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记本CPUINTEL移动CPU:一、笔记本处理器和台式处理器的区别处理器是电脑的心脏,而体积小巧的笔记本电脑因为追求高性能、低耗电量、低发热量,因此对处理器的要求更高。笔记本电脑早期曾直接采用台式机的处理器,但效果不佳。于是制造工艺更先进、更符合笔记本电脑需要的移动处理器(MobileCPU)应运而生。Intel作为在微处理器领域举足轻重、占有绝对优势的厂商,它在笔记本电脑、移动处理器的发展史上更是留下了光辉的印记。例如VoltageReduction、ClockGating、Quickstart、Speedstep等先进技术,都是它在笔记本处理器电脑方面的造诣。二、移动处理器发展简史(1989年——2008年的今天)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笔记本电脑——日本东芝的T1100诞生于1985年,它采用了Intel出品的主频1MHz的8086处理器,在今天动辄GHz的时代显得微不足道。其实,8086处理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专用处理器,1989年Intel出品的80386SL/80386DL才算首批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移动处理器(主频16MHz起、工作电压3.3V)。在它们诞生不久,Intel又发布了80486SL处理器。1989年,Intel推出的386SL处理器可谓是笔记本电脑专用处理器的“领头羊”,该批次处理器由16MHz的386SL、20MHz的386SL、16MHz的386SX等组成。1992年,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以下列为主:25MHz的386SX/386SL、20MHz的386SX/386SL(不含数字协处理器)以及25MHz的486DX组成(含数字协处理器)。1993年,市场主要以33MHz的486DX处理器为主。该处理器内含晶体管数为120万个,具备8KB的L1高速缓存,核心电压为5V。理论上您是可以基于这款处理器的电脑上安装WindowsXP,不过大概执行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程序吧。1994年,Intel推出了配备双时钟与数字协处理器的486DX2芯片,在其中运用了VoltageReduction技术,可根据运行环境自动调节电压、降低处理器功耗。该年下半年,Intel又推出了更先进的75MHz/100MHz的DX4、MobilePentium75处理器。而配有MobilePentium75处理器的东芝T4900CT成为第一款Pentium笔记本电脑,从此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正式分道扬镳。1995年,33MHz的486SL和250MHz的486DX因为性价比高,成为了市场低价机型的首选。MobilePentium75处理器则成为主流本本的配置。1996年,市面上的笔记本电脑已大量采用Intel的Pentium处理器,其中以Pentium100为入门型号,而Pentium133/150则装配了很多中高档笔记本。该年Intel的处理器新技术以能自动调整处理器主频、控制发热量的ClockGating技术为亮点。1997年,Intel推出了MobilePentiumMMX120/133/150/166/2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采用了有别于台式机CPU的封装,主要有两种,分别是MMC和TCP,这两种全新的封装方式有助于笔记本主板设计简化和超薄化发展,成为当年笔记本电脑的热点。1998年,MobilePentiumMMX233/266/300推出、166MHz的PentiumMMX已成为入门笔记本电脑的配置。到年底,随着桌面PentiumII处理器系列的诞生,Intel公司其基础上研发了MobilePentiumII、MobileCeleron两款移动处理器。MobilePentiumII按主频分为:233/266/300/333/366/400Hz六种,首次采用了0.25微米的制造工艺,而当年的台式机处理器仍然采用0.35微米工艺制造。此外,66MHz外频、512K半速L2Cache使得这款处理器成为当时的高端产品。PentiumⅡ处理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PentiumMMX已退出市场。1999年,Intel除了继续提升PentiumⅡ处理器的主频以外,还在下半年推出了2PentiumⅢ移动处理器,它采用了先进的0.18微米工艺技术,集成了2810万个晶体管,其层间连接为铝电导层和低容抗的氟氧化硅(Siof)隔离层相间的六层结、电压最低在1.35V-1.6V之间,发热更少、能耗更低。令人欣喜的是,在PentiumⅢ600MHz之后的处理器中,Intel加入了一个通过降低CPU运行主频来达到降低功耗的SpeedStep技术。它可以让处理器在交流电状态时的最高性能模式和电池状态时的电池优化模式之间切换。既可提供与台式机相近的性能、也能让笔记本电脑在性能发挥/电池续航之间达到最佳平衡。MobilePentiumIII2000年,Intel推出了700MHz的PentiumIII和550MHz的Celeron这两款笔记本专用处理器,而前者的售价是后者的近4倍。截止当时,PentiumIII笔记本专用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有700MHz、650MHz、600MHz三种;而Celeron笔记本专用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有550MHz、500MHz、466MHz、450MHz、433MHz五种。MobilePentium42002年,Intel推出了MobilePentium4(Pentium4-M)处理器。将移动处理器的概念已提升到一个新档次。它台式电脑的NorthwoodPentium4处理器一样,同样集成了512KBL2Cache,采用最新的NetBurst微架构设计。还采用了与MobileCeleron和MobilePentiumⅢ处理器相同的Mirco-PGA封装,并使用0.13微米生产工艺、频率自1.60GHz起,使移动处理器和台式处理器的频率更加接近。2003年,Intel推出全新的“迅驰”平台——Centrino,赋予了笔记本电脑的新神韵。