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中的伦理与道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页科学研究中的伦理与道德摘要:近百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与发展,一些科研项目所暴露出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对此,笔者将通过对“黄金大米事件”、“克隆技术的发展”、“核能的应用”、“科技与武器研究”等话题小议对科研中的伦理与道德的思考。关键词:科学研究;伦理;道德;思考在一般人的认知中,科学研究的本意是用来造福人民的。然而,如果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脱离了对伦理与道德把持,就非但不能使人民从中获益,反而会给人民带来灾难。讲伦理与道德,必须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原则,否则,就会贻害无穷。“一切有良知的科技工作者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加强对自身的约束和规范,从而使科技发展能真正造福人类的幸福与文明”①。一、黄金大米事件在2012年出现的“黄金大米事件”,曾经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湖南省衡南县的一些儿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每人食用了60克“黄金大米”米饭。项目主要当事人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项目实施情况时,竟然隐瞒事实并提供虚假信息,严重违反科研诚信。在最后查清事实真相后,中国疾控中心、浙江省医科院和湖南省疾控中心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并宣称要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监管,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法规、科研诚信、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教育。这件事看似就这么过去了,可是,我们仔细地分析这件事,不难发现这件事背后所隐藏的信息。为什么那些未经审批的“黄金大米”能如此“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儿童的午餐里呢?为什么美国承认、湖南否认中国儿童被做实验?这些疑问地提出,无疑反映出了一个问题——一些人“为了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故意捏造、篡改实验数据,对未经鉴定(审定)或鉴定(审定)未通过的半成果、①许兴汉.《科研要讲伦理道德》[J].解放日报,2011-8-25第二页不成熟产品(品种),进行宣传推介,甚至利用人们对科技的推崇蓄意制假造假,为个人或小集体谋取不正当利益”②。这种行为是严重缺乏伦理与道德表现。他们为谋求自身私利而视他人的生命健康于无物。这种行为若不加以重视,并坚决遏止,那必将对我国的科研事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成为我国科技伦理道德建设的现实障碍。我们应当看到,“制订科技人员行为准则的意义不在于制订条文本身,而在于贯彻。其中,群众监督、同行监督,尤其是新闻监督是最为重要的。过去……很多不道德行为,甚至违纪违法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顾了一时的‘面子’,损了根本的‘里子’”③。我们在制订了相关道德法律法规的同时,必须严格加以执行,这样才能达到应有作用。否则,纵有法律条文,也是一纸空文。而且,也应当拓宽监督机制,鼓励人民群众、同行、舆论等媒介进行全方位监督。只有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制约监督,才能更好地保证科研机构和科研学者深入践行科研伦理道德。二、克隆技术的发展1996年7月5日,随着克隆羊多莉的出世,整个世界都为之感到震动。克隆羊出世后,克隆技术随之兴起。当然,克隆技术是否应该出现和应用曾引发了无数次的争论。支持者认,通过克隆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可以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可以用以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可以繁殖出许多有价值的基因,推动医学的进步……反对者也指出,虽然表面上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一些好处,但如果人类对克隆技术把握不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的话,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许多伦理道德问题就会接踵而出。尤其是基因的克隆技术的利弊问题,所引发的争论尤为激烈的。“目前由于伦理、道德、法律问题②庄世红.《科研道德问题评析》[J].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P84-88③秦伯益.《科研道德失范的背后(续)》[J].北京: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4):P92-94第三页在科学与安全方面没有足够的积累……基因工程就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可能带来的或引起的麻烦也许不是我们能想象的”④。任何科技都有利有弊,克隆技术也是如此,这就得看人类如何来使用它。使用得当,克隆技术就会向它的支持者所说的那样,推动人类自身的进步;当然,如果使用不当,克隆技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滥用去干一些邪恶的勾当,人类也许会因此而遭殃。为此,我们必须全面看待克隆技术,对其社会影响作出公正、全面、合理的评价,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迄今为止,虽然人类对克隆技术存在很大争议,但克隆技术仍在发展、仍在进步。我们倡导伦理道德不是要阻碍科技的发展,而是要最大限度减轻科技对人类带来的伤害,使它能够造福人类。世界各国在积极地制订和签署相关的克隆技术法,同时也建立了相关监察机构,用伦理道德约束着科研人员。科研人员有创新的权利,但也必须遵循伦理道德来进行创新。我们相信,克隆技术定会操着造福人类的方向健康地发展。三、核能的应用核能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美国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后,世人开始了解到了核能所蕴含的恐怖杀伤力。但是,数十年后,随着一个个核电站的拔地而起,人们又开始感叹核能居然能给人类带来如此多的好处。但是,人们还没高兴多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又出现在世人眼前。人群中又开始出现了对核能的应用提出质疑的声音,再加上核废料的处理问题的困扰,人们反核的情绪日益高涨。在此情况下,我们应冷静下来,仔细思考核能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毋庸置疑的是,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具有既可以人类造福,又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能力。