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的防治张俊常见疾病的防治学习提要学习常见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根据健康教育处方,指导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常见疾病的预防。第一章节:发热(Fever)•定义•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一、病因与临床分类1.感染性•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2.非感染性•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二、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2.发热的分期、特点和临床表现(1)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大于散热临床特点:畏寒,皮肤苍白、“鸡皮”和寒战等特点: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临床表现:皮肤颜色发红,自感酷热和皮肤干燥。(2)高热持续期3、发热时机体功能的变化生理功能的变化防御功能改变(3)体温下降期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临床表现:大量出汗甚至脱水。汗出热退生理功能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呼吸消化功能泌尿功能生理功能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甚则烦躁、谵妄、幻觉和抽搐昏迷等。心血管:心律加快甚则循环衰竭(有心脏病病者应重视)生理功能的变化呼吸功能:呼吸加快、加深消化功能:食欲减弱、口干舌燥、腹胀、便秘等泌尿:尿量减少防御功能改变有利有弊抗感染能力的改变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发热疗法)三、护理要点1.病因治疗:如感染性疾病需使用有效抗生素。非感染性疾病的处理原发病。如烧伤、中暑等。2.一般调理饮食清淡、补充足够的水、营养物质、维生素等。3.降温措施降温标准青壮年患者,一般状态良好,38.5℃或者~39℃,可予物理降温,大于39℃,可药物降温老年患者、婴幼儿、孕妇、心功能较差,体温超过38℃~38.5℃时,可考虑药物降温注意!!!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高热40℃心脏病患者妊娠期妇女儿童方法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袋、冷水等)药物降温(柴胡、扑热息痛、安痛定肌注等)刮痧病因未明确前,慎用或禁用激素降温注意!!!忌见热退热忌立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被滥用,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伤害。近年来由于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使抗生素在治疗的同时,又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简称上感,是指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鼻咽或咽喉部的急性炎症的总称。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多发,常在受凉、淋雨和过度劳累等诱因存在时,由于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而发病。普通感冒症状轻、病程短、传染性小,可自行痊愈。但是,上感可能是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所以,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感冒不应掉以轻心,应根据情况及时就医。一、病因•普通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少部分由细菌引起。病毒或细菌主要寄存在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散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在某些诱因影响下,就会引起感染而发病。二、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临床上可表现为不同类型。•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多由鼻病毒引起。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灼热感,进而可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有时伴有耳咽管炎,也可出现流泪、声嘶、少许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和全身症状,或只有低热、不适、头痛。如没有合并症,5~7天痊愈。•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可表现为咽部发痒、灼热感、但疼痛不突出;也可表现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等急性喉炎的症状。•3、疱疹性咽颊炎,常由柯萨奇病毒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检查咽部充血、咽和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4、咽结合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和结合膜明显充血。•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起病急,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三、治疗方法•(一)对症治疗:•1、全身症状明显者卧床休息,半流质饮食。•2、头痛发热明显者可口服阿司匹林0.3g/次。•3、咽痛可含服碘喉片等,或用淡盐水漱口。•4、流鼻涕和鼻塞明显者可口服扑尔敏5mg/次,3次/日。•5、咳嗽明显者口服复方甘草片2片/次,3次/日,或服用其他中西药物(二)病原治疗•1、病毒感染者可选用:吗啉胍0.1~0.2g/次,3次/日,口服;或病毒唑200mg/次,2次/日,口服。•2、细菌感染者可选用:复方新诺明2片/次,2次/日,口服;或乙酰螺旋霉素0.2~0.3g/次,3~4次/日,口服;症状严重者可静脉给药如静脉点滴青霉素等。•(三)中医治疗:辨证论治,口服汤剂;或口服中成药感冒通等。•病情严重者应及时就医,进行静脉给药或住院治疗。四、健康教育处方•(一)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尤其应进行耐寒能力的锻炼如冷水洗脸、冷水擦浴等。•(二)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合理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等。•(三)讲究卫生,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流通;勤晒被褥等。•(四)在感冒多发季节,少到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去,以免被传染。•(五)已患感冒应注意休息,多喝开水;根据情况及时服药或就医治疗。