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源钨业的发展启示2010年03月26日13:31来源:经济参考报博士后站成立仪式硬质合金厂模具车间:立式加工中心激光粒度分析仪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人们痛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而一些优秀的中国企业早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经悄悄地开始了通过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战略转型。江西省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意义在于,中国企业要想拥有强大的竞争力,需要以科技为先导,通过汇聚资源、系统地整合提升自身价值;这些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远超过对单一经营模式的掌控;需要在人才、视野,创新能力和管理整合各项资源等方面跨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崇义章源钨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是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化竞争中,探索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产业分工中的重新定位。在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金属材料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代表,其意义甚至超越了工业范畴。众所周知,钨是国民经济的战略资源,被国家确定为保护开采的特定矿种。用钨制造的硬质合金具有超高硬度的耐磨性,适用制造各种切削工具、刀具、钻具和耐磨零部件,被誉为“工业的牙齿”;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工具、电子通讯和建筑等领域。如今,钨产品的制造和应用水平,已成为工业化强国的象征,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战略转型创新图强延长产业链、提升资源价值、走质量效益发展道路,是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早在世纪之交就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情况所做出的选择。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在中国革命的摇篮——江西省赣州境内,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章源钨业”)这个迄今也不为外界所熟悉的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0年前还是一个以钨的简单初级化工冶炼为主、年销售收入只有几百万元的小企业。依靠科技投入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企业从钨的勘探、开采、选矿及冶炼延伸到了精深加工,业务涵盖钨行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尤其是钨产品的精细化生产,形成了“从钨精矿到钨材、高比重合金和硬质合金及其工具”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业内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企业之一。实现了由单一的“资源型企业”向利用资源、依靠科技“资源深加工大型企业”的跨越。章源钨业成为赣州市入选的第三批全国创新型试点企业。下辖4个钨矿、3个深加工厂,并且投资参股下游制造企业。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试金石”。这一年,企业的销售收入、实现利润额、缴纳税金等多项指标均表现良好。如今,拥有“高新技术企业”、“钨品贸易出口资格企业”和“钨品出口供货资格企业”等众多荣誉的章源钨业,令人惊奇之余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法宝和秘诀”让这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众多同类企业中率先突出重围、脱颖而出,成为向全世界提供高附加值钨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章源钨业给出了答案——汇聚资源、创新图强。创业创新企业与地方相得益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章源钨业所在的赣州市崇义县的真实写照。江西赣南拥有世界独有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享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称。章源钨业下属的淘锡坑钨矿等其他数座矿山便处于这一区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资源富集地区如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对此,江西省赣州市和崇义县委县政府在矿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把握国家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制定了“培植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集约型工业”的产业政策。并且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兴县”战略的决定》、《崇义县科技进步奖励办法》等系列政策,崇义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每年安排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技改贴息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达300万元,用于鼓励全县各企业开发新产品、申报专利权、注册著名商标等。并且从改善投资经营环境入手,加强服务和引导,对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崇义县领导层率先认识到:“将自然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汇聚起来,共同创造价值,使矿产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将极大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区域综合实力。”如今,赣州崇义这片红色的土地,正在被“开明开放、创业创新、兴游兴绿、和谐和美”的春风吹拂……良好的政府服务和政策环境激发了章源钨业大胆探索、延伸钨业产业链的热情,坚定了企业为社会奉献更大价值的决心。“战略转型首先要符合国家利益,又要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章源钨业董事长黄泽兰先生谈到企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时,举重若轻之间却又一语中的。超越一般的企业经营模式和科技创新话题,黄泽兰董事长把企业如凤凰涅槃的巨变概括为“找到了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好结合点。”事实的确如此,章源钨业是国内富有创新精神的资源深加工型企业。作为长期专注于矿业产业链的延伸,同时拥有丰富钨资源储备的集约经营型企业,章源钨业探索的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的商业模式正在成型,并且焕发出旺盛的活力。这如果谈不上是一种非凡的记录,那至少也是一种力量——对新时期中国创新大思路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仍在继续……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改变传统钨矿企业产业链短、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是章源钨业的制胜秘诀。创业创新的直接效益是企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对地方税收的贡献成倍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公司生产的仲钨酸铵、钨粉、碳化钨粉、硬质合金、钨材、硬质合金工具等一系列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欧美等国家。供应全球市场的尖端高附加值产品,打开了章源钨业的全球视野,他们开始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视角,更加重视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企业与科技进步的紧密联系。产业纽带开阔了章源人的视野,浸润着崇义人的思想。