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护理概述神经系统疾病指脑、脊髓、周围神经和骨骼肌所发生的疾病。•临床特点: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致残率高•护理主要目标:挽救生命、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临床常见症状:•头痛,•感觉、运动、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头痛一、概念:指额、顶、颞、枕部疼痛(二)身心状况•1、头痛特征及伴随症状•2、心理状况头痛特征及伴随症状1、部位:颅外:在病灶附近,局限与表浅颅内:弥散与深在头痛特征及伴随症状2、时间:颅内占位病:晨间加剧,进行性加重鼻窦炎:晨起后明显,午后减轻偏头痛:周期性发作神经官能症:波动性,易变性头痛特征及伴随症状3、性质:三叉神经痛:面部电击样短促剧痛血管性头痛:搏动性跳痛头痛特征及伴随症状4、程度:最剧烈: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脑膜刺激中度:五官病变较轻(持续性,逐渐加重):脑肿瘤头痛特征及伴随症状⑴急起头痛+发热→急性传染病、颅内炎症⑵缓慢头痛,进行加重+剧烈呕吐→颅内占位病⑶突然剧烈头痛(中老年人)+昏迷→脑出血⑷※头痛(剧烈)+呕吐(喷射状)、R↓、P↓、BP↑→颅内高压⑸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血管性头痛⑹焦虑+慢性头痛(无颅内高压)→肌收缩性头痛5、伴随症状(三)护理诊断(四)预期目标(五)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环境安静,舒适体位,–减少头部活动,–保持大便通畅•2.病情观察–头痛的特点及症状改善情况–伴随症状:意识、瞳孔、P、BP•3.缓解疼痛–避免加重诱因–教会减轻疼痛的方法:冷、热敷,按摩等–遵医嘱给镇痛剂•4.心理护理:消除焦虑二、感觉障碍感觉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感受或体验。感觉障碍是指感觉神经系统受损时引起的各种感觉异常(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一)护理评估•1、病因(1)中枢疾病:感染,外伤,肿瘤,脑血管病变(2)椎间盘脱出(3)全身性疾病:中毒,代谢障碍(一)护理评估•2、身心状况(1)感觉障碍性质(2)程度(3)定位(4)伴随症状:易冻、烫、撞伤(5)心理状况:惊恐、焦虑(二)护理诊断感知改变:定义:机体对刺激的量和型态方面的感受发生变化。(三)护理措施1、防止意外2、预防褥疮3、指导知觉训练,用视觉弥补感觉不足三、运动障碍(一)概念•1、运动障碍指因神经系统执行运动功能的部分发生病变引起人体运动功能的异常。表现为:瘫痪、共济运动失调和不自主运动。•2、瘫痪是指随意运动减弱或丧失(二)护理评估•1、病因:–脑、脊髓感染、脑血管病、肿瘤、外伤、先天畸形–神经变性、脱髓鞘2、身心状况(1)起病方式及伴随症状(2)瘫痪性质(3)程度(4)定位(1)起病方式及伴随症状1)突然发病:急性脑血管病,脑外伤、感染2)起病缓慢:慢性中毒,代谢及营养障碍3)慢而渐重:脑肿瘤,神经变性4)伴随症状(见下页)伴随症状①伴脑膜刺激征:脑膜炎,脑出血②伴颅内高压:颅外伤,脑肿瘤③生命征、意识、瞳孔变化对中枢性瘫痪病人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4)(2)瘫痪性质•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枢性瘫、硬瘫):脑、脊髓疾病引起•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瘫、软瘫):周围神经疾病引起鉴别要点(见下表)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病损部位大脑皮质、内囊、脊髓前角、前根、神经丛或周围神经肌张力增强(痉挛)减退(弛缓)腱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阴性肌萎缩无(不明显)明显(3)程度•以肌力表示,分6级(0~5级)•肌力是指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估0级:肌肉无任何收缩(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不能活动关节)2级: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地心引力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5级:正常肌力。