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护理的实践指南一、什么是社区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在康复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全面康复的目标,根据总的康复医疗计划,与康复医师等其他康复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以帮助残疾者或病人达到康复或减轻残疾、预防继发性残疾为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伤、残者的生活质量,并回归社会。与传统的病人被动地接受护理人员照顾的“替代护理”相比,康复护理强调“自我护理”和“协同护理”,即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通过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生活能力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充分发挥病人潜能,使病人达到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的目标。社区康复护理(rehabilitativenursinginthecommunity)是指在社区康复过程中,护士根据总的康复医疗计划,围绕全面康复目标,针对病、伤、残者的整体进行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的康复指导,使他们自觉地坚持康复锻炼,减少残疾的影响,预防继发性残疾,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康复。二、哪些人适合做社区康复护理?社区康复护理对象主要是残疾人和有各种功能障碍,以致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慢性病病人和(或)老年人。社区中常见的慢性病病人是脑卒中恢复期、脊髓损伤恢复期、骨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病的病人,多是出院后或门诊康复后仍需继续康复者。三、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方法?1.物理疗法是指用物理方法进行的康复治疗,它可预防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功能障碍、残疾的发生;预防老年慢性心肺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褥疮;解除或减轻病变所产生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等。常用的有光疗法、电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水疗法。2.运动疗法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方法和技术,以现代医学和体育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使用训练器械和设备进行运动。运动疗法可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的调节,提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达到强化功能、促进肢体康复、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的作用。常用的运动疗法有医疗体操、耐力运动、拳术与气功等。3.作业疗法为恢复病人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活动,对病人进行训练,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常用的有家务活动训练、日常生活行动训练、职业性劳动训练、工艺作业、文娱疗法、假肢穿戴后的活动训练等。4.针灸疗法利用针刺或艾灸刺激人体的穴位,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使机体康复的一种方法。5.按摩疗法按摩疗法是康复治疗者用手、肘、膝、足或器械等在人体体表施行各种手法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按摩,调整神经系统和内脏功能,改善循环、松解粘连和挛缩的组织、改善肌肉功能状态等。6.心理疗法又称精神疗法,是一种心理调整和干预,以求达到改变人们行为、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常用的有支持性心理疗法、暗示和催眠疗法、行为治疗(条件反射疗法)和认知疗法。7.语言疗法对有语言障碍者进行矫治,以恢复或改善其言语能力的治疗方法。采用的方法有发音器官的训练,如伸舌、卷舌、鼓腮、吹口哨等;另外还有构音练习、模仿练习、朗读、会话练习等。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如运动方面的床上运动、轮椅上运动和转移、借助设备行走、上下楼梯、交通工具的使用等;自理方面的进食、更衣、如厕、洗.漱、修饰等;交流方面的打电话、使用电器、书写、阅读、交谈、外出活动等;家务劳动方面的室内清洁、家用电器使用、厨房活动、照料他人等方面的训练。9.呼吸功能训练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能增大换气量;增强耐久力,促进肺内分泌物的排出;改善脊柱和胸廓的活动状态,维持正确姿势。通常是利用吹气囊、吹蜡烛的方法和胸廓向上抬举、上肢外展扩大胸廓的辅助性呼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防止肺功能下降。四、如何开展社区康复护理?1.收集资料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家庭、婚姻、个人嗜好、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等)、家庭环境、家庭条件、经济状况等内容,建立社区康复对象档案。2.进行初次评估康复人员在训练前对康复对象进行一般体格查验、各项功能检查以及必要的专项检查,确定康复对象的运动功能水平和生活自理、学习、劳动、社会生活等能力,了解病人的功能状况、障碍程度、康复潜能及影响因素,为确立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提供依据。3.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对病人的身心障碍特点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确立护理目标,选择适宜康复训练项目,制定康复护理计划。4.实施康复计划指导和帮助康复对象进行康复训练并作好记录。训练项目应注意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少到多,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康复对象积极性。5.康复效果评估康复护理计划实施之后,分阶段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了解训练项目是否适合、有效,康复对象对训练的态度等;并根据评定的情况,不断调整康复内容,制定新的护理计划,实施再评定,如此循环,直到病人康复。五、社区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1.训练内容要贴近生活为病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时,设计的动作应尽量来自日常生活,要简单易学,便于病人掌握。2.训练时要向病人充分说明在训练时要充分向病人说明动作的目的和要领,指导病人正确地训练,动作要规范,保证康复训练效果。3.要鼓励病人家属的参与在社区康复的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病人的依赖性较强,家属的陪伴、鼓励和督促有利于功能恢复的进度,但也应避免过度照顾,减少病人生活自理的机会,从而影响训练效果。4.宣传康复知识,为病人树立信心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康复知识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尽管社区康复作为一种降低疾病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因缺乏对康复的正确认识,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失去信心而半途而废。因此,要加强健康宣教,使病人坚持训练,早日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