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一、铁路与公路1.传统交通工具(1)南方多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2)北方多旱路,人们以乘坐马车为主。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2.近代交通工具(1)铁路:①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②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到胥各庄的铁路。③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④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淞沪铁路唐山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⑤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到“九五”期末,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⑥也有很大进展,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提高了运行效率。(2)公路: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等大城市。②清末民初,近代技术传入中国,但发展受到很大限制。③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机车制造上海筑路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2)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3)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进程。(4)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近代化轮船运输业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5)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2.航空(1)1909年,旅美华侨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3)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4)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冯如天津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电报(1)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在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2)福建巡抚在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3)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4)有线电报主要用于,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用。上海台湾军事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2.电话(1)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到1949年,全国电话普及率很低。(3)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4)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3.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和生活方式。第一位思想观念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1.最早在中国修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最早在中国修建铁路和修建铁路最多的都是外国侵略者,并非清政府。2.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中国近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中国人闭目塞听,思想落后。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3.数字法巧记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个冲击:西方工业文明。两个特点:半殖民地性、发展不平衡性。三种通讯方式:电报、电话、互联网。四种交通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主题一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研史料]材料一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材料二1880年刘铭传上《筹遣铁路以图自强折》:“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商务、矿物、厘梢、行旅者,不可肆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有与各国共之,划疆而守则防不胜防……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十八省合为一气,一兵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清史稿·交通志》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材料三苏省绅商恐路权之失……于是迅速招股,创成苏省铁路公司,筑路二:曰苏嘉,曰沪嘉,冀以挽回利权,用心亦良苦矣。然此二者已属支路,究不若宁沪铁路之握其总机关也。吾省之人,急宜筹集巨款,以赎回路权,勿谓苏省已办铁路,而遂可以抵制也。——孙昌富、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提示:(1)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船、火车同时使用)。成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了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2)刘铭传从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等角度,主张修筑铁路。(3)苏省绅商为挽回利权,维护国家主权而集资筑路。(1)据材料一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分析其成因。(2)据材料二分析刘铭传主张修筑铁路的原因。(3)结合材料三归纳苏省绅商集资筑路的原因。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析重点]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事业,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②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不可避免地在中国发展近代交通事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③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变化。④各个时期政府采取的统治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通的发展。⑤近代工商业的发展,需要近代交通运输作为保障。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2)影响:①积极影响: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消极影响:近代前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问题。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对点练]1.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①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流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近代列强不断在中国掠夺修建铁路的权利,其目的是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因此近代铁路的修建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④不正确,故选A。答案:A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主题二中国近代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落后的原因[研史料]材料—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提示: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金和技术的匮乏;受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的竞争和侵略。材料二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导致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析重点]中国近代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落后的原因(1)封建落后的思想意识:由于传统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外来的先进事物具有天然的排斥性。(2)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排挤:西方列强出于维护自己利益的需要,想方设法压制、排挤中国近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造成中国近代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缓慢。(3)旧中国经济、科技实力比较落后,无力大规模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4)战争频繁,政局混乱。近代中国,战争不断,缺乏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造成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缓慢,且破坏严重。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对点练]2.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说明近代化遭到下层民众的反对;“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说明外国资本的侵略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故选D。答案:D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考点一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命题角度1.考查新式交通工具出现的影响2.考查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析典题]例1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坐、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的变化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选项史论分析判断A材料反映的是有轨电车刚进入上海时的情况,这并不能表明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错误B材料中“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并不能说明妇女社会地位的高低,这是为推广有轨电车而作的宣传错误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C通过材料“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可知广告推动了人们对有轨电车出行方式的认可正确D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只是表明有轨电车这一新型交通工具得到上海市民的认可错误[答案]C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练题组]1.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解析: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不分男女座”,这实际上打破了性别的歧视,客观上冲击了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道德,有利于社会风俗的进步。答案:A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毁路口号——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旋再毁坏大轮船”的揭帖。材料二“马拉火车”——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的激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被讥讽为“马车铁路”。高中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版历史创新方案系列丛书材料三中国进口第一辆奔驰轿车——1898年,袁世凯进贡一辆奔驰轿车给慈禧太后作寿礼。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