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发展是给人类带来和平还是灾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科学的发展是给人类带来和平还是灾难-----软件工程8班学号:20112110010826姓名:吴迪如今,科技发展立竿见影,日新月异。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在今天,在科技的帮助下,几乎都能实现。但是,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是成正比例的,利大了,弊也就大了。那么,将利与弊放在天平的两侧,谁会拔得头筹呢?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航天飞船,各式各样的现代交通工具;空调、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打印机、计算机,多姿多彩的家用、办公电器;电梯、电子屏幕、特效灯光,有模有样的公共场合用具……这些给我们带来不计其数的便利的物品,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伴随着这些高科技产品的问世,一连串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接踵而至。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上述这些物品每天与你相约,你的生活将会怎样?如果没有电视,你的生活将会变得枯燥乏味;如果没有轮船、飞机,你的生活节奏将会变得异常缓慢;如果没有计算机,你的生活将会变得一无是处。从以上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这点毋庸置疑,各种各样的科学发明,不断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使得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简单,但却又充满色彩。似乎,科学的发展真的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利,但又真的如此吗?科学发展所带来的灾难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乌克兰基辅市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了苏联对核事故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在瑞典境内发现放射物质含量过高后,该事故才被曝光于天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共有4台机组。4月,在按计划对第4机组进行停机检查时,由于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堆能量增加。26日凌晨,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1、2、3号机组暂停运转,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300℃;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基辅市为0.2毫伦琴,而正常值允许量是0.01毫伦琴。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超过正常数的100倍。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1939年发生了一件事,似乎对全世界的农民以及对诸如疟疾一类热带病流行的地区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有一种新的、“安全的”、名称为滴滴涕(即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的商品名)的杀虫剂被发明了出来。昆虫一碰到它,便因神经系统麻痹而被杀死。将它喷洒在农作物上,或喷洒在带菌昆虫赖以繁殖的沼泽类地区,会收到良好的灭虫效果。在后来的30年间,千百万吨嘀滴涕在全世界被使用。在非洲,它可能拯救了几百万人的性命。消灭了虫害,农民的收成剧增。但不久以后,科学家们开始担忧起来,因为有些昆虫对滴滴涕产生了抗药性,药效不如从前那样明显了。后来人们还发现,动物在吃了喷过滴滴涕的植物后,滴滴涕会在体内长期积累。由于滴滴涕在动物体内未被降解,这使人担心它会通过食物链传递下去,最终的受害者必将是人类自己。对滴滴涕积聚的最初警告信号是来自对鸟类的研究。鸟类从吃下的昆虫那里吸收了滴滴涕,从而使所产的蛋壳变薄。薄蛋壳很容易破碎,致使幼鸟死去。既然滴滴涕能影响鸟类,难道它不会影响人类吗?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都开始禁止使用DDT,直到今天,科学家们还能从许多动物体内检测到DDT。与此同时,由于没有合适的替代用品,非洲的疟疾又有流传迹象。1945年8月6日早晨8时整,3架B-29美机又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这时很多广岛市民并未进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机。在此以前,B-29已连续数天飞临日本领空进行训练,但这一次的3架飞机中,有一架已经装上了一颗5吨重的原子弹。此时正奉命来轰炸广岛。9点14分17秒,那架装载着原子弹的美机上的视准仪对准了广岛中心的相生桥正中时,自动装置被打开了。60秒种后,原子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了一个155°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这样做是为了尽量远离爆炸地点。45秒种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冲击波形成的狂风,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象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间被烧毁的男人和女人及儿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些人虽侥幸还活着,但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目被烧成两个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们仍然可以感到闷热的气流。当时广岛人口为34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余人,以上数字不含军人(据估计军人伤亡在4万人左右);全市7.6万幢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4.8万幢,严重毁坏的有2.2万幢。当你看到核泄漏,滥用DDT,广岛原子弹事件的时候,你还能认为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是绝对的利益吗,这些还只是许许多多的灾难中的一点点,它们只是其中的典型,还有许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或者说还未曝光的事件。说到这,不觉为之一怔,科学到底是在造福人类还是在摧残人类,这是个值得人类深思的问题。话又说回来,尽管有人对科技发展持消极看法,但是换个角度,从积极一点的方面来看待科学的发展,你又会发现,其实它也给人带来和平。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和平一、科技进步催生了战略核武器系统,核均衡态势反过来成为遏制世界大战爆发的异化力量战略核武器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对于军事领域乃至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划时代影响是史无前例的。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等五大杀伤破坏效应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极大地超越了人们在常规战争下所形成的概念,使之成为国际政治斗争中的重要筹码。