这个由代号Banias的Pentium-M移动处理器、855GM/PM芯片组、IntelPro/Wireless2100无线模块组成的平台功能强大。提升了笔记本电脑的处理能力、也普及了无线网络的应用。从Banias开始,Intel将不再使用与桌面处理器核心来研发移动处理器,而是凭借全新的架构、全新的指令执行技术争取以更低能耗获取更高性能。PentiumM以PentiumIII的处理器内核为基础,改善指令运行结构、使用先进的指令分支预测技术、二级缓存容量提高一倍,达到1MB。Dothan处理器2004年,Intel又发布了迅驰II代(Dothan),与Banias相比,Dothan采用了更先进的0.09微米工艺以及2MB二级缓存。由于前期的Dothan处理器并没有915M系列芯片的支持,前端总线依旧维持在400MHz。当915M系列芯片全面上市后,Intel相应推出了前端总线533MHz的DothanPentiumM处理器、主频最高可达2.13GHz,同时能耗也有所降低。2005年,Intel又推出新一代迅驰平台——Sonoma,该平台由90nm制造工艺的Dothan核心(2MBL2缓存,533MHzFSB)PentiumM处理器、915系列芯片组、IntelPro/Wireless2915ABG无线模块组成。广泛支持DDR2内存、SATA笔记本专用硬盘、PCI-E独立显卡等,无线、显示、电池续航时间、音频效果进一步完善,计算速度提高30%左右。Yonah核心处理器2006年,笔记本处理器进入了双核时代,Intel推出了双核平台——NAPA,由Yonah核心Intel酷睿双核处理器、Intel945系列芯片组、IntelPro/Wireless3945ABG无线网卡模块组成。Yonah双核处理器在一个处理器内设计了两个物理处理单元设计。采用65nm制程、667MHz前端总线、2MB二级缓存(Dothan核心为90nm制程、400/533MHz前端总线、2M二级缓存)。它还支持SSE3多媒体指令集加速。三大部件的性能都大幅提升,因此NAPA平台在数据运算、多媒体应用方面的表现更优秀。Merom核心处理器2006年7月底,Merom正式发布并被应用于Napa平台,称之为NapaRefresh,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迅驰3.5”。而在命名规范上,由于Yonah核心已经开始启动了“Core”,3因此新CPU被命名为Core2,笔记本端首批出货代号前缀都是T(桌面端对应核编号开头是E)。值得肯定是的,在几代的迅驰平台里,正是迅驰三代(即Napa平台)里CPU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某种角度上说,还影响着桌面和服务器领域,推出了全新的Core架构。而Core,可以说是IntelCPU史上的一次革命。由Core开始,Intel彻底改变了几十年来追求高频率带来高性能的模式,而是转为更加注重CPU效能,这种笔记本的发展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科技也是惊人的快速发展着,快得连一种非常成熟的平台还有完完全全普及开来的时候,另一个更新的技术又诞生了,2007年5月9日,英特尔面向全球发布新一代迅驰移动计算平台(SantaRosa,又称“迅驰四代”)。与上一代迅驰(NAPA及NAPARefresh)相比,迅驰四代在功耗、视频、无线、电池续航等方面有所提升。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新平台中引入了全新的“迅盘”技术及最高传输速度达600M/秒的无线模块。SantaRosa平台示意图在SantaRosa平台中对于性能提升最大的当算处理器,虽然处理器在架构上与前一代NapaRefresh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原来的Merom核心,但是SantaRosa平台上使用的Merom处理器与目前市面上使用的Merom处理器并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前端总线和处理器的接口上,Napa平台的Merom处理器采用SocketM接口,前端总线为667MHZ而在SantaRosa平台上使用的Merom处理器采用SocketP接口和800MHz的前端总线,也就是前文所讲的统领笔记本江湖的新酷睿2双核处理器。英特尔下一代移动平台发展排期图全文总结:从首款80386SL/80386DL到今天Merom核心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乃至即将推出的Penryn潘睿核心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Intel辛勤耕耘出的累累硕果。早在10多年前,笔记本电脑刚诞生不久,Intel就着手为其专门研制处理器,尤其在架构、制造工艺、电源管理技术、封装类型等方面狠下功夫。从386、486、PentiumMMX到PentiumII、III、Pentium4-M、“Banias”、“Dothan”、“Yonah”、“Merom”,Intel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笔记本电脑性能的提升、体积的缩小、价格的降低、使用时间的提高。AMD移动CPU:1998年9月。AMD正式发布它的首款移动处理器MobileK6300MHZ。2000年4月。AMD推出MobileK6-III+和MobileK6-II+系列移动处理器,进入0.18微米制程时代,并首次配备了PowerNow降频技术。2002年4月。AMD发布MobileAthlonXP,进入0.13微米制程时代,并在同年7月与ATI合作,通过高规格的RadeonIGP320M芯片组在笔记本电脑市场获得热烈的市场反响。2003年9月。AMD正式推出支持64位技术的移动版本的Athlon64系列处理器,移动处理器正式进入64位运算时代。2005年4月。AMD发布Turion64移动处理器,引起市场广泛关注,AMD的移动平台从此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与桌面平台从名称方面完全分离。2006年7月。AMD推出Turion64X2处理器,移动处理器首次进入双核64位时代。2008年6月。AMD发布Puma移动平台,标志着AMD也正式进入移动平台时代。2008年11月。AMD发布超便携的Yukon平台,和AthlonNeo64位单核超低功耗处理器,配套ATiX1250或HD3410显卡,标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