7)语言、文化和思想: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思想的关系、语言禁忌、不同语言在语义上的关联;(8)语言与社会的种种关系;(9)语言规划和语言教学;(10)语言习得;(11)其他。6.张廷国、郝树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2008)(1)研究语言的变异,联系社会因素去探究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常用统计的方法和概率的模式来描写这些变异现象。又称微观社会语言学或小社会语言学。(2)研究社会中的语言问题,如双语、语言的接触、人们对待语言的态度、语言社区、多语制、语言选择、语言替代、语言政策、语言规划、标准语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又称为宏观社会语言学或大社会语言学。(3)研究人们如何在实际的语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的社区使用语言的区别。又称为话语文化交际学。7.祝畹瑾《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2013)社会语言学研究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我们尝试概括成下列诸方面(1)国家或地区、城镇或村落机构或部门、街区或邻里等等使用语言的状况及其历史、地理、人文背景。(2)按种族、民族、阶级、阶层、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说话人的社会属性区分的言语共同体,或由说话人的实践活动建构的实践共同体使用语言遍体的状况、原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影响。(3)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标准话和非标准话、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世界性语言和本土化语言等的结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尤其是传递社会意义的功能。(4)人际言语交往中各方使用语言的状况、变化及其用意和效果。(5)交际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6)社会以及不同群体或个体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的认同、态度和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学习、使用和传播语言变体的影响和效应。(7)由语言接触和语言态度引起的语言使用上的变化及对语言结构的影响。(8)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人口流动或迁徙而导致的语言使用格局上的变化及对语言生命力的影响。(9)社会语言生活中存在的实际语言问题,以及为此而采取的对策如语言规划、语言政策、语言教育及其效果。(10)对以上方方面面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11)对以上方方面面的理论探索。(12)社会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三)国外不同的研究角度1.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其研究对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言语,核心问题是语言变异,基本出发点是把语言看作是一个有序异质的系统,强调研究的语料必须取自现实生活,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充实和完善语言学。2.社会学的社会语言学亦称为语言社会学。其研究重点是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全局性的相互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语言问题。如语言规划、母语维护等。其研究成果常被用于语言决策和语文建设。3.民族学的社会语言学它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去考察语言的使用情况以及语言在人类交际活动中的作用,侧重研究言语交际的方式、特点和规范。其研究的核心是人类的交际能力,最终目标是建立综合性的人类交际学。4.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语言学其研究重点是全社会或某个社会集团对使用某种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5.语用学的社会语言学它以会话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讨会话原则和策略,研究会话结构和风格。6.应用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政治、语言与经济、语言与法律、双语教育等(四)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语言观是指人们对语言的基本看法,即语言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东西。各种语言学的理论是由不同的语言观造成的。有代表性、有影响的语言观主要有以下几种: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列宁、斯大林赞同。2.语言是人的世界观,即观察世界的方式和过程。19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20世纪美国萨丕尔、沃尔夫表示赞同,申小龙也支持此种观点。3.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符号系统。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后为布龙菲尔德等所赞同。4.语言是人先天具有的一种本能。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提出。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个动态的非自足的开放的符号系统。语言中的各种言语差异常常是各种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言语差异既具体地体现了语言现状的真实面貌,又常常反映了语言成分消长变化的苗头。社会语言学正是要联系各种社会因素,通过对各种言语差异的表现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来探索整个语言系统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自觉地利用其中规律,制定各种语言规划,开展语言教学,使语言更好地为我们服务。