人们可以利用核能造出原子弹,也可以利用核能来发电。核能的身份总是在天使与魔鬼间徘徊。而且,核能身份的决定权一直都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往往是因为人类的一念之差,原本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天使,就会在一瞬间变为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因此,对于核能的应用,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否④杨俊杰,韩波,白敏.《浅析克隆技术之利弊》[J].昆明:云南科技管理,2001(6):P23-25第四页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人类将会为自己所犯下的错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些代价多是人类无法承受的。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核能对人类具有威胁,就对其敬而远之,甚至禁锢其发展。我们应当看到,核能的出现体现了人类科学的巨大进步,代表了人类先进生产力的科技力量。一种代表人类先进生产力的科技力量是不可能永远被禁锢的。对于核能和核能的应用,我们大可不必如此害怕惊慌。只要分清其利弊,在应用核能时采取一种审慎的态度,对其加以合理的利用和引导,让它服务于人类,造福于人了才是正确的选择。四、科技与武器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军事科研也是涉及伦理道德的重要领域。近代以来,科技在军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高科技的武器甚至能决定一产战争的胜负。因此,各国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军事科技,以此来增强本国军事实力。科研人员一方面利用发现和发明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又无法脱离军事和政治的影响。一些科研人员研究出武器的目的本是为了保卫本国人民不受伤害,但是一些武器被制造出来后,还没来得及思考它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就已经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其中的一些武器,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比如细菌武器的出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核武器的发明使广岛和长崎成为一片废墟。虽然说,这些灾难不是科研人员亲手造成的,但他们也脱不了干系。控制论提出者维纳认为每一个科学家都应该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他说:“参加设计原子弹的科学家的经验证明,在这方面任何一种发明都会使无限威力的工具落到科学家们不信任的那些人手里。同样也很清楚,在我们的文明情况下,传播有关武器的情报实际上就意味着促进这种武器的应用。即使我不直接参加去轰炸或毒杀手无寸铁的居民,但我还要和那些从这里得到科学知识的人一样地负全部责任。”⑤虽然,科研用于武器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潮流,很多科研人员认为如果研究武器是从防卫的角度出发则是必要的,而且是符合道德的。当然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不管是进攻亦或是防御,它们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换的,当防御的力量增大增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后,所谓的防御力量就会变成进攻力量。因此,科研人⑤[奥]罗伯特·容克.《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原子科学家的故事》[M].原子能出版社,1991:P199第五页员在研制防御武器的同时,应当把眼光放长远,考虑到当用于防御的武器失控时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并制订出相应的应对手法。防微杜渐、注重预防,才能保证科研武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五、结语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由科学研究而造成的伦理与道德问题是无法避免也是不能避免的。笔者认为,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类享受着科技带来的各种好处。但是,一旦科研脱离了伦理道德,就不但不能使人类受益,反而会使人类深受其害。而且,这种伤害具有不确定性,它们会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也难以估计。对此,所有科研人员都必须了解到,只有在科研的过程中坚守伦理与道德的底线,在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自觉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使科技发展能够真正造福人类。参考文献[1]沈静.《论道德因素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J].合肥:江淮论坛,1984(6)[2][奥]罗伯特·容克.《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原子科学家的故事》[M].原子能出版社,1991[3]杨俊杰,韩波,白敏.《浅析克隆技术之利弊》[J].昆明:云南科技管理,2001(6)[4]李瑞锋.《伦理的科技与科技的伦理》[J].武汉: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5]庄世红.《科研道德问题评析》[J].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6]孟渠成,王国华,曹红艳.《科研道德偏差的原因分析》[J].福州:学会Xuehui,2002(7)[7]乔学斌.《从伦理学角度看克隆技术》[J].南京: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秦伯益.《科研道德失范的背后》[J].北京: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3)[9]秦伯益.《科研道德失范的背后(续)》[J].北京: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4)[10]谢维营.《科研利益与科研道德》[J].烟台: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1)第六页[11]徐幻,刘玉秀,杨国斌,易学明.《倡导科研道德中的个人负责行为》[J].西安: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6)[12]黎本贵.《加强科研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南京:东南国防医药,2011,13(1)[13]许兴汉.《科研要讲伦理道德》[J].解放日报,2011-8-25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