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教案教材分析:本实验是本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中的重点。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进一步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上侧重训练设置对照实验。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能够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知道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2、能力目标:(1)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探索科学的乐趣。学会尊重科学的事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重难点:重点: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难点:怎样设置对照实验?怎样设置空气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策略:在课前1周左右,在班内以科学兴趣小组成员为组长,成立若干研究组。由本组成员共同商定提出假设、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讨论和完善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预演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然后自选种子并带到学校实验室,分组进行课外探究实验。待种子萌发后,本小组的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每组共同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准备参加课堂上的汇报交流,得出实验结论,总结探究过程,分析成败原因。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实验的步骤二、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教师可提出:播种到地上的种子,为什么有的能够萌发,有的不能萌发呢?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外界条件?让学生思考。2、作出假设:学生由此联想到:种子在温暖、潮湿、疏松的土壤中容易发芽。然后由研究组展开讨论,分析原因,得出假设:如果具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种子便能萌发。3、制定计划:教师提示,要通过实验探究取证“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假设是否成立:①具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时,种子能萌发;②缺乏充足的水分时,种子不萌发;③缺乏充足的空气时,种子不萌发;④缺乏适宜的温度时,种子不萌发。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器2具,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器材:饱满花生种子40粒,透明的塑料瓶4个,脱脂棉,标签4张,胶水、清水等。处理方式:取4个洁净的塑料瓶,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并向每个瓶中放入脱脂棉,并在脱脂棉上均匀地放上10粒种子,然后依照下表中处理方式操作:1号瓶2号瓶3号瓶4号瓶拧紧瓶盖倒入少量的清水,使脱脂棉湿润,然后拧紧瓶盖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倒入少量的清水,使脱脂棉湿润,然后拧紧瓶盖置于200C环境中置于200C环境中置于200C环境中放在低温处(50C)(如冰箱内)3、实施计划:在课前1个星期左右,让学生根据实验方案独立开展实验进行探究。并根据实验方案中的处理方式,分析各种处理所探究的外界条件是什么?预期结果是怎么样?将分析结果和预期结果填入下表。几天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将实验结果填写入表中:1号瓶2号瓶3号瓶4号瓶所探究的外界条件水分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空气较低的温度预期结果不萌发萌发不萌发不萌发实验结果不萌发萌发不萌发不萌发4、得出结论:在研究组交流讨论和班内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全班的实验结果,得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的实验结论。5、交流和评价:采用课外交流讨论和课内班内汇报交流两种方式展开,汇报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失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