社会语言学兴起的原因1.内部原因:语言学发展的必然从语言学内部看,20世纪上半叶占统治地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着重研究语言形式的分类、分布和语言的共性特征,对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差别和变异置之不顾。这样的语言和语言学研究当然不能反映现实世界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况,因而是片面的。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的差别和变异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对传统语言学起到了补充和修正的作用。2.外部原因: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基础从历史和社会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新兴国家的语言规划,欧美国家由于移民或其他历史原因造成的双语或多语混杂现象,这些都需要语言学家研究和解决。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失业人数剧增,种族矛盾加剧,人口流动频繁,使语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协调各种语言和语言变体,促进交际而不是制造矛盾和冲突,充分发挥语言的各种功能,等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物质条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社会科学普遍采用抽样调查和统计学的方法,从把握事物总体的数量关系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介入,社会语言学也是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来发现社会变量和语言变量之间的共变关系的。录音设备、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手段。学术背景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言语行为理论、当代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等。语言和民族一、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一)语言能多方面反映民族的特点1.反映民族的经济生活经济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同一民族早期的经济生活应该是大致相同的。早期经济生活的状况会在语言中有残留,经济生活中一些常用的事物就会词汇化,不常用的事物就不会词汇化。2.反映民族的文化、心理一个民族的文化、思维方式在语言中也有反映。3.反映民族的某些历史事实(二)语言比民族的其他特征更具稳固性社会的发展、民族间的相互接触,会使一个民族的居住地、经济生活、习俗信仰等发生一些变化,表现为对旧有东西的放弃或吸收新的东西。但相对于民族的其他特征而言,语言则比较稳固地伴随自己的民族。二、语言和民族的相互关系(一)语言作用于民族1.语言是一个民族共同生活发展的基础和工具2.语言是联系民族感情的纽带(二)民族作用于语言1.民族(国家)的进步和强盛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反之民族的衰败、分化会引起语言的衰败和分化。2.民族强盛会提高一种语言在各种语言中的地位。3.民族能够为一种语言的独立地位提供划分标准双语双语指个人或社会集团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一)双语现象产生的原因1.多民族杂居2.国家实行双语制3.移民4.殖民统治5.不同民族通婚(二)双语的类型1.语种的多少。统计2003年版的《世界地图册》中亚洲49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哈萨克斯坦)的语言使用情况的数据表明,官方语言和通用语为单一语言的国家为23个,双语国家16个,三语国家8个,四语国家1个。2.范围的大小。有全民型和局部型两种。全民性指一个民族的全部或大部分都是双语。局部型指一个民族内部少部分人可以用双语交流。3.能力的高下。大致可分为熟练型和半熟练型两种。后者只能应付一般的日常生活,难以进行复杂的交流。4.时间的长短。有的民族双语使用历史较长,有的则较短。语言的同化和混合双语发展前景一种是维持现状,双语稳定存在,另一种是走向单语化。1.语言同化双语并存发展为单语化,即一种语言代替了另一种语言,这便是语言的同化。(1)语言同化的原因国外学者认为造成前语言同化的主要因素有三种:①地位因素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语言的地位。②人口因素③公共机构的导向因素第一,大众传媒使用的语言;第二,同宗教关系密切的语言;第三,用于教学的语言;第四,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语言;第五,政府语言规划确定的语言。(2)国内民族语言同化现状我国,少数民族语言被汉语同化主要有两种情况:①主体被同化。一个民族的主体放弃了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改用汉语。典型的例子是满语被同化。②局部被同化。一个民族的某个地区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了民族语言而转用汉语。语言混合语言的混合是两种语言的语言成分彼此混杂,从而形成了混合语,即形成皮钦语(Pidgin),克里奥尔语(creole)。(1)皮钦语皮钦语是以一种语言为基础,夹杂另一种语言的语言成分形成的变形的语言。作为基础的主要是入侵的英、法、葡、西语等。皮钦语的语音系统不是单一的,词汇贫乏,语法规则大大简化。(2)克里奥尔语皮钦语如果在社会中稳定下来并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使用,就可能发展成为克里奥尔语。与皮钦语相比,克里奥尔语有如下特点:体系化、普及化、母语化。国内混合语主要有洋泾浜英语、五屯话、倒话和诶话。汉语外来词(一)汉语的几次借词高潮汉代唐代晚清和五四时期改革开放之后(二)范围问题汉语表示外来事物和概念的方式有意译、仿译、直接使用西文缩写词、音译、借形五种形式。通常认为只有音译和借形两种方式吸收来的词才是真正的外来词。(三)音译词和借形词的类型1.音译词1.音译词(1)纯音译的。丁克吉普高尔夫(英)列巴刹那头陀雅马哈斯巴鲁(2)半音译半意译新西兰冰淇淋因特网米老鼠(3)音译加类名。啤(酒)保龄(球)卡(车)(4)音译兼顾表义(音意兼译)。休克绷带可口可乐基因2.借形词汉语借用日语词(1)汉字书写的日语固有词语,日语用训读。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