无论是顺势而为,深化高精尖终端产品;还是横向联动,带动家乡百姓就业,章源钨业都能以创新取胜、与地方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互动和持久的和谐。伴随着钨材、硬质合金工具等“工业牙齿”供应全球,章源钨业也因此获得经久不衰的盛誉。变“价格战”为“价值战”“我们的钨产业链在国内甚至国际都是最长的,也是最完善的。”黄泽兰董事长在介绍企业的平静言谈之中蕴含着现代企业理念。他认为,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企业转型是摆脱低层次价格竞争的关键,延长产业链是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的深刻变革。对于如何做,黄董事长言简意赅:“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管理者不可能事事都懂。不懂,就去请懂的人来做。”的确,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优秀的人才构筑优秀的企业,是章源钨业的成功经营之道。2005年,一座名为“院士楼”的四层楼房在淘锡坑矿区拔地而起。与之配套的电子显微镜、镜像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科研设备一应俱全。以陈毓川院士、裴荣富院士等地质专家领衔,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赣南地质大队为主力军的科研集体,对淘锡坑及赣南钨矿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南岭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研究与勘查评价》项目,荣获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崇义县淘锡坑矿区钨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获2007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章源钨业投资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合作,完成了淘锡坑钨矿研究项目。通过3年的工作,在该矿区的深部及外围取得了重要找矿突破:新增加资源储量近5万吨。2009年在淘锡坑矿区内又发现了数条隐伏的工业矿脉,在公司所属的其他探矿权内也揭露到了工业矿脉。科技找矿,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通过汇聚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科研资源,如今的章源钨业已建立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中南大学章源博士后科研基地、赣南科学院钨业研究所等重要科研基地。“利用资源、依靠科技、以人为本、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奠定了章源钨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而科技与企业的结盟,又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演绎了“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的全过程。科研院校与章源钨业的紧密合作,不仅为企业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又在延伸产业链中形成了具有“章源特色”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模式。章源钨业向产业上下游拓展,完成深加工技术改造,具备了经营从钨精矿到碳化钨粉、钨材、硬质合金及其工具等全系列、高质量钨产品的能力。在延长钨的产业链的同时,企业建立了与产业链相配套的高水平分析检测系统和高精度的模具生产线,生产能力位居国内领先,产业规模和产品附加值得到了质的提升。目前,拥有多项专利的章源钨业,超细仲钨酸铵、高纯钨粉、超细晶硬质合金、纳米级碳化钨粉等9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依托开发的“纳米钨粉、纳米碳化钨粉”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产品,章源钨业成为仅有的能工业化生产纳米钨粉的企业。完整的产业链为章源钨业持续盈利和减少盈利波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受益于规模经营,依托完整的产业链优势,章源钨业在金融危机仍然蔓延的2009年度,公司下游的精深加工产品销售额大幅提升43%,占总销售收入比重63.50%,彰显出章源钨业的卓越抗风险能力。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章源人逆势飞扬,把中国企业惯用的“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汇聚多方资源的产业模式,全系列的产品组合,强大的钨资源保障能力,构成章源钨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价值。截至2009年底,公司总资产已经由最初的470万元猛增到14.25亿元,最近3年的年平均净利润达到1.1亿元。有意无意间,章源钨业避开了初级产品的价格战,在创造完整产业链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了产业升级。与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战略转型完全一致。做一个令社会尊敬的企业章源钨业所探索的发展模式,就客观而言,也许正是着眼于国家战略中今后10年甚至20年对产业向高端进军的苦苦追求;着眼于我国持续加大对资源有效利用的可行性探索。是为国家在有限的战略机遇期,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分工中重新定位的努力。2007年,《“十五”全国地质勘查通报及矿产勘查重要成果汇编》中,赫然标明——江西省崇义县淘锡坑钨矿床,是由章源钨制品有限公司投资553万元完成普查的大型钨矿床。由企业自己出资进行资源普查,在国内企业中尚不多见。其实,章源钨业近年来仅仅在地质勘查上的投入,就先后达7千多万元。作为技术创新的战略支点,章源钨业投资近1亿元建起的研发中心和分析检测中心,其技术开发水平和产品检测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由企业投资,中南大学在公司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基地,赣南科学院钨业研究所和江西省钨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设在章源钨业。从上游采矿、选矿,中游冶炼至下游精深加工的完整一体化生产体系,产业链条的核心环节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由章源钨业“产学研”结合开发的“球形、单晶、超细仲钨酸铵粉体的制取技术”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纳米钨粉、纳米碳化钨粉、球形铸造碳化钨粉、超细晶硬质合金挤压棒材、带多螺旋内冷却孔挤压棒材等研发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白(黑)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成套技术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目前章源钨业正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主持《纳米钨粉》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章源钨业重视在环境保护领域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实施“镁盐化学沉淀法除去结晶母液中氨氮”项目,从源头上控制了氨氮的排放,在冶炼环节厂区,尽管生产需要使用大量的氨气,但却闻不到一丝氨气味道,做到了氨气零排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环境,而且增加了企业综合效益。在冶炼环节通过运用“黑白钨精矿分解”、“离子交换新工艺”及“氨回收及脱氨转化”等技术工艺,每吨APT的碱单耗、吨用水量及氨排放指标均大大优于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把水的循环利用、有害气体的“零排放”,作为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优化管理为后盾,章源钨业在矿区、厂区、行政办公、生活区合理规划,做到员工生活设施整洁完善,减少企业用地,扩大绿化面积。在章源所属的区域,不仅重视绿化面积,并且种植了大量的珍贵树种,彰示着公司打造百年基业、造福子孙后代的决心。章源钨业不仅及时足额完成税收,还积极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先后为赣南地区新农村建设捐款达1700多万元;多年来,企业在倡导捐资助学,投资发展地方基础设施等方面,更是不遗余力。章源钨业的决策者经常向周围的人普及宣传这样的理念:“企业要始终感谢社会的支持,肩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企业的成功更多的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