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此后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主权不断地遭到破坏,中国也因此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本课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开篇之课,也是第一单元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求索的开始,涉及的历史知识十分丰富有趣,又带有一定的理论难度,故本课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地收集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创设教学情境,突破重点知识,同时又尽可能地利用教师个人的理论功底和讲解技巧将理论难点,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的抽象概念用平易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加以突破,以期较好地实现三维目标。【课标精解】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学生应在教学过程中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历史时间有一个整体把握,能够对这一事件的信息熟记于心。对《南京条约》的内容,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并能够对它的影响做简单的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通过教师的讲述和解释,能使学生基本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并知道它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即可认为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交汇点。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道路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几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已显著地发展起来,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和认识鸦片输入的危害以及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②理解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正义之举;③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组织学生搜集信息、总结研究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信息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②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③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参与互动,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探究性和创造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了解,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②通过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英国走私鸦片的可耻;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林则徐是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③介绍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和生存价值观。【教学重、难点解读】1.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重点突破:本课的重点在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两个知识点。然而教材只用了几百字的篇幅叙述,简明扼要地突出了鸦片战争中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突破这一重点,本课拟将教材进行板块划分,将教材的内容划分为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的三大板块,并以问题教学方法对每一个板块涉及的知识点用一个个有逻辑关系的问题串联起来,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本课的重点内容。2.难点: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难点突破:本课的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知识点涉及的抽象概念和理论,对于刚升入八年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本课拟采用对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分析来具体呈现中国从一个完全的主权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内涵。【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策略】1.归纳法。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2.讲述法。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3.分析法。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4.讨论法。鸦片的危害,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评价,都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解决。5.图文结合法。要想掌握好本课的内容,必须充分利用好地图,比如《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5分钟方案一:多媒体展示罂粟花的图片。教师提问:大家认识图片展示的美丽的花朵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对,这就是美丽的罂粟花,但是这美丽的花朵结出的却是罪恶的果实——罂粟果。(多媒体展示罂粟果图片)为什么罂粟果是罪恶的呢?学生回答:应为它的汁液能提炼成鸦片(毒品)。多媒体展示鸦片图片。教师简述鸦片提炼的过程及其危害。教师提问:但是你们知道吗,因为这鸦片近代中英两国之间发生了一场以之命名的战争——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方案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问题和答案配合教师的导入过程。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以什么事件为标志?学生回答: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以1500年左右的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教师提问:那么,世界现代史的又是以什么事件为开端的?学生回答: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教师提问:为什么把这些事件作为历史分期的开端?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因为这些事件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以其为标志的前后社会性质的变化或历史的发展方向。请问同学们,中国近代史开端是以什么事件为标志?为什么把它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生回答:鸦片战争,因为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教师提问:那么,鸦片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影响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的?让我们一起来完成本课的学习过程。【2.讲授新课】30-35分钟一、合作探究一:鸦片战争的背景(2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节学习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的社会发展状况是怎么样的?英国为什么向中国倾销鸦片?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中国政府如何应对这种危害?(一)鸦片战争前中英社会的差异多媒体展示简易世界地图,并在图上标出中英两国的地理位置。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图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空间上我们中国和英国之间相隔千万里,在地缘上似乎不会发生什么冲突,因此我们很难想象中英两国会因为地缘或疆域的冲突或争执发生战争。但是,如我们所知道的,在1840年代,两国之间确实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战争的爆发?要想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在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社会之间的差异,我们再从这些差异去寻找战争爆发的原因。请同学们参阅教材,我们一起来找出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英两国的社会差异,也即是鸦片战争的背景。教师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阅读思考教材,并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领域去探寻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也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办法去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提问:我们先从政治制度方面入手,同学们,你们认为在政治方面中英两国之间在鸦片战争前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学生自由回答。多媒体展示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的图片。教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言,适时中国在政治制度上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而英国则是一个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制度的国家。中英两国政体,一专制一民主,优劣立判。由于政治制度上的中英之间的这种差异,鸦片战争也被视为专制和民主之间的对决。教师提问:这是政治方面,在军事方面中英之间又有哪些不同?(教师提醒学生从军事技术方面回答)学生回答:英国那时在军事技术上是船坚炮利,其武器系统已经基本近代化,属于热兵器时代的军事技术。相反中国军队武器系统虽然有部分的火枪火炮,但与英国相比,其技术水平仍然是落后的,而且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绝大多数还是冷兵器时代的配置——大刀长矛。对媒体展示中英两国适时军事技术上差别的图片。教师补充:因此,从中英之间在军事上差异上,我们基本上可以预见鸦片战争的结果了,这场战争可以算得上是热兵器和冷兵器之间的交锋。而且从两国的军事管理和军事经验来看,中国也远逊于英国,英国军队在此之前的两三百年之中,四处殖民,拥有全世界最强悍最有效率的海军,其战争经验尤其是海战经验丰富,而清朝的正规军——满汉八旗军到十九世纪中期已是老气沉沉,军备废弛,军队既缺乏基本的训练,承平日久,又没有实战经验,尤其是没有应对近代海战的经验,再加上军队官兵吸食鸦片成分,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多媒体展示中英两国之间在外交上的差异。教师提问:再看外交方面,中英两国之间的差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实行的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学生回答:闭关锁国政策。教师提问: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中以乾隆时期的广州一口通商最为典型。闭关锁国的后果是我们在近代主动地放弃了大海,一方面我们确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了主权的独立性,成功地在抵御了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海疆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独立的封建王朝的主权的完整性;但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主动的放弃大海,结果使得我们明清时期的萌芽的资本主义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失去了资金、市场积累的空间,尤其是我们长期的闭关锁国,几乎与外国不相交往,我们对我们近代对手几乎一无所知。得知鸦片战争中英之间已经开战,我们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还在问,英国在哪里?相反英国在鸦片战争之前已经通过几百年的海外殖民活动成为了“日不落帝国”,海外扩张和殖民几个世纪以来就是英国的基本国策,适时英国的东方殖民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正在远东延伸,其侵略魔爪开始伸向中国。但是真正推动英国的殖民活动向远东延伸的动力还在经济方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比一下中英之间在经济方面的差异。多媒体展示中英之间在经济领域的差异的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当时中英两国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差异吗?首先中国的社会经济是一个什么状况?学生看图回答:中国还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体的国家,经济水平是比较落后的。教师提问:英国呢,英国在经济上又是什么状况?学生回答: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是一个工业国。教师总结: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之前,一个还处于农业社会,以农耕经济为其主要的经济形式;一个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以工业经济为其主要的经济形式。从这个角度看我也可以将鸦片战争视为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的对决。同学们,这一对差异里面实际蕴含了中英之间鸦片战争得以爆发的根本原因,我们一起来探讨这其中的内在逻辑。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前中英基本情况对比(背景)示意表。中国英国政治封建主义,政治腐败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军事装备陈旧,国防废弛船坚炮利外交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发达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二)罪恶的鸦片贸易教师提问:中英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探究,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回答)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我们现在教材(无论是在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教材)对鸦片战争的爆发都有一个一致的定论,那就是:由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这使得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因此它需要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中国无疑是那样一个理想的地方。故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和侵略性导致的,是英国欲在中国开拓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结果。但是,这场战争与鸦片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关于鸦片与这场战争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还要到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状况中去寻找。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前中英之间的贸易图示。(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解读这个图示,寻找鸦片与战争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提问: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进口什么?学生回答:呢绒、棉布等工业品。教师提问:那么,英国的这些工业品在中国有没有市场?有没有畅销?学生回答:没有?教师提问:导致英国商