第二节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正常人每天排便1次,排出粪便的量约200~400g。也有少数人每天虽排便2~3次,但粪便性状正常,则不能称为腹泻。腹泻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一般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类,前者是指腹泻呈急性发病,历时短暂,而后者一般是指腹泻超过2个月者。肠道内的水分•体外摄入:饮水1500ml,食物中的水约1000ml•消化液:唾液约1000ml;胃液2000ml;胆汁1000ml;胰液2000ml;小肠液1000ml;大肠液60ml,共约7000ml。•肠道吸收情况:空肠4500ml/d;回肠3500ml/d;结肠约900ml/d;(注:结肠每日最多吸收约2500ml)因此:每日从粪便中排出的水约100ml正常排便•频率(2-3次/天)--1次/天--(1次/2-3天)•量150-200g/天•含水量60%-70%腹泻----概念•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系指每日排便次数在3次以上,或粪便中水分增加导致粪质稀薄,或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腹泻---分类•根据病程可将腹泻分为急性(不足2月)和慢性(超过2月)。•急性腹泻常为自限性病程,•慢性腹泻病因非常复杂,临床转归差异极大,倘若不能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患者常难以自行好转。慢性腹泻的定义•频率明显超过平日习惯•排便量200g/day•水分含量85%•便中可有脓血,粘液或未消化食物•可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病程两个月发病机理•无论腹泻背后的病因如何,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都在于粪便中的水分吸收不完全,导致排便次数增多和(或)总量增加。•胃肠分泌亢进、炎性渗出物增多、肠道吸收不良、肠腔内渗透压增加以及胃肠运动过快等均是腹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腹泻的分类根据发病机理分类: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胃肠动力紊乱性腹泻肠吸收水分的面积减少分类根据大便性状不同,将慢性腹泻简要分为三大类:脂肪泻、炎症性腹泻水样泻一.渗透性腹泻•1.高渗性药物及高渗性食物:碳水化合物多见,由于水解酶缺乏而不被肠粘膜吸收,形成高渗透压的肠内容物引起腹泻.最常见的是先天性乳糖酶缺乏。(78%-88%的汉族人有乳糖酶的缺乏)2.消化及吸收不良•(1)肠粘膜面积减少:短肠综合征.•(2)肠粘膜吸收功能减低:麦胶性肠炎.•(3)细菌过长:盲袢综合征•(4)肠粘膜淤血:右心衰,门静脉高压.•(5)肠系膜淋巴管堵塞:淋巴瘤,Whipple病渗透性腹泻的特点•停药或禁食(48h)后腹泻减轻或消失•大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便中含大量不消化食物•大便量一般1L/day二.分泌性腹泻•(1)通便药•(2)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霍乱•(3)胰性霍乱:水泻伴低血钾胃酸缺乏(WDHA):VIP瘤•(4)甲状腺髓样瘤•(5)卓-艾综合征分泌性腹泻的特点•肠粘膜组织学正常•大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水样泻,量大,无脓血•禁食后腹泻不减轻三.渗出性腹泻•(1)炎症性肠病•(2)感染性肠病:TB,阿米巴痢疾•(3)缺血性肠炎•(4)肠放射性损伤•特点:便中含大量血,脓血或粘液四.胃肠动力紊乱性腹泻•(1)药物引起:普奈洛尔,奎尼丁•(2)甲亢•(3)倾倒综合症•(4)IBS•特点:便稀烂,水样肠鸣音亢进,腹痛脂肪泻---概念所谓脂肪泻,系指由于肠道吸收脂肪不完全,导致粪便中的脂肪含量异常增多。患者往往有明显的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粪便常有恶臭,便中可有油滴和不消化的食物,大便苏丹Ⅲ染色阳性。腹泻量一般较大(甚至可达1000ml/d以上),且与进食相关。脂肪泻----发病机理脂肪的正常吸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良好的小肠吸收功能,足够的胰液和胆汁的分泌,食糜在肠道内停留足够的时间。上述条件任何一个得不到满足,即可能导致脂肪泻的发生。脂肪泻----诊断要点•对于临床特点符合脂肪泻的患者,采集病史和查体时须注意以下要点:①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短肠综合征,胃切除术后综合征);②有无长期酗酒和严重腹痛(慢性胰腺炎);③有无黄疸(胆汁淤积);④有无心悸、怕热、多汗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炎症性腹泻的病因及分类•炎症性腹泻的病因系由于肠道炎症导致渗出物增多,从而造成粪便中水分增加或排便次数增多。•炎症性腹泻可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大类,前者包括慢性痢疾(细菌、阿米巴)、肠结核及血吸虫病等,后者则见于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炎症性腹泻的特点排便次数相对较多(多者可超过10次/天),而每次便量相对较少,炎症主要累及结直肠的患者上述特征更为明显。炎症性腹泻的临床特点①发热:高热见于痢疾、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低热多见于肠结核和炎症性肠病②里急后重:提示病变位于直肠。③腹部包块:右下腹包块是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的特征性表现,其他还可见于恶性肿瘤、肠套叠、血吸虫性肉芽肿等。④腹痛:腹痛是炎症性腹泻的重要伴随症状,详细了解其特点甚有必要。粪便性状•粪便性状对于炎症性腹泻,了解粪便性状也可有助于诊断。脓血便见于痢疾、炎症性肠病、结肠癌及血吸虫病等,蛋花汤样便见于难辨梭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等,腥臭血水样便则见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水样泻---概念•水样泻并非指粪便一定要成水样,而主要是指粪便中水分增加导致粪便稀薄水样泻的分类•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可将水样泻分为两大类:①肠道内渗透压增高,例如乳糖不耐受,泻剂使用不当;②肠黏膜分泌水分增加,既可见于胃泌素瘤和血管活性肠肽瘤这样的罕见病,也可见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这样的常见病。功能性腹泻•功能性腹泻是指持续或反复排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不伴有明显的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的综合征。•诊断标准为至少75%的所排粪便为不伴有腹痛的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功能性腹泻的发病可能与肠道传输过快、结直肠内脏敏感性增加及精神心理异常(如应激、焦虑和抑郁)等有关。假性腹泻•假性腹泻多见于结肠远段肿物或直肠癌引起肠腔狭窄,使粪便积存于病变近端而不能顺利排出,肠液刺激直肠产生频繁的便意。•另外,坐骨直肠窝(例如胃癌腹腔种植转移)或子宫直肠窝(例如宫外孕破裂腹腔内出血)病变刺激直肠也会出现假性腹泻症状。•仔细询问病史不难发现,患者虽然排便次数较多,但每次排便量少、缺乏粪质。对这类患者须保持高度警惕,应及早进行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