(4)定位①皮质运动区:单瘫—对侧一个肢体瘫②内囊:偏瘫—对侧面、舌瘫及上、下肢瘫③脑干(一侧):交叉瘫同侧颅神经瘫(周围性)对侧上、下肢瘫(中枢性)④脊髓:截瘫—双下肢(受损平面以下)颈髓:四肢瘫—双上肢(周围性)瘫双下肢(中枢性)瘫⑤肌肉病变:单肌或一组肌肉瘫痪(三)护理诊断1.躯体移动障碍:•定义:个人处于独立移动躯体能力受限的状态,但并非不能活动•完全静止不动不应用此护理诊断,而代之以废用综合征更合适•其护理措施要针对加强和恢复功能并防止退化2.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四)预期目标(五)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2、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3、保持皮肤清洁完整•4、保持瘫肢功能位•5、制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四、昏迷(一)概念:昏迷是大脑皮质和中脑网状结构发生病变抑制的一种病理状态。表现:为意识丧失,任何刺激均不能转醒。(二)护理评估(二)护理评估1、病因(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2)全身病变(3)急性中毒(药物、化学品)2、身心状况(1)程度:1)浅昏迷:意识丧失,反射存在2)深昏迷:意识丧失,反射消失2、身心状况(2)发生缓急的诱因1)急骤、首发:急性脑血管病、脑外伤、中毒、中暑、中枢NS感染2)缓慢:代谢障碍、脑肿瘤3)高温下突然昏迷:中暑高血压者突然昏迷:急性脑血管病发热→昏迷:感染、中暑昏迷→发热:急性脑血管病、中毒2、身心状况(3)伴随症状昏迷病人应注意观察:①生命征②瞳孔(最重要):大小、对称、光反射③神经系统体征:偏瘫、生理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三)护理诊断1.急性意识障碍定义:人的意识、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定向力、思维、睡眠周期和心理动力行为突然发生紊乱2.自理缺陷(四)预期目标(五)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⑴生命征、瞳孔⑵神经系统体征⑶昏迷程度变化瞳孔检查2.生活护理(1)卧位与饮食与营养①平卧、头偏一侧(防误吸),颈下垫高(防舌后坠)②及早鼻饲③教会亲属配制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营养的食物匀浆高能营养液持续鼻饲留置胃管的护理(2)大小便护理–大小便失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必要时涂护肤软膏–留置尿管:严格无操菌作,清醒后及時拔除–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应及時处理(3)卫生清洁:保持头发、面部、眼睛、鼻腔、耳道、手、足等部位清洁3.防治并发症•(1)压疮•(2)口腔炎•(3)肺部感染•(4)尿路感染红斑、水疱期浅度溃疡期深度(坏死)溃疡期压疮骨突处按摩卧气垫床昏迷病人的口腔护理吸痰护理留置导尿的护理颅内压增高和脑疝•一.概述•1.颅内压增高:颅内压持续超过正常值范围(成人为70~200mmH2O)称之•2.脑疝:颅内压增高(尤其是局限性增高),使颅腔内压失去平衡,部分脑组织从高压力区通过解剖间隙或孔道向低压力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病人的必然后果和主要死因3.治疗(1)去除病因(2)内科治疗①脱水剂②糖皮质激素③冬眠低温疗法④辅助过度换气疗法⑤镇静及止痛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1)病因–脑水肿–颅内占位病–颅骨骨折–先天性畸形(2)病后心理状况,诊治经过•2、身心状况•⑴症状–①头痛:最早、剧烈,夜间、睡眠加重–②呕吐:喷射状,与进食无关,呕吐后不缓解–③视力下降或失明–④意识障碍•⑵体征•1)急性颅内压增高表现–①意识障碍–②视乳头水肿(重要体征)–③库欣反应(Cushing征):呼吸深慢、脉搏慢而有力、血压升高(两慢一高)↓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呼吸呈潮式或不规则↓呼吸、心跳停止•2)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特征:ü①剧烈头痛、反复呕吐、躁动不安ü②颅内高压代偿征象(Cushing征):血压逐渐增高、脉搏缓慢宏大、呼吸深慢等生命体征改变的进行性意识障碍ü③同侧瞳孔散大ü④对侧肢体瘫痪、病理反射阳性ü⑤去大脑强直去大脑强直发作•3)枕骨大孔疝的临床特征:ü①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头痛剧烈,频繁呕吐及颈项强直或强迫头位。ü②生命体征紊乱,出现典型的Cushing征,(即血压骤升,脉搏迟缓而有力,且呼吸深慢。)