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轨道岔病害原因及防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窄轨道岔病害原因及防治张美玲(河南省新郑市新华路123号邮编:451100)关键词:铁路运输道岔病害防治摘要:由于窄轨道岔结构特点及日常维修养护不当,造成道岔病害较多,通过对常见病害原因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关键词:铁路运输其他学科窄轨铁路道岔病害防治新郑分局是全国运量最大的窄轨分局,全路现有4种道岔,2个岔号,共208组道岔,全部为普通单开道岔,其中P43轨10号道岔95组,32轨10号道岔45组,24轨10号道岔15组,18轨10号道岔53组。一、窄轨道岔的主要特点1.全部为单开道岔2.43轨10号岔、32轨10号岔:利用再用旧轨设计,所有道岔岔枕全部为国铁退役旧木枕,道岔设备基础较弱。3.尖轨形式全部为直线型尖轨,断面形式为一般补强的普通钢轨断面。4.辙叉为钢轨组合式辙叉。5.连接部分导曲线为圆曲线型,未设外轨超高。6.道岔范围内4股钢轨因轨距较窄而较准轨密集。二、道岔日常维修保养情况道岔每年计划维修2遍,保养维修2遍。维修验收方法标准,执行河南省地方铁路局文件《窄轨铁路设备保养质量评定办法》(豫铁运〔2002〕106号)三、道岔常见病害(一)转辙部分主要病害尖轨轧伤、尖轨与基本轨在竖切部分不密贴、尖轨拱背、尖轨爬行等。(二)导曲部分主要病害支距不良、方向不好,反超高等。(三)辙叉护轨部分主要病害辙叉下沉、辙叉左右横移方向不良、心轨磨耗严重、护轨抬高。(四)道岔整体病害道岔整体方向、高低、水平不良、轨距超限。四、病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一)转辙部分1.尖轨跳动的原因及防治尖轨跳动原因:尖轨根部各联接零件磨损;尖轨拱腰、捣固不实(尤其是尖轨根端轨枕捣固不实—),转辙器拉杆弯曲等原因,使列车通过时尖轨产生跳动。防治措施:更换根部磨损联接零件;加强转辙部分枕下的捣固,尤其是加强接头及尖轨根端的捣固;调直拱腰尖轨;采用尖轨防跳措施,如将调整转辙器拉杆,使其紧贴基本轨轨底,或借鉴国铁经验增设尖轨防跳器。2.尖轨不密贴的原因及防治尖轨不密贴原因:因转辙角的存在,列车通过时,急骤改变运行方向,对轨道产生较大的横向冲击力;两尖轨间距不符合标准要求,造成尖轨板不严而与基本轨离缝;尖轨尖端被车轮轮缘撞挤压歪,造成尖轨头部与与基本轨离缝;滑床板弯曲、挠曲;基本轨工作边及尖轨非工作边有“肥边”而造成假密贴;曲轨基本轨弯折点不对,弯折量不足或过量;基本轨横移出现“三道缝”;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间距过小,使尖轨成为“护轨”,从而挤弯尖轨。防治措施:校正连接杆尺寸,使两尖轨间距符合设计标准;整修辙根螺栓;更换或焊补挠曲不平的滑床台,轨撑、滑床板挡肩,以消灭“三道缝”;校正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与弯折量,使之符合设计;整修基本轨或尖轨旁弯;及时剁除基本轨工作边与尖轨工作边之间“肥边”,经常清除尖轨和基本轨之间杂物。3.尖轨轧伤原因及防治尖轨轧伤原因:尖轨跳动;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基本轨垂直磨耗超限。防治措施:防治尖轨跳动及确保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之间密贴;及时更换磨耗超限的基本轨;若尖轨尖端与基本轨顶面高差不足17mm,或尖轨尖端顶面过宽时,应及时将尖轨尖端锉修,防止轮缘撞击尖轨尖端;及时更换或焊修严重轧伤的尖轨。(二)导曲部分病害原因:导曲半径较小;外股钢轨未设超高,列车通过时产生强大离心力;导曲部分四股钢轨稠密,不易捣固。另外,43轨10号单开道岔,原设计图重导曲支距计算有误。防治措施:可考虑导曲外股设置4mm的超高,并在导曲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加强捣固,尤其是接头处、尖轨根、辙叉趾的捣固;整治塌腰的岔枕;及时调整轨距、水平和导曲线支距。43轨10号单开道岔正确支距见下表:(三)辙叉部分病害原因:构造上有害空间的存在,车轮从翼轨过度到心轨时,横向摇晃、竖向锤击严重;辙叉覆盖面积大,轨枕下道碴不易捣固等造成枕木塌腰;前后钢轨方向不良,护轨位置不正确。防治措施:采用长颈捣固手镐加强辙叉部分的捣固,将塌腰辙叉处岔枕翻转使用,采用措施把辙叉固定在垫板上,防止纵向爬移。(四)道岔整体方向、高低、水平不良病害原因:道岔位置不正,前后线路轨向不良;道岔前后线路爬行;造成道岔前后窜动,方向不良;捣固软应不均,沉落不一;道床赃污、排水不良,翻浆冒泥,造成高低、方向不良;车站纵坡较大(如莪沟车站坡度为6‰),造成道岔爬行;道岔设于曲线上(如平陌车站)造成道岔方向不易调整。防治措施:加强捣固,尤其是不易捣实、捣匀的处所;加强道岔及其前后各50m范围内的线路锁定;以道岔前后各50m范围左右的直股为基准,拨正道岔的方向,使道岔位置正确;清筛不洁道床,加强排水,消除翻浆冒泥及路基病害;补充道碴,使道岔内道床丰满,强化纵不爬、横不移的能力。五、结束语道岔是轨道设备的薄弱环节之一,由于道岔构造上的缺陷,加上,近年来新职工较多,养护维修不规范,资金投入的不足等原因,道岔病害较多,维修工作量大。随着分局运输的大发展,必须从加强职工素质入手,针对道岔结构上的弱点进行科学养护维修,必要时应进行加固和改造,逐步采用新型道岔。作者简介:张美玲,女,1978年1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1990.9月—1993.6月在临潼铁路职工中专学校学习;2000年毕业于北京社会函授大学“企业管理系”;2001.8--2002.12在铁道部继续教育中南基地“铁道工程”专业学习;曾任工务段技术员、副段长、段长、线路公司副经理、工电段段长。2003年任分局副局长。通信地址:河南省新郑市新华路123号。邮编:451100电话:0371-62599613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