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工种数控铣课程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题铣离合器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矩形齿离合器的主要技术要求;2、刀具的选择方法;3、矩形齿离合器的检测方法;4、的质矩形齿离合器量分析;技能目标1、掌握奇数矩形齿离合器的铣削方法。2、掌握离合器的检测方法。教学重点1、铣刀的选择。2、对刀铣削方法。教学难点齿侧间隙的铣削。教学对象分析大部分同学已掌握万能分度头并能进行简单分度教学环境铣工实习车间教学方法讲授、现场教学、课件教学准备1、加工图纸2、炮塔铣床,万能分度头3、Φ80×12三面刃铣刀4、游标卡尺(0-150,0.02);杠杆百分表;高度游标卡尺教学回顾矩形齿离合器的铣削授课教师教研组长2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1、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考勤表。2、检查学生着装。3、安全教育。4、布置教学任务。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简单分度法,用简单分度法铣奇数矩形齿离合器。三、讲授新课(一)专业知识讲解1)、离合器主要技术要求:1、齿形准确。包括齿形角,槽底的倾角和齿槽深等。2、同轴精度高,齿形的轴线(汇交轴线)应与离合器装配基准孔轴线重合。3、等分精度高。包括对应齿侧的等分性和齿形所占圆心角的一致性。4、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离合器的齿侧面是工作面,其表面粗糙度Ra值一般为3.2µm~1.6µm。5、齿部强度高,齿面耐磨性好。2)、铣削特点:矩形齿离合器按齿数不同分为奇数齿和偶数齿两种。铣削奇数矩形齿离合器时铣刀可以穿过离合器整个端面,一次进给铣削两个齿侧面,进给次数等于离合器齿数。3)、铣刀选择:(1)刀具种类:三面刃铣刀或立铣刀(2)直径D在满足切深的条件下,尽可能小,以减小铣刀跳动量。(3)刀宽L应略小于齿槽的小端宽度bL(d)≤b=1d/2sin=1d/2sin(180°/z),其中:L(d)——铣刀宽度(直径)mm;——离合器的齿槽中心角;1d——离合器的齿圈内径;z——离合器齿数。4)、工件装夹:万能分度头的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装夹并校正工件,注意工件伸出3长度为10mm左右,要求圆跳动和端面跳动在0.05mm以内。5)、铣齿侧间隙:为使离合器工作时能顺利的嵌合和脱开,矩形齿离合器的齿侧应有一定的间隙。间隙是采取将离合器的齿侧多铣去一些,使齿槽大于齿牙的方法来保证。铣齿侧间隙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偏移中心法:刀具对好中心后,使刀的侧面刀刃在偏过中心0.1~0.2㎜,这样就会使齿大端和小端同时多铣削一些,使齿槽大于齿。但此方法存在缺点,即啮合时齿侧不通过中心,工作时只有小端接触,磨损加快。(2)偏转角度法:所有齿铣削完后,使齿转过一角度,使大端比小端多铣一些以形成间隙。此方法精度高,但铣削次数增加。6)检验:1、齿的等分性:用游标卡尺测每个齿的大端弦长是否相等2、齿深:游标卡尺测量3、齿侧间隙及啮合情况:将相互啮合的离合器装在心轴上,使其啮合,用塞尺测间隙,用作色法检测齿侧的接触情况,判断是否合格。4、表面粗糙度:目测或标准样快对比。◆本课题进行时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锁紧分度盘紧固螺钉,加工过程中紧固分度头主轴,分度时松开。2、加工过程中,精确装夹、细心分度,保证齿形和同轴度的精度要求。3、合理的选用刀具、精确对刀,保证齿面的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离合器嵌合时,保证贴合面积足够。4、加工过程中,正确的计算和调整。5、加工过程中,严禁用手触摸工件测量工件。(二)、操作技能训练(边演示边讲解)◆加工步骤:1、读图,从加工图纸看,此离合器属奇数齿,齿数为5,深7mm。42、安装校正分度头,安装三爪卡盘。校正分度头上素线、侧素线与铣床纵向进给方向平行。如图2.1图2.13、装夹工件4、选择铣刀由图计算可得L(d)=10.58mm,选择L(d)=10mm根据刀具实际情况选择Φ80㎜×10㎜的三面刃铣刀5、计算和调整分度手柄转数n=40/z=8r。6、对刀铣削1)采用擦侧面对刀法使三面刃铣刀的侧面刀刃或立铣刀的圆周刃轻擦工件外圆移动工件半径距离使刀具切削刃过中心,如图2.2所示:图2.2注意:本次教学中采用偏移中心法铣齿侧间隙,即在对刀铣削第一步5采用擦侧面对对刀后直接移动25.1mm.2)圆周刃在工件端面对刀,对好后退出工件,调整切深7mm,并锁紧不使用的进给机构。3)铣削时,铣刀每次进给可以穿过离合器整个端面,一次铣出两个齿的各一个侧面。4)每次进给结束,退出工件后用分度头分度,使工件转到新的切削位置,然后继续下一次进给,直到铣削结束,铣削的总进给次数刚好等于离合器的齿数。7、卸下工件。四、布置作业根据课题图每人做一副奇数矩形齿离合器。五、巡回指导正确对刀;铣削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的行为习惯;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六、检查考核祥见加工图纸质量检测内容及评分标准七、设备保养及整理现场1、使用后,清理机床并对铣床导轨及时擦洗上油,进行定期保养2、工具、量具收放整齐3、实训场所卫生打扫八、课堂讲评对学生学习环节综合评价(动手能力及协作精神)1、分析学生在练习中出现废品的原因,并提出预防产生废品的方法。2、通过检测学生的练习课件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并拔优补差。3、提高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4、诱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