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伯钧珍藏古籍善本书捐赠始末(代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4章伯钧珍藏古籍善本书捐赠始末(代序)宋霖一、感人至深的巨献沉寂29年后,章伯钧的名字重现于家乡媒体。1986年5月24日《安徽日报》第一版刊出新闻:《章伯钧藏书捐赠仪式在肥举行——330部、2562册珍贵善本图书由省图书馆收藏》。为存史,谨录全文如下:本报讯著名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章伯钧先生生前藏书捐赠仪式5月23日在省图书馆举行,省政府、省政协、省民盟、农工民主党安徽省委员会、省委统战部、省委宣传部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及知名人士近百人参加了捐赠仪式。章伯钧先生系我省桐城人,曾任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交通部部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生前极为关心家乡的文化事业,表示要将所藏珍贵善本图书捐赠给家乡。遵循这一遗愿,章先生的夫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李健生,委托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与省图2/14书馆联系商定,将章先生生前所藏珍贵善本图书330部、2562册捐赠给省图书馆收藏。所赠古籍图书已于4月25日运抵省图书馆。这批捐赠的古籍,共有明刻本277种、2239册,清刻本53种、323册,全系珍贵善本图书,具有很高的价值,如明正德刻本《唐文鉴》21卷、《汉魏诗集》14卷、《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2卷,明正德九年司礼监刻本《少微通鉴节要》50卷外纪4卷和《资治通鉴节要续编》30卷,明成化刻本《贞观政要》10卷和《大明成化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15卷)附篇韵贯珠集(8卷)》以及明刻本歙县汪道昆撰《副墨》4卷等。李健生和她的长子章师明、女儿章诒学、女婿马克郁,以及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秘书长沈廷杲等人专程来合肥参加了捐赠仪式。杨纪珂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对李健生及其亲属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他们对安徽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并向李健生颁发了证书、奖状和五万元奖金。这一天,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包河景区之中的安徽省图书馆,充盈着喜庆与庄严兼有的气氛。章伯钧先生及其亲属的拳拳报国心和浓浓桑梓情,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人。3/14这是一次价值连城的巨献。安徽省图书馆建馆整整100年来,馆藏古籍善本有121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章伯钧家的这次捐赠就达32部之多,并有两部进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章夫人李健生先生在《章伯钧先生藏书赠书目录》的扉页上题辞:“来之于民,还之于民。”其境界之高远与胸襟之博大,真是令人震撼。众所周知,为了购买、保护、妥善珍藏这批典籍,章伯钧李健生夫妇耗费了巨大的精力,用尽了毕生的积蓄,在几十年中付出了难以尽述的艰难与辛劳。捐书之举,感动了中国知识界,感动了安徽各界人民。安徽省图书馆紧邻包公祠。传说因为包拯无私,包河的藕亦无丝。章伯钧李健生夫妇和子女们的忠公体国无私奉献的崇德高标,与包孝肃公“肺肝冰雪,胸次山河”的襟抱相映生辉。在中国现代和当代的著名政治人物中,论爱书、懂书、惜书、节衣缩食买书、千金散尽藏书、且成蔚然大观者,无一人能出章伯钧之右。章伯钧出身书香世家,家学渊源,在桐城文化熏陶中长大,精通古籍鉴赏,早已是闻名遐迩。少有人知的是,出生于河北省怀安县一个书香之家的李健生先生,也是一位爱书如命之人。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李健生在北平读书期间,因为深得鲁迅夫人朱安女士的喜爱,深得鲁迅学生许羡苏女士的喜爱和关照,得以大量阅读了鲁迅寓所的藏书。她在自传中写道:“那时鲁迅4/14先生居住上海。我这时虽然每周都登堂入室进出于他北京的寓所,遍览他的许多藏书,却始终无缘得见先生一面,这也是我一生的极大遗憾。每当进入鲁迅先生的书房,就像投身图书的海洋!他的藏书极为广博丰富,使我大开眼界。古今中外各种图书和杂志,有线装的,有洋装的,有中文的,有外文的,层层叠叠,琳琅满目。每次我都像饥渴的人见到了面包,下意识地便扑了上去。读之不完,便带回学校去看,好在周夫人喜欢我,而许羡苏又在周家负责图书管理。”此时,李健生刚满十八岁。同一时期,李健生还大量阅读了已故文化名人罗瘿公寓所的藏书。她晚年写道:“屋里除了一张大书桌外,尽都是靠墙而立的书柜,柜里大部分是古籍线装书。我那时似乎养成了一种见书就爱的书癖、书痴。”当她看到这些藏书发生破损和散失时,心中痛惜万分、焦急万分。如安徽俗语云:“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样的两位爱书、懂书、惜书的人结合在一起,只要条件许可,藏书宏丰而且品位极高就是命中注定之事了。从文化层面上说,章伯钧李健生夫妇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有时不我待的危机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他们身处长期战争离乱、社会动荡、焚琴煮鹤、文化凋零的社会环境中,不忍眼睁睁看着典籍沉沦,屡屡倾囊而出,抢救性地购买了一大批古籍5/14善本。也是古籍善本有幸,它们遇着精心呵护自己的好主人了。在为国事奔走各地的岁月里,他们每到一地,都要挤出时间逛书肆、寻好书。一旦遇到善本,即便会让全家人衣食难继,也要买下珍藏。文化界的朋友们都知道他们夫妇有此雅好,每有善本讯息,就会通知他们。几十年间,他们虽然常至囊空如洗,却也始终甘之如饴,终积少成多,汇为巨浸。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珍藏已达三万多册,为京城十大藏书家之一。捐赠仪式举行时,章伯钧先生已经去世十七年了。他是1969年5月17日在北京逝世的。是时,“文革”狂涛席卷全国,他们全家蒙难。他们的珍藏有的被抄家者烧毁,有的被送到造纸厂化了纸浆。只有几千册,在周恩来关照下被运到北京图书馆暂存。章伯钧病重时,叮嘱夫人:“这些书如果能够幸存下来,一定要捐献给家乡图书馆,以保存文化,服务桑梓,泽惠后人。”李健生和子女们在经济上并不宽裕,许多地方需要用钱。然而,尽管以重金谋求转让珍藏者从来不乏其人,他们却丝毫不为所动,并且主动设法与安徽省图书馆联系,不提任何要求,慷慨为献。这个义举的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足以光照后世、示范世人。安徽省图书馆不负重托、不孚众望,妥善保护珍藏了这批古籍善本书。6/14在李健生先生逝世十一年后,2011年5月7日,章师明、章诒学、章诒和三兄妹率全家人来到合肥,到安徽省图书馆参观。他们目睹旧物,思念双亲,流露真情。他们对省图书馆完备的保护设施、妥善的保护状况,非常满意。他们得知省图书馆正在编写《安徽省图书馆馆藏章伯钧书志》,表达了欣慰与期待。在座谈会上,省图书馆副馆长张海政向章家三兄妹表达了感谢和敬意。三兄妹却同声说:“非常感谢家乡图书馆!非常感谢你们大家费心!把书保护得这样好!”如此清正家风、超迈襟怀,令人赞叹。二、章伯钧一家人述要饮水思源,睹物思人。如司马迁言“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要完整记述章伯钧藏书捐赠始末,就必须记述章先生及其家人的懿德嘉行。如曾子言,行慎终追远,使民德归厚。章伯钧是安徽省桐城县人,1895年11月17日诞生在后方乡章家大屋(今属枞阳县)。他六岁丧父,幼读私塾,后考入桐城中学。1916年考取武昌国立高等师范(今武汉大学)英语系。1920年毕业后任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宣城)校长。他聘请在武汉结识的恽代英、萧楚女来任教职,使四师气象为之一新。7/141922年9月,章伯钧公费赴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系深造。