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大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年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毎小题3分)大传统与小传统在西方国家,所谓大传统和小传统,也可以叫做“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学者文化和通俗文化”。在所有的社会里,有一种属于少数上层文化人的文化传统,叫做“大传统”,它是经学院、寺庙的教育而形成的,哲学家、神学家等其他文化人的这个传统,是有意识培养和延续的产物,主要是通过有计划的设计过的教育来传播;但是,还有一种属于非文人的文化传统,它产生于日常生活,而且这种传统也没有人专门去培养和发展,它是自然生成的。这种说法,在中国也大体适用。大传统在中国古代是由私塾、学校、书院的教育来传播的。现在受过新式学校教育的人可能会看不起私塾,虽然那些私塾先生很早以前就常常是文学讽刺的对象,比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嘲笑先生摇头晃脑念“金筐箩”,但是,他们实际上在文化传播中是最重要的。这个大传统,就通过一些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逐渐建立起来。在古代中国,一个在这样传统里生活的人,从小就受家塾教育,从小就读经典,长大考经典,成人以后按照经典的礼仪规则参加社会活动,依靠书信、诗词往来的必要知识,就形成互相认同的一个阶层。他们的行为、举止、谈吐是他们互相认同的标志,这个传统的延续,也由一代一代的教育来保证,同时,他们还通过科举考试、婚姻关系,使这个阶层保持开放性和流动性。而民众有民众的传统,我们不要以为民众没有“知识”,他们只是没有书本的、抽象的、学校教出来的“知识”,实际上他们有另一套“知识”。这些知识构成小传统,而这些知识主要通过一些途径来传播。乡土中国在几千年里已经形成一些习俗和规则,像亲与疏、荣与耻、好与坏、怎么对人、如何做事,一个人在家中、在乡下、在和小时同伴一起玩的时候,就渐渐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无形的。这些不识字或识字有限的人,也会受到文化阶层的影响,比如识字的人讲一些通俗的书,如福建的“礼生”、北方的“乡秀才”,在乡村是很尊重的,古代中国乡村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对读书人的仰慕和尊敬。很多关于宗教信仰的知识和道理,被记录在民间善书、皇历、家族规约等里面。有时,乡村学校教书,在教书中间,不知不觉就把这些道理和知识传到了下层社会。在农村的节庆日、祭祀日等,会有祠堂、婚礼、丧葬等仪式,那些仪式就告诉人们祖先的重要性,而祖先的重要就意味着家庭的重要。家庭放大就是家族,家族是互相认同和互相支持的共同体。-2-而仪式上的站位、先后次序,也传达了很多道理,比如男尊女卑、家族关系、父党母党、家族的中心和边缘、道德伦理的报应等。乡村生活中很重要的,还有演戏、说书之类的娱乐活动,戏文、故事很有用,常常把最通俗也是最简单化了的伦理道德规则传达给大众。比如“四郎探母”,其中就有家庭与国家、个人、爱情和民族大义之间的大道理;“十五贯”,就有关于偷盗等的因果报应问题;“隔江救阿斗”,就传达了忠义的伦理。看了戏,人们就接受了这套知识和道理,他们常常会引用戏文说事,也会引用戏曲故事来教育小孩子。所以,古代中国民众的小传统和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节选自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有删改)1.下列关于“大传统”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传统”是经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属于少数上层人的正统文化、学者文化。B.“大传统”一般由学校、书院、寺庙等场所传播,哲学家、神学家等其他文化人是传播这一文化的重要角色。C.“大传统”通过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和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建立起来,在这种环境里生活的人由此形成相互认同的阶层。D.“大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不仅有赖于学校,还有科举考试、婚姻关系等等,因而常常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2.下列对中国文化中“小传统”传播途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传统”可以借助耳濡目染的经验来传播,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形的教育,把千百年来形成的乡土习俗和规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个人。B.“小传统”可以借助文化阶层的影响来传播,通过乡里的读书人,以知识传授的方式,将宗教信仰的知识和道理等自然地传播下去。C.“小传统”可以借助传统仪式的暗示来传播,通过乡村的节日或宗族活动,传达有关家族历史和伦理、家族等级关系等强调家庭重要的道理,以及因果报应等。D.“小传统”可以借助乡村娱乐活动来传播,通过演戏、说书等最通俗的方式,在戏文和故事中传达最简单化的有关个人、家族和国家等的伦理道德规则。3.结合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上层文化阶层通过多种正统教育,建立起他们的通行规则,把特定的行为、举止、谈吐作为他们之间互相认同的标志,通过一代一代的教育来保证这一传统的延续。B.中国文化中的“小传统”没有形诸于书本,也不成体系,其表现方式是形象的。它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细节,潜移默化地使民众接受了一套知识和道理,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社会中大众的生活。C.中国社会中,尽管民众的“小传统”和上层意识形态不相同,但是“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并没有完全割裂,民间的习俗、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与文化阶层抽象扩知识有相-3-通之处。D.私塾、学校中的先生是“大传统”和“小传统”间的一个重要结合点,他们既是“大传统”传播的最重要载体,作为读书人又是民间仰慕和尊敬的对象,无形中参与了“小传统”的建设和传播。二、课内文言知识梳理(24分)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0分)(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鸿门宴》)(3)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秦论》)(6)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7)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8)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苏武传》)(9)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10)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5.