ü③病人瞳孔变化、意识障碍表现较晚,个别病人甚至在呼吸骤停前数分钟仍呼之能应。•(3)心理状态•3.辅助检查:–CT、MRI–腰穿:压力、CSF检查(二)护理诊断(三)护理目标•1.心理护理•2.生活护理–⑴休息与体位:床头抬高15~300卧位昏迷者左右交替侧卧位–⑵饮食•①保证热量、基本营养供给,减少钠盐•②不能进食者给予补液:量:2000以内/d速度:15~20滴/分保证尿量≮600ml/d(四)护理措施•3.症状护理–⑴高热:物理或药物降温–⑵躁动:①查找原因处理②遵医嘱给镇静剂③不可强行约束–⑶呕吐:防误吸,呕吐后清洁护理–⑷视力与活动障碍:生活照顾,防止受伤–⑸头痛、意识障碍:(按前述症状护理)约束带使用•4.病情观察–⑴意识:反映颅内高压程度可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判断;分值越低,意识障碍越重–⑵瞳孔:一侧缩小扩大,光反射消失+意识障碍为小脑幕切迹疝重要征象–⑶生命体征:持续生命征紊乱无明显意识障碍和瞳孔改变,突然哷吸停止,为枕骨大孔疝特征–⑷头痛、呕吐、视力障碍–⑸肢体活动和癫痫发作–⑹颅内压监测•5.配合治疗•⑴脱水疗法–药物:氢氯噻嗪、呋噻米,20%甘露醇–护理:遵医嘱给药记24h出入量观察病情有无好转与药物不良反应•⑵糖皮质激素–药物:地塞米松等–不良反应:上消化道出血•⑶冬眠低温疗法–药物:异丙嗪、氯丙嗪–护理:–①用药前测量与记录生命征、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②用药后待病人“熟睡”后给物理降温,降温速度以每小时10C为宜,维持肛温34~330C(或腋温33~310C)–③治疗期间,应每1~2h观察、记录生命征、意识当P>100次/分、SBP<100mmHg、R<10次/分或不规则应报告–④停止冬眠疗法:分批撤离物理降温→停冬眠药物+盖毛毯保暖,待自然升温•⑷辅助过度换气:–目的:排出体内CO2,减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⑸消除加重颅内压增高因素–①保持气道通畅–②防止用力、剧咳和便秘–③控制癫痫发作•⑹去除病因•⑺脑疝的急救–①20%甘露醇200~400ml,快速静滴或推注(15~30分钟内注入)–②地塞米松10mg静注–③留置尿管,观察尿量、脱水效果–④保特呼吸道通畅,给氧;做好辅助呼吸准备–⑤做好术前准备感觉障碍性质①痛觉1)浅感觉②触觉③温度觉为周围N、后根、①位置觉传导束损害2)深感觉②振动觉③平衡觉①实体觉3)复合感觉②图形觉为丘脑以上中枢损害③两点辨别觉程度(1)感觉消失、减退:感觉神经部分或完全损害(2)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明显感觉(3)自发性感觉异常: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异常感觉(4)自发性疼痛:无外界刺激而产生疼痛定位1)末梢型:对称性、四肢远端,呈手套、袜套型分布2)脊髓型: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全部感觉缺失(横贯性损害)3)脑干型:交叉性感觉障碍4)内囊型:对侧偏身感觉障碍5)皮质型:对侧单肢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类型和范围•末梢型:呈手套、袜套样分布,常为多发性神经炎•后根型:呈节段性带状分布。•脊髓型:受损平面以下所有感觉消失•脑干型延髓中部病变:只引起对侧肢体深感觉障碍,而痛温觉正常,称分离性感觉障碍延髓外侧病变:引起病变侧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称交叉性感觉障碍•内囊型:偏身感觉障碍•皮质型:因皮质感觉区域范围广,病变只损害其中一部分,故只出现对侧单肢体感觉障碍。防止意外(1)加强沟通,消除焦虑(2)防止烫伤、冻伤(3)防受压及碰撞(4)感觉异常者:避免搔抓致皮肤损伤、感染(5)深感觉障碍:防外伤、跌倒,行走应有人搀扶(6)感觉过敏:按医嘱给止痛药3、保持皮肤清洁完整•(1)每2h协助翻身1次•(2)瘫痪宜卧有活动开孔木板床给瘫痪病人翻身4、保持瘫肢功能位(1)上肢:手关节轻微背屈手臂外展,肘关节稍曲,肩关节高于肩水平(2)下肢:足用护足板,膝下垫软枕使微屈,髋关节外侧垫卷毛巾(或枕头)免外旋正确的床上卧位小园枕支撑背部软枕支持5、制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1)急性期后(约一周)及早做被动运动及按摩(2)出现自主运动后,鼓励自主运动为主,以健肢带动患肢(3)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及时扶其离床,但要防碰伤、坠床(4)自主运动恢复后(1个月后)练习行走、持物,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原则:合理、适度、循序渐进偏瘫手及防治下肢被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