1923年初,由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章伯钧的影响下,其后,小他3岁的二弟伯韬留学日本、转赴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之一,抗日战争中在重庆积劳成疾逝世,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骨灰移放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小他6岁的三弟伯仁留学日本,后赴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远东区伯力党校校长,在苏联“肃反”运动中被杀害。)章伯钧1926年春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参加民主运动,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训练部(主任邓演达、副主任郭沫若)宣传科科长(前任郭沫若)。北伐战争中,他任总政治部秘书长、农工部兵农联合委员会主席,1927年参加了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郭沫若)、代主任职。起义军失败后流亡香港,从此脱党。1928年春,章伯钧与谭平山等筹组中华革命党,1930年5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他8月当选中央宣传委员会主席委员。1933年秋,章伯钧和黄琪翔等,会同李济深、陈铭枢等,与第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等共同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史称“福建人民政府”),宣布反蒋(介石)抗日、停止“剿共”、联合中国工农红军,章伯钧任政府经济委员会委员(主席冯玉祥,余心清代),兼任土地委员会主任。8/14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章伯钧再度流亡香港,仍明确提出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政治主张。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章伯钧积极呼应。11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香港改名“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简称“民解”),以“抗日、联共、反蒋”为总方针,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党的思想武器”,章伯钧当选中央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宣传委员会书记,主持中央工作。1938年7月,他代表该党被聘为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议员。抗日战争期间,章伯钧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1939年11月,他与张澜、沈钧儒、黄炎培、梁漱溟等发起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推动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他参与创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称“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1945年2月,他主持创办《中华论坛》并任主编,宣传为争取民主而斗争的政治主张,抨击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和反共活动。7月1日,章伯钧、黄炎培等6位参议员访问延安,受到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人的热情接待。7月3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约见章伯钧和左舜生,共商国是。回到“陪都”重庆后,章伯钧配合中共,反对国民党单独召开国民大会,拒绝参加国民参政会,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9/14解放战争时期,章伯钧坚持在政治上与中共保持一致。1946年7月13日发表《章伯钧对“召开国大”的意见》,指出“这是一党独裁的大会”,为民盟拒绝参加“国大”作出了可贵的努力。1947年2月,“民解”改名中国农工民主党,已经实际领导该党九年之久的章伯钧当选主席。他的夫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健生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47年10月27日,蒋介石下令解散民盟,章伯钧避走香港,11月与沈钧儒主持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同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推翻国民党独裁政府,建设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的政治纲领。1948年秋,章伯钧等首批民主人士进入东北解放区。1949年1月22日,章伯钧与沈钧儒等55位民主党派领导人及其他民主人士发表宣言,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将革命进行到底,共同建立民主联合政府。9月,他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共63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章伯钧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共21人)、全国政协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光明日报》社社长、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继续担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1957年,在中共发起的整风运动中,章伯钧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帮助共产党整风,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10/14开的座谈会上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反右派斗争”开始后,他被指为:对共产党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有路线”的“猖狂进攻”,“是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其方针是整垮共产党,造成天下大乱,以便取而代之”,是“章(伯钧)罗(隆基)同盟”。其后,他被保留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等职位,淡出中国政治舞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章伯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罪行”均已推倒,但不宣布平反。在《人民日报》正规表述中,他被定位为“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他的骨灰于1982年11月15日安放进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总观章伯钧先生的一生,是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一生,是追求光明、追求进步、追求民主自由、崇尚科学,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顽强奋斗的一生。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品德高尚、忠诚正直、勤勉谦和、深孚众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章伯钧获得新的政治评价的同时,他的亲属皆得到了安排或平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