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界定的一般原则社会问题界定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和主观性原则两个方面。社会问题界定的客观性原则是指社会问题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就是说,社会问题本身具有客观性,它是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某种具体的消极性的社会事实,而不是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想象及其观念。社会问题界定的主观性原则是指人们对某一社会事实的感觉、认知和判断;它表现为某种公共麻烦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和头脑中形成的观念。主要有: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违背了社会通行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与人们的道德抉择有关;通过人的努力,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存在被改变、被解决的可能性。转型期社会问题的三种主要类型根据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的实际情况,从社会问题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主导原因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问题划分为三类。1、结构型社会问题。这类社会问题主要是由社会结构的缺陷所引起,表现为社会结构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致使社会结构中积存一些社会弊病。这类问题包括人口问题、贫穷问题、劳动就业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等等。2、变迁型社会问题。这类社会问题主要是由社会变迁所致,即在社会现代化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结构失衡、功能障碍、关系失调、整合错位导致了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这类问题包括环境污染与保护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流动人口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等等。3、失范型社会问题。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了原有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紊乱,导致社会生活中出现价值冲突、失去规范或规范混乱。在这种状态下,人的行为易出现偏差,这类社会问题主要是指犯罪、吸毒、卖淫、自虐、药物滥用、精神疾病、集群行为,等等。简述偏差行为理论及其基本观点偏差行为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理论观点,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美国社会学界以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为中心逐渐形成两派,承续美国早期社会学传统,从实证的角度对社会问题、社会过程、社会行为进行研究。偏差行为理论即形成于这两派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之中。偏差行为指在特定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成越轨、离轨、差异行为。偏差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①偏差行为,即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不同,社会价值和规范的内容不同,判定偏差行为的标准也就存在着很大差异。②在社会变迁失控的时候(如战争、动乱、经济危机、经济不稳定、经济增长过快等),社会秩序会遭到破坏,出现价值冲突和失范现象,个人在遵从社会规范上发生困难,不知该做什么或该怎么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于是便产生偏差行为。③从个人角度讲,偏差行为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化不当,青少年生活的初级群体(首届群体)一一家庭、朋友等——环境不良,使他们沾染上不好的习惯.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的偏差行为。④解决偏差行为的主要办法是重新社会化,对生活进行调整,改变生活方式或生活环境,如让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接触先进文化,杜绝与沾染上偏差行为的人或事的接触,抵御各种偏差行为的诱惑;创造实现社会目标的条件和机会,减轻人们担心做出偏差行为的紧张压力。一旦合法的机会增加,个体的偏差行为就会减少。社会问题就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错)社会问题是社会环境中的公众问题,而不是局部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这一公众问题影响了社会生活中多数人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产生影响。构成社会问题必须满足四个基本要素:其一,在现实社会中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范情况。其二,这种失范情况严重影响了一定数量的社会人群的生活。其三,这种失范情况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密切关注。其四,对这种失范的控制或消除必须要动用社会力量才能够实现。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错)食品安全问题是失范型社会问题。社会失范包括个体或群体对于规范的违反、规范的冲突或者是无规范状态。食品安全问题是企业角逐经济利益造成社会责任失范的结果。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都面临着转型,转型期是社会失范的高发期。传统规范约束力的弱化,新的社会规范还在建立与执行的过程中,没有起到相应的约束作用,因而社会失范现象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就是这一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企业的市场利益目标与社会责任感相脱离,企业的价值信仰与普遍的社会信仰和社会道德相背离,这是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最根本原因。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价值观念的差异(辨析)在价值冲突论看来,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有密切的关系。之所以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根源就在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价值观念的差异。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持不同价值观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产生分歧、矛盾甚至冲突。互相冲突的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人们长期受到这些影响,就会出现“社会解组沦”所说的社会失范状态,从而导致越轨行为的发生,产生社会问题。留守儿童体现社会问题特征普遍性、变异性、复合性:1.社会因素(1)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他们为改变贫困现状,选择外出务工。但是,城市的消费水平较高,这就使得大部分农民工将子女留在农村,形成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2)社会各界的关注程度家庭和社区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家庭温暖的缺失、周围社区对留守儿童社会化承载的功能弱化,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于是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心理障碍、道德滑坡、学习偏差等问题。2.政府因素(1)城乡界限明显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教育设施落后。农村孩子在城市很难入学,只有在户籍地才可享受免费或低收费入学。由于我国的中考、高考制度与户籍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农民工子女必须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因此农民工的子女不得不做留守儿童。(2)政策的局限性当前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这些特殊主体权益保护的规定很少,进城农民工并不能与市民享有同样的权益保障,在其子女接受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虽然国家颁布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接收的学校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教育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落实起来还有难度,仍需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步伐。3.家庭因素(1)留守儿童父母角色的缺失家庭结构不完整,留守儿童存在情感、照料、教育等方面的多重缺失,导致一部分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留守儿童父母观念的扭曲,对孩子的监管处于一种放任自由的状态。(2)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监护弱化多数监护人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很多留守儿童和监护人的情感沟通存在障碍,很多祖父母采取对孩子溺爱的管教方式。留守儿童与监护人心理上的隔离,使他们丧失了有效的沟通渠道,常常压抑自己的情感,过早形成自立人格,表现出悲观心理、缺乏安全感。4.学校因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的局限,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制约,对留守儿童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不足。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学校监护不力等,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各类问题。(1)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足校园环境是学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经济条件限制和投入的不足,农村教学条件非常差,经费紧张、师资不足、设备紧缺。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物质方面的贫乏常常会导致精神的贫乏。(2)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学校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首先需要学校正确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需要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有较高的素质。有些教师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本职工作,认为了解学生学习、思想、品行是分外的事,缺乏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的理念。(3)教育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很少专门开设心理课和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生存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