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科举制与中国传统文化一、科举的兴衰1.科举制定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也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二字就其本义而言是分别科目、举送人才之意)。2.科举制以前的选官制:原始社会-禅让制,西周-世袭制,春秋战国-客卿制,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末-科举制3.科举制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并于开皇十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唐太宗重视科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首创殿试同时还开创了武举制度。唐玄宗科举促进唐诗的发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由于,皇帝的提倡,唐朝的诗歌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唐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唐代科举(形成,初具规模)同以前的选官制度比较,科举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一,“投牒自应”,读书人不论其出身、地位、财产如何,均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由官吏举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三,严格考试,录取与否完全决定于考场文章的优劣。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作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进士科唐初考试为“时务策”五条,后形成了杂文、贴经、策问三场考试制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完全是测试考生的文学才华。到玄宗时杂文便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且在三场考试中最为重要,因此唐人谓进士科为“词科”,后世亦谓唐“以诗赋取士”。考试唐代科举考试分为两级,州或府试,然后省试,试于尚书省。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考,后由礼部侍郎主考——礼部试。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登第”、“登科”,考不上叫“落第”。进士及第叫“进士第”,录取名单要放榜公布。及第第一名列于状首,称之为“状元”。及第者称主考官为“座师”,自称为主考官的“门生”。及第的人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必须再参加吏部的选试(相当于唐代的公务员录取考试),通过选试,才能做官。《新唐书·选举志》载有吏部选试的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唐代科举:不健全的考试制度行卷之风:唐代科举公开实行“纳卷”制度。录取时是否有名士推荐,对考生至关重要,考生即将自己平日最得意的诗文投献给当时的名公巨卿、社会贤达,求其赏识,制造声誉,向主考官推荐。此谓“行卷”一次不行,二三次再投,则称“温卷”。宋代科举(成熟定型)北宋吸取晚唐五代时期藩镇割据、军人骄横的教训,强调以文官治天下。文官治国体制,要求宋王朝大力发展科举,选拔大量文职人员充实各级政府机关。同时宋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之比唐代大大在了一步,从而真正完善、定型下来。三项创新:1.礼部试主考官由皇帝任命.2.建立殿试制度三级考试形成:解试(州、府试)——礼部试——殿试宋代科举,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也有常科和制科。经王安石改革后,撤消明经等“诸科”,只设进士一科;废除诗赋、贴经、墨义考试,改试“经义”、论、策;殿试仅试策一道(唐代科举考试以诗赋为重,宋代则重策论、经义)。科举考试前期重在文学(诗赋论策),后期重在经学(明清时的八股经义),王安石废诗赋考经义,正是这一转变的枢纽更注重经学也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三)制度完备实行别头、锁院、糊名、誊录至此,科举立法全面完善,加强了对考试环节的规范管理,清除了举荐制残余,一切以考试为准,科举制度成熟、完善、定型下来。废除吏部选试宋朝废除了唐朝的吏部选试环节,凡经过科举考试而及第者,即可直接授官。宋朝严明考试法规,并大大扩充了取士名额,使科举出身成为从上到下各级官员的基本来源。明清时代的科举(盛极而衰)元代实行三级考试,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的礼部考试)、御试(殿试)。元朝科举主要以经义取士,不用词赋,经义考试标准则最先以程朱理学对儒家经书的解释为主(考题都是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此后经明代直到晚清改革科举制度,以理学开科取士,维持了将近600年。所以,从元代开始,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几乎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明清时代科举的特点:科举必由学校八股取士1,学校2,考试程序在童试基础上的三级考试:A“乡试”,这是省一级考试,参加者必须是秀才,(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考试分三场,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每三年举行一次,称“大比”,考期在农历八月,故称“秋闱”,地点在各省城的贡院。B“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即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时间是春三月,故又叫“春闱”。会试也分三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发榜时正值杏花开放,故称“杏榜”。C“殿试”,(廷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即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朝廷有时为了招揽人才,常在皇帝即位或其他国家大典时增加一次考试,这叫“恩科”。3,及第之后殿试之后还要参加朝考才能授职。状元、榜眼和探花不参加朝考。第一甲入翰林院任修撰、编修.二、三甲参加朝考,优秀者为翰林院庶吉士。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4,南北分卷制度明仁宗后南北分卷南卷(55%):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应天府、南直隶部分府州。北卷(35%):山东、山西、河南、陕西、顺天府、北直隶大部分地区、辽东。中卷(10%):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南直隶部分府州。南北分卷制度既体现了对经济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的政策倾斜,也注意了对北方和西南地区的政策保护,有利于缓和南北矛盾。康熙五十一年按省分配名额。5,八股文(时文、制义、四书文)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八股文分为“破题”即先揭示题旨、“承题”即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起讲”即承题后开始议论、“入题”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进行了废除八股文的科举制改革1898年6月,光绪帝下令科举考试停用八股文,改试策论,戊戌政变的发生,八股文又起死回生。1901年8月29日,八股文走到了历史的尽头。1903年,袁世凯、张之洞会奏,请求以十年为期,废除科举制,得到清政府批准。1905年9月发布谕旨,宣布从1906年开始,停止各级科举考试。这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废除。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文化与科举制的产生:科举制度,是从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出来的。儒家学说为科举取士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两个基本支点:第一,学而优则仕,明确要求教育为政治服务,指出教育的目的全在于培养政治人才。那么选用政治人才的标准就全在于学识之优劣,而不在于出身之贵贱。孔子对社会上一切人们的划分纯粹只以后天的“学”为标准,在这里是绝对排除了一切出身、血缘、门第等等先天条件来给人划出等级的。第二,“有教无类”,强调教育向全社会开放。2、科举制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积极影响:A:在科举制度的作用下,中国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文官政治。文官政治主要特点有两点:一是权力体系更平等,二是专业化和知识化,三是法制化。B、有利于巩固统治、国家统一以及社会稳定除了中国,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大体稳定地维持着疆域广大的统一形态,也还没有哪一种古代文化能够在几千年间未曾中断地持续下来,这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科举制造就的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官政治。C、促进文化发展、教育发展、人才的培养和发掘由于科举制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在这种良性竞争机制下,鼓励了向学,读书的社会风尚;又由于科举制度将权力、财富、地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这就造成了中国民族极端重视教育、刻苦勤奋读书的传统素质。在科举制的促进下知识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繁荣。消极影响A、科举制度促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端专制性。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行政用人大权向皇帝手里集中的过程。B、知识分子身体的囚笼思想的枷锁通过科举制,统治阶级欺骗和笼络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使其思不出儒经,终身沉浸于科场,将聪明才智消耗殆尽而别无他求。科举考试竞争越激烈,限制越严,知识分子也就越易于驯服,对皇帝和上级官僚越卑躬屈节,这一切,使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患上了软骨症,他们作为政治权力的依附者始终缺乏独立的社会地位和自我意识,始终只善于考试而不善于自由的创造性思维。C、限制知识、人才的全面发展。科举制从本质上是为封建国家服务的。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把一大批知识分子都吸引到读经上来,减少了知识分子研究社会,研究其他学科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机会。在科举制度影响下,“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苍白贫乏的内容。D、腐蚀道德、败坏学风应举是封建士人的毕生事业,而应举文章的最大特色就是揣摩窥测,言不由衷。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