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道疾病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疾病,又称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很难清除。在秋冬季节主要表现在呼吸道疾病上,并且主要是猪之间的传播,因此,降低密度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推荐在3、7、21、28、35、42日龄使用头孢噻呋针剂。保育猪推荐用泰妙菌素、氟苯尼考、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此病可用灭活疫苗进行注射预防,如果没有病毒感染也要注射疫苗。猪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秋冬为多发季节,传播迅速,当猪群中发现此病后在数天内会波及全群,但死亡率低,一般会自行消失。临床上很难防治,特别在蓝耳病存在时更难,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这2种疾病总是同时发生。秋冬是猪气喘病的常发季节,由支原体引起猪咳嗽,气喘,饲料转化率降低,并易继发其他细菌疾病。咳嗽、气喘明显,剖检发现肺间叶有粘连。预防该病首先要保持舍内干燥的环境,仔猪多在产房感染,因此要加强预防用药,哺乳仔猪坚持三针保健,即在3、7、21日龄使用长效土霉素制剂。2下痢红痢病猪不吃奶,排出灰黄色或灰绿色稀粪,后变为红色糊状,粪便恶臭,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和多量小气泡,体温升高至41℃以上,多数发病仔猪在很短时间内死亡。在发病的猪群中,对怀孕母猪于产前1个月和产后半个月各肌肉注射C型魏梭菌菌苗10毫升,能使母猪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对仔猪保护力可达100%。圈舍要打扫干净,严格消毒,仔猪未吃奶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乳头,以减少感染发病。对刚出生的仔猪采取药物预防性治疗,口服土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或呋喃唑酮等均可。仔猪发生黄痢后,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腹泻,吃奶减少或停止,迅速消瘦,眼球下陷,最后昏迷死亡。圈舍要保持干燥向阳,清洁卫生。仔猪产后24小时内最好全窝口服抗菌素类药物进行预防。每头注射氯霉素1毫升,1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4天;每头每次肌肉注射黄连素3毫升,每天3次,连用5天,疗效显著。用白头翁6克,龙胆草3克,黄连2克共为细末,米汤调成糊状舔剂,涂布在母猪乳房部,小猪吃奶时食之。平均每头仔猪每次1~3克,每天2次,连用2~3天。白痢患猪病初体温、精神、食欲均接近正常,但排白便、灰白色的稀粪,而且恶臭,而后腹泻、食欲消失,脱水,眼凹陷,最后虚脱而死亡。注意栏圈、用具、食料及母猪奶头的卫生,给仔猪尽早补料,以锻炼其肠道的消化机能。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可让其内服活性炭(或木炭),效果更好,一般用药3~5天即可痊愈。3风湿病猪在秋冬季患风湿一般都是急性发作,是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有关。阴雨连绵时间较长,大部分栏圈潮湿,受贼风、潮湿、寒冷等因素影响而发病。其症状及防治方法如下。患猪肌群机能障碍,腰背和四肢风湿症较多,主要表现为腰硬如板,运动不灵活。初期缓慢短步,病情加重后四肢伸直不能站立,卧地不起,强行扶起后四肢及全身肌肉哆嗦,体温稍高,食欲减退,患猪疼痛严重时发出尖叫声。如早期治疗,该病易于治愈。加强生猪的饲养管理,严防风、寒、湿的侵袭,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清除圈内粪尿、污泥、浊水,保持猪舍地面干燥、清洁,加厚垫草,防寒保暖,防止褥疮。每头猪肌肉注射10%水杨酸钠注射液或复方水杨酸钠注射液20~50毫升,每天1次,连用2~3天。每头猪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50~10毫升,每天1次,连用2~3天。还可以给每头患猪肌肉注射安乃近注射液1~3毫升,每天2次,连用2天。4水肿病发病突然,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停止,粪便正常,随后后肢麻痹,站立不稳,兴奋不安,行走盲目,有的转圈,感觉过敏,叫声嘶哑,走路摇晃,个别重症猪倒地后肌肉震颤、抽搐、四肢划动呈游泳状。重症患猪,用20%甘露醇注射液100~250毫升,静脉注射(不宜过快),同时配合其他药物治疗。个别病程长的患猪,用25%葡萄糖溶液4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30毫升,卡那霉素50万单位,1次静脉滴注,1天2次。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C(0.1克)2毫升,1天2次,上述药物治疗配合进行。缺硒地区注意配合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