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共14分)(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3)合从缔交,相与为一。(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6)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7)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父需,以进士起家,官至左中奉大夫。淙幼警敏,力学,宣和间以父任为郎,历官至通判建康府。绍兴三十年,金渝盟,边事方兴,帅守难其选,士夫亦惮行。首命淙守滁阳,未赴,移楚州,又徙濠梁。淮、楚旧有并山水置寨自卫者,淙为立约束,结保伍。金主亮倾国犯边,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除直秘阁,再任。孝宗受禅,王师进取虹县,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淙计口给食,行者犒以牛酒,至者处以室庐,人人感悦。张浚视师,驻于都梁,见淙谋,辄称叹,且曰:“有急,公当与我俱死。”淙亦感激,至谓“头可断,身不可击”。浚入朝,悉陈其状,上嘉叹不已,进直徽猷阁,帅维扬。-4-会钱端礼以尚书宣谕淮东,复以淙荐,进直显谟阁。时两淮经践蹂,民多流亡,淙极力招辑,按堵①如故。劝民植桑柘,开屯田,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淙奉行益力,进直龙图阁,除两浙转运副使。未几,知临安府,上言:“自古风化必自近始。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贵近奢靡,殊不知革。”乃条上禁止十五事,上嘉纳之,降诏奖谕,赐金带。临安驻跸②岁久,居民日增,河流湫隘③,舟楫病之,淙请疏浚。工毕,除秘阁修撰,进右文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归。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十月卒,年六十。(选自《宋史·周淙传》,有删改)【注】①按堵:安居。②驻跸(bì):皇帝出行,途中停留暂住。③湫(jiǎo)隘:低洼狭窄。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渝.盟,边事方兴渝:改变,背叛B.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赖:依靠C.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屡:多次D.舟楫病.之病:担忧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B.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C.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D.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淙为政有方。金国人挑起边境战事,守帅选择的官员都不愿前往边境任职,周淙前往任职,他利用当地防守有利条件,组建保伍,使百姓得保平安。B.周淙忠于国家。张浚视察部队时称赞周淙的谋略,并要周淙在危急时和自己一起赴难,周淙表达了准备牺牲的决心,张浚把情况汇报给皇帝,皇帝称赞周淙。C.周淙深得上司和皇帝的信任。尚书钱端礼推荐过他;他鼓励百姓种植桑树、柘树,开垦屯田,皇帝赐给他亲笔书札;他上奏禁止十五件事,得到皇帝的奖赏。D.周淙关心民生。两淮地区经战火破坏,很多百姓逃亡,他全力招纳安抚,百姓安居乐业;皇帝在临安暂住久了,居民日益增加,河流低洼变窄,他请求疏浚。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5-(1)王师进取虹县,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5分)(2)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贵近奢靡,殊不知革。(5分)四、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觅②乐,但欲老渔樵。[注]①王安石任舒州通判的当年,长兄宜州司户王安仁病逝,时年37岁。这首诗是作者于次年皇佑四年(1052年)回江宁料理长兄王安仁丧事时所作。②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禄。10.诗的前两联是怎样写作者的“客思”和悲伤的?请简要分析。(4分)11.“但欲老渔樵”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产生这种愿望的原因是什么?(4分)五、名篇名句默写(18分)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8分)(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3)刘禹锡《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4)《赤壁赋》中用“,”描写月出美景。(5)《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句子是“,”。(6)在《出师表》里,诸葛亮自述他躬耕南阳时的心理状态是“,”。(7)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一句来委婉地劝诫唐王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8)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秦蜀之间人迹罕至,不可逾越的句子是“,”。-6-(9)《三峡》中“,”两句总写了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的山势。六、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市长对那件古董玉器的历史______,深刻了解它的意义,于是命令他们不惜代价,将原物完好无损地找回来。②凭着20年的刑侦经验,老杨对这起案件_____,认定这是嫁祸他人的凶杀案。③马警官在办案中十分细心,能够____,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他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A.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了如指掌B.了如指掌明察秋毫洞若观火C.洞若观火明察秋毫了如指掌D.了如指掌洞若观火明察秋毫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B.推动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