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语文课程设置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课程既是静态的结果(知识)、育人的媒体和手段,又是动态的过程(体验),是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的行为,课程是民主的和开放的。语文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语文学习活动的总和。它既包括语文学科内容(学科课程),也包括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活动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既包括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计划,也包括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既包括教材因素,也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各种因素的整合。课程设置,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设置”为“设立”之意。课程设置就是为实现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而设立的教学科目、内容、范围、分量、进程和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本章第一节,介绍语文课程的历史沿革,分为三个阶段加以介绍:清末至建国前语文课程的设置;建国后50年语文课程的发展;21世纪之初语文课程的改革。第二节介绍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从它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人的发展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加以论述。第三节介绍语文课程的管理形态,分两级管理:国家管理形态和地方管理形态。第四节介绍港、澳、台地区的语文课程设置。第五节介绍语文课程的发展趋势,包括语文课程与学科内容、时代、国际、未来发展的关系。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历史沿革我国语文课程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清末至建国前语文课程的设置,建国后50年语文课程的发展,21世纪之初语文课程的改革。一、清末至建国前语文课程的设置(近现代语文课程)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并无独立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是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等融为一体的。但古代教育教学中那些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及基础性的部分教育内容,已经显露出语文课程的萌芽。具体表现在:1.在原始社会教育时期,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歌唱、绘饰、雕刻等)、原始记事(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中,都有不少语文课程的内容;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古代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一直是我国语文课程传统教学内容。2.在奴隶制社会教育时期,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教育内容中包含着许多语文课程教育内容,“书”更是纯粹的语文课程教育。3.在封建制社会教育时期,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经书如《四书》《五经》等,以及各类文选读物等都包含有丰富的语文课程教育内容。近现代语文课程,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阶段的语文教育,又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划分为近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和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这一阶段中国历史的巨大变革,引起了语文课程的巨大变革,最突出的是语文单独设科,“国文”名称出现,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1.语文单独设科(1904年)1鸦片战争前后,有志之士的变法革新主张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态,也带来了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变革。鉴于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于1888年写了《上清帝第一书》,以布衣的身份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1898年又写下了《请废八股试贴揩法试士改用策论折》上书皇帝,痛陈科举之弊。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管学大臣张百熙所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在《钦定蒙学堂章程》中,规定蒙学堂4年的课程设置包括字课、习字、作文、读经、读古文词、词章等在内的8科。《钦定蒙学堂章程》因故未能施行。1904年1月13号(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1参见《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日)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癸卯学制的内容包括改私塾为学堂,引进自然科学,增设外语,实行分科教学等。其中规定设有“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字”(小学堂)、“中国文学”(中学堂)科目,这标志着语文从此单独设科。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2.“国文”名称的出现(1912年)早在辛亥革命前,蔡元培、梁启超等人就认为“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所要学的并不限于文字和文学,于是提议将这一学科定名为“国文”。蔡元培等人190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就将这一学科称为“国文”。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从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后的第一个正式名称。3.白话文(语体文)进入语文教材(1920年)“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白话文进入了中小学语文教材,并在语文教学内容中逐步占据主要地位。这是破除传统语文教育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的根本措施。可以说,语文学科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现代语文学科则是新文化运动、特别是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产物。“五四”时期的国语运动和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相衔接,对国语教育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北洋军阀政府于1920年1月通令全国,小学改“国文”为“国语”课,由教学文言文改为教学白话文。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伴随这现代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增加和地位提升,语文教育的以“传道”为主也逐步向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转变。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边区和解放区的国语课程建设卓有成效,在我国语文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这一时期的课程设置及目的,均能紧密结合当时的国内战争与抗日战争的需要。如中央苏区的国语课包含“政治”和“自然“,既体现出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又表现出特殊时期课程设置的灵活与便利。即使在战争紧张、经济落后的困难条件下,各地对国语教材的建设也非常重视,1938年至1948年10年间,仅晋察冀边区就出版了7套小学国语课本。二、建国后50年语文课程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语文教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从1949年开始到20世纪末,中国当代语文课程在探索中前进,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原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学改革的经验,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将“国语”和“国文”统一改称为“语文”,其意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名称的改变,说明在教学目的上主张听说读写并重。这对于纠正传统语文教育中书面语言(文言文)脱离口头语言(生活语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中小学语文课程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建国之初,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向苏联学习,教育也不例外。聘请苏联教育专家来华指导教育工作,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施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1955年开始汉语、文学分课教学实验,1956年秋全面实行汉语、文学分课教学实验。教育部为此颁布了《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与《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等三个教学大纲。但这次课程改革实验因政治原因至1957年底中止。1958—1960大跃进时期,当时“左”的思想特别突出。语文教材强调“突出政治”“联系实际”,排斥名家名篇,代之以简单化的标语口号式的作品。语文课被上成了政治课,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二)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育(1960—1966).1963年,张志公发表《说工具》一文,提出了著名的“工具说”,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1963年,教育部在这场大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同时编写了供全国使用且力图相对稳定的语文教材。新编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了语文教学目的,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提出了重视“双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突出能力训练,强调文道统一。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规定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识字、写字、课文、练习和作文。2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规定语文教学内容有课文、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作文。识字和写字教学在初中阶段继续进行。(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1966—1976)这10年,由于政治的原因,导致语文教材无一例外的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纲,语文教材选文主要为革命领袖著作、鲁迅作品、“样板戏”选场等,完全置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于不顾,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能力的全面下降。2《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四)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语文课程性质得以完整认定,语文课程朝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方向前进。1978年《全日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语文课程设置内容有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基础训练。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语文课程设置如下:课文、注释、思考和练习、语文知识、作文教学。1988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课程安排如下: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31988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课程内容有:1、基础知识:汉语知识、能力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听话训练、说话训练)、课文(课文总数不少于180篇,其中基本篇目96篇,现代文占百分之八十左右,文言文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要反映建国以来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现代文)4(五)20世纪90年代经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科学地把握了小学语文课3《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213页4《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3——494页程性质,并对“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达成了共识,小学语文课程的领域也由课内教学拓展到课外活动,这标志着小学语文课程的成熟与完善。此外,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开始注重德、智、体、美、劳素质的教育,即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课程内容如下: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5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课程内容如下:能力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听话训练、说话训练);基础知识[(1)汉语知识(语音、标点符号、汉字、词、短语、句子、修辞)(2)文体知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3)文学知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6三、21世纪之初语文课程的改革随着语文教育实践的发展,掀起了新一论的语文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设置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5《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236页6《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528页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最高14学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教学,半个学期完成1个模块(36学时),每个模块2学分。说明:⑴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必修课程10学分第二层次:必修10学分+选修8学分第三层次:必修10学分+选修14学分⑵学生修满必修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最基本学业,达到了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就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