然而,物极必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地位逐渐丧失,诸多强国纷纷拥有了“第二次核打击”能力,进而促使“大规模报复”、“相互确保摧毁”等现代战略思想的出现,战略核武器系统那种令人难以承受的杀伤破坏力反过来成为制约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异化力量。尽管这种以人类的生存与文明作抵押,以人类的理智为前提的和平存在方式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应该把它作为维系和平的保障方式,但是,纵观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恰恰是这些可怕的武器的出现,给人类带来最长久的和平时期之一”。今后,人类离核武器的完全销毁还遥遥无期,这种以恐怖求和平的方式还将存在下去。二、科技进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原料与市场的“追求”,“文明的”、“合法的”掠夺方式取代了暴力行为占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占领广阔的市场,工业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它往往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基本动因。本世纪所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如此,即使是20世纪90年代初生的海湾战争,也在很大程度上算是一场“石油争夺战”。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知识经济时代迎面而来,人类开发富有资源替代短缺资源的能力空前增强。比如,受控热核聚变可使“海水变汽油”,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使“石块变电脑”。这就使得以往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获取的东西--原料产地和市场,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得到缓解甚至解决: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或者找到代用原料,或者使原料得以百分之百的运用,从而减少需求;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产品价廉物美,能够比发动战争更为有效地占领市场。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和生产技术产品来获取原料和占领市场,要比采取战争手段优越得多:一是不需要像战争那样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付出巨大的代价,获取的都是“纯利”;二是不会像发动侵略战争那样冒遭世界舆论遣责的政治风险,反过来还可能在国际社会中扩大其政治影响。因此,依靠科技优势为自身谋取经济利益,已成为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首选。众所周知,以科技为核心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旋律。虽然说这种和平存在方式依然充满着激烈的争斗,犹如没有销烟的战场,但它毕竟摆脱了低层次的、以暴力为主的、给全人类带来灾难的竞争方式,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进步。三、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全球一体化,利益关系相互交错制约着战争,维系着和平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必然出现跨国界流动的现象,而且科学技术越发展,国际分工就越显著,国际合作就越广泛。科学技术的这种横向渗透不断深化,把越来越多的国家组合在世界科技体系之中,形成彼此渗透、相互依赖的网络体,从而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当今世界经济已经形成显著的区域化、集团化特点,而且全球经济体初见端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往将会越来越密切,利益关系犬牙交错,一个国家发生的事情,会在另一些国家产生连锁反应;一个国家想做或正在做的事情,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另一些国家的政策与行为。未来世界这种“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使发动战争者不仅自身利益受损,而且还会招致众多国家的强烈反对,从而对战争产生强有力的制约作用。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何无战争?主要原因就是经济一体化使它们之间形成了“一损俱损”的局面。对于矛盾,它们不希望用战争的办法来解决,而是通过频繁的谈判来调整。科技进步使得军事威慑这一古老的命题“青春焕发”,“不战而胜”成为大多数国家追逐的目标一般来说,有效的军事威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支足够的、可靠的军事力量,二是要有使用军事力量的决心,三是要使对手清醒地认识到以上两点。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就不起作用;如果没有诉诸武力的决心,再强大的军事也无济于事;如果只有威慑一方的决心,而被威慑一方没有获得对方的信息或者获得的信息不准,同样不能构成有效威慑。在人类漫长的战争史上,军事威慑一直被古往今来的战争指导者们所运用。但是,由于威慑力量的不足和信息传递手段的落后,被威慑者往往难以认清不接受对方条件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导致威慑失灵,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新型武器特别是战略武器的作战威力达到了空前水平,能够直接给对方以毁灭性打击。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传递手段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信息传输的质量效率空前提高,从而使军事威慑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这就使军事威慑这种古老的军事斗争手段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具有前所未有的震撼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一方,只要有效传递自己的战争决心,就有可能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从而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由于军事威慑强调“抑战”、“遏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因此,它属于一种非战争手段,有利于和平的维系。虽然这种和平纯属“另类”,但它毕竟能在客观上减少战争的次数,增加和平的几率。四、科技进步引起现代侦察监视手段的变革,使得各国之间的军事透明度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战争的遏制随着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红外探测技术、雷达成像技术、定向能技术、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的突破,现代侦察监视系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航天侦察距离从120公里增加到1000公里,地面侦察距离由5公里扩大到200公里。未来的侦察监视系统将采用多种新的监视、探测技术,使侦察手段趋于多样化。这些新型侦察监视系统的全球全时监视和逐层交替探测跟踪能力,使国与国之间的军事透明度达到了空前水平,任何战略级的军事活动都很难掩人耳目。这对遏制战争的爆发,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一方面,欲发动战争者因为对能否达成突然性及能否突破对方防御感到没